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金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叔丁醇裂解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5026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叔丁醇裂解反应的催化剂,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先通过熔融造粒方法将聚苯乙烯、氯化聚氯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和聚偏氟乙烯共混、熔融后造粒;然后在固定床内将造粒产物与三氧化硫进行磺化反应得到所述的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催化剂用于叔丁醇裂解反应时工艺反应选择性高,副反应少,在高温条件下磺酸基团不易脱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叔丁醇裂解反应的催化齐U,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上生产异丁烯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从C4馏分中采用硫酸吸收法;叔丁醇在活性氧化铝、磺酸、离子交换树脂等催化下脱水生产;用物理吸附法分离C4馏分。国内则采用间歇式装置,叔丁醇在脱水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分解成异丁烯。异丁烯从气口离开反应体系,水仍留在体系中。随反应进行,含水量增加,叔丁醇浓度下降,异丁烯生成速率大幅度下降。US5849971采用催化精馏工艺,磺酸树脂催化剂,进料位置位于催化剂层的下端,气液两相同时采出,这样可以降低液相中异丁烯的含量,同时避免异丁烯的二聚和三聚反应发生。最优的操作压力在0.3MPa,这时催化剂层的最高操作温度可达120°C,催化剂活性最好。赵胜国在文献“叔丁醇脱水反应动力学研究”中采用国产NKC-9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常压液相下进行了叔丁醇脱水的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到的反应活化能为66.2kJ / mol,指出水的存在对反应过程有很大的阻碍效应,欲提高异丁烯的生成速率,须在反应的过程中及时移出产物水。US442327采用固定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叔丁醇裂解反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先通过熔融造粒方法将聚苯乙烯、氯化聚氯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和聚偏氟乙烯共混、熔融后造粒;然后在固定床内将造粒产物与三氧化硫进行磺化反应得到所述的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叔丁醇裂解反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先通过熔融造粒方法将聚苯乙烯、氯化聚氯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和聚偏氟乙烯共混、熔融后造粒;然后在固定床内将造粒产物与三氧化硫进行磺化反应得到所述的催化剂。2.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照以下具体步骤制备得到: 1)?溶融造粒 按重量份计,将100份聚苯乙烯、I~20份聚三氟氯乙烯、I~10份氯化聚氯乙烯和I~5份聚偏氟乙烯共混,按常规熔融造粒方法将混合物熔融后,用氮气压至造粒机造粒,冷却后干燥,得到粒径0.5~1.2mm的中间产物; 2).磺化反应 将步骤I)得到的中间产物装填到固定床内,然后将溶有三氧化硫的有机溶剂送入固定床进行磺化反应,其中三氧化硫占有机溶剂质量的30~70%,三氧化硫与中间产物的质量比为I~3,磺化反应温度60~90°C,反应时间l_8h。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溶融造粒 按重量份计,将100份聚苯乙烯、I~20份聚三氟氯乙烯、I~10份氯化聚氯乙烯和I~5份聚偏氟乙烯共混,按常规熔融造粒方法将混合物熔融后,用氮气压至造粒机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
申请(专利权)人:王金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