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模塑制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492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通过模内装饰工艺制造模塑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多个分开的可剥离热塑性标签(14)叠加在底膜(26)之上的层压材料(4)。将装饰(86)在线施加到标签(14)暴露的第二表面上,从而形成装饰的层压材料(5)。装饰的层压材料(5)向前输送并被导引进入模具(20),从而使底膜(26)暴露的第一表面(77)紧靠模具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并且标签(14)的装饰的第二表面(68)面对模具的内部空间。塑料材料(例如热塑性材料)对着标签装饰的表面被注入模具,从而形成模塑制品。然后底膜(26)从模塑制品分离。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模塑制品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由至少一个标签的第一表面(71)限定。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模塑制品包括标识卡,例如驾照和动物标牌(如牲畜标牌),以及镜片例如彩色的眼用镜片和遮阳镜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备模塑制品的方法专利技术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模内装饰制备模塑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底膜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具有多个分开的可逆地粘附到其上的热塑性标签。然后将装饰施加到标签暴露的第二表面上。该被装饰的层压材料被导引进入模具从而使底膜紧靠模具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并且标签被装饰过的表面面对模具的内部空间。对着标签被装饰过的表面将塑料材料(例如热塑性材料)注入模具。在打开模具以后将底膜与模塑制品分离。模塑制品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由标签的第一表面(其叠加在底膜上面)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分开的标签在施加装饰步骤之前通过例如模切方法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优选连续进行。通过注塑方法制造装饰的模塑制品是已知的。通常,将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装饰膜嵌件放入模具中,从而使膜嵌件的第一表面紧靠模具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膜嵌件的第二表面面对模具的内部空间。膜嵌件的第一和/或第二表面可以是装饰的,例如用标签。关闭模具,将塑料材料,通常是熔融热塑性树脂注入模具。该注入的熔融热塑性树脂与膜嵌件的第二表面接触并融合。允许注入的热塑性树脂在模具内冷却并硬化,并从模具取出装饰的模塑制品。美国专利4643789和4650533公开了可用于连续模内装饰工艺的可剥离层压材料的制备。所述专利4643789和4650533公开了包括底膜和转印膜的可剥离层压材料的制备。接着用装饰标签印刷可剥离层压材料转印膜的自由表面。然后模切完全印刷的可剥离层压材料,以使转印膜被穿透而底膜则没切透。接着将转印膜不需要的部分与底膜分离。然后,在其上具有预切的装饰转印件(transfer)的可剥离层压材料被连续导引入模具,在模具内形成模塑制品的模内装饰。涉及在印刷步骤之后在底膜上,例如通过模切形成多个分开的装饰转印件的模内装饰工艺(例如专利4643789和4650533所描述的)并不合乎要求,部分原因是缺乏工艺灵活性。这样的预印刷工艺(相对于模切步骤)通常包括在底膜上制备和使用整卷的预印刷转印件。在底膜上的整卷预印刷转印件并不适合于印刷装饰的在线调整。例-->如,如果该卷含有连续序列的预印刷条形码转印件,则由于模塑失败致使模塑制品不合格将会导致形成不连续的一系列模塑条形码制品(即该系列中将缺少一些条形码模塑制品)。涉及在印刷步骤之后通过模切在底膜上形成分开的装饰转印件的工艺可能是复杂的,因为去除转印膜不需要的部分要与模内装饰工艺一起在线完成。例如,转印膜不需要部分的不完全分离可能导致可剥离层压材料的撕裂,并接下来导致生产线的停车。此外,没有完全与底膜分离的转印膜的不需要部分可最终留在所得到的模塑制品上,导致这些制品不合格。希望开发通过注塑制造装饰模塑制品的另外的方法。这种新方法应该具有改进的工艺灵活性,例如在注塑步骤之前在线调整施加的装饰。此外,希望新开发的方法不太复杂,并且不容易因为与不恰当或不完全的过度转印膜分离相关的问题而导致生产线停车。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模塑制品的方法,包括下列序列的步骤:(a)提供层压材料,所述层压材料包括(i)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底膜,和(ii)各自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多个分开的热塑性标签,所述标签的第二表面没有装饰,各个标签的第一表面叠加在所述底膜的第二表面之上,所述底膜可从各个所述标签剥离;(b)在所述层压材料的所述标签的第二表面上在线施加装饰,从而形成装饰的层压材料;(c)导引所述装饰的层压材料进入具有内表面的模具,所述底膜的第一表面紧靠所述模具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d)对着所述标签的装饰过的第二表面将塑料材料注入所述模具,从而形成模塑制品;和(e)从所述模塑制品分离所述底膜,其中所述模塑制品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由至少一个标签的第一表面限定。特性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其附属于并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它特征、其操作优点和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得到的特定物品。-->除非另有说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数字或表述,例如表示结构尺寸、工艺条件的那些,在所有情况下都被理解为被术语“大约”修饰。附图简述图1是可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模具和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层压材料的代表性截面图。图3是被引导进入模具一部分内位置的印刷层压材料的代表性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模塑制品的代表性截面图。在图1-4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和字符表示相同的部件和结构特征。专利技术详述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导引装饰的层压材料进入模具的序列步骤之前在线装饰分开的热塑性标签。如本文前面所描述,相对于其中先印刷转印膜,然后模切该印刷的转印膜在底膜上形成分开的印刷转印件的现有模内装饰工艺,层压材料分开的标签的在线装饰允许更大的工艺灵活性。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如果模塑制品不合格,例如由于模塑失败造成,则可以在线重新装饰这些不合格制品的特定标签(例如条形码)并用于制造替代的模塑制品。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例如由于转印膜不需要部分与底膜的不完全分离(在在线模切步骤之后)造成的层压材料在线撕裂被避免了。本专利技术方法提供了包括底膜和多个分开的热塑性标签的层压材料。参考附图的图2,层压材料4包括具有第二表面68和第二表面71的热塑性标签14,和具有第一表面77和第二表面74的底膜26。热塑性标签14的第一表面71叠加在底膜26的第二表面74之上。在图2中,标签14的第一表面71紧靠底膜26的第二表面7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附加层(未示出)可以插入标签14的第一表面71和底膜26的第二表面74之间。这样的附加插入层通常用于进行底膜26从标签14的剥离,特别是在当底膜26不能从标签14自剥离时的那些情况下。可以插入标签14和底膜26的之间的层包括但不限于含有硅氧烷、蜡和氟化聚烯烃或其组合或由其制造的层,所述氟化聚烯烃为例如聚四氟乙烯和聚偏二氟乙烯。层压材料4可以通过利用技术上可行的方式例如热层压单独将热-->塑性标签14层压到底膜26上而形成。可选择地,层压材料4可通过下述工艺制造,该工艺包括:(a)提供前体层压材料,该前体层压材料包括:(i)具有第一表面(例如77)和第二表面(例如74)的底膜(例如底膜26),和(ii)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热塑性膜(在图中未示出)。底膜的第二表面层叠在热塑性膜的第一表面上,并且该底膜可从该热塑性膜剥离。在第二步骤(b)中,将前体层压材料模切,使热塑性膜的厚度被完全切透而底膜基本没被切透(优选根本没切透)。在第三步骤(c)中,将热塑性膜多余的部分从底膜分离掉,从而形成包含底膜26和多个分开的热塑性标签14的层压材料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热塑性标签14的第一表面71在其上具有装饰。标签71的第一表面71可以在其层压到底膜26上之前通过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例如喷墨印刷、激光印刷、丝网印刷或染色,例如浸染)进行装饰。当标签14的第一表面71在其上具有装饰的时候,除了嵌入注塑的塑料材料和标签14的第二表面68之间的装饰之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模塑制品在它们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由标签14的第一表面71限定)上具有装饰。在标签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上的这种装饰组合可以提供例如在其上具有三维图像外观的模塑制品。通常,标签14的第一表面71没有装饰。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模塑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序列步骤:(a)提供层压材料,所述层压材料包括:(i)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底膜,和(ii)各自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多个分开的热塑性标签,所述标签的第二表面没有装饰,各个标签的第一表 面叠加在所述底膜的第二表面之上,所述底膜可从各个所述标签剥离;(b)在所述层压材料的所述标签的第二表面上在线施加装饰,从而形成装饰的层压材料;(c)导引所述装饰的层压材料进入具有内表面的模具,所述底膜的第一表面紧靠所述模具内 表面的至少一部分;(d)对着所述标签装饰过的第二表面将塑料材料注入所述模具,从而形成模塑制品;和(e)从所述模塑制品分离所述底膜,其中所述模塑制品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由至少一个标签的第一表面限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3-5-13 10/436,5571.一种制备模塑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序列步骤:(a)提供层压材料,所述层压材料包括:(i)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底膜,和(ii)各自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多个分开的热塑性标签,所述标签的第二表面没有装饰,各个标签的第一表面叠加在所述底膜的第二表面之上,所述底膜可从各个所述标签剥离;(b)在所述层压材料的所述标签的第二表面上在线施加装饰,从而形成装饰的层压材料;(c)导引所述装饰的层压材料进入具有内表面的模具,所述底膜的第一表面紧靠所述模具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d)对着所述标签装饰过的第二表面将塑料材料注入所述模具,从而形成模塑制品;和(e)从所述模塑制品分离所述底膜,其中所述模塑制品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由至少一个标签的第一表面限定。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序列步骤(a)-(e)连续进行。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层压材料由包括下列步骤的方法制造:(a)提供前体层压材料,所述前体层压材料包括:(i)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底膜,和(ii)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热塑性膜,所述底膜的第二表面叠加在所述热塑性膜的第一表面之上,所述底膜可从所述热塑性膜剥离;(b)模切所述前体层压材料从而使所述热塑性膜的厚度被完全切透而所述底膜基本没被切透;和(c)从所述底膜分离所述热塑性膜多余的部分,从而形成包括所述底膜和多个所述分开的热塑性标签的所述层压材料。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底膜由至少一种选自纸、热塑性乙烯基聚合物、热塑性聚烯烃、热塑性聚(甲基)丙烯酸酯、热塑性聚酯、热塑性聚碳酸酯和纤维素衍生物的材料制造。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底膜由至少一种选自热塑性聚氯乙烯、热塑性聚乙烯、热塑性聚丙烯、热塑性聚苯乙烯、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玻璃纸的材料制造。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底膜的厚度为7.6微米-76.2微米。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热塑性标签由至少一种选自热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W威廉斯C库珀SG史密斯TJ雅各布斯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材料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