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换向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换向阀,是一种用电磁气阀作为先导控制、以石墨浆为工作介质的高压换向阀。
技术介绍
石墨浆具有流动特性,且有很好的润滑特性。但与此同时,石墨粉本身的硬度也非常高,以它作为介质,使现有阀门和管路内部零件的磨损异常严重。现有的换向阀一般为滑阀型,比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技术专利(申请号201120048538.1)。该型滑阀换向阀阀芯所受的不平衡力很小,所需要的操纵力也较小,但阀芯和阀孔间需要保证相对运动的间隙,间隙过大,则泄漏往往较大,间隙过小,不仅给加工带来极大困难,同时运动副工作时极易出现堵塞、卡死现象。阀体内孔作为密封导向面,遭受剧烈的磨损和腐蚀,很容易导致配合公差无法保证,进而导致整个滑阀失效无法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无泄漏、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故障率低的石墨换向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石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筒状中空内腔的阀体、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左右两端的、相互对称的、与所述阀体中心同轴的左气缸组件和右气缸组件以及设置 ...
【技术保护点】
石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筒状中空内腔的阀体、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左右两端的、相互对称的、与所述阀体中心同轴的左气缸组件和右气缸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腔的阀芯和左阀套、右阀套;所述阀体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石墨浆工作口;所述阀体的相对的另一侧偏离中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石墨浆进口和石墨浆出口,所述石墨浆进口、所述石墨浆出口和所述石墨浆工作口均与所述阀体的内腔相通;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腔中,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气缸组件和所述右气缸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阀芯为中空柱塞式筒状结构,所述阀芯的外表面为光滑柱塞面,所述柱塞面上设有两组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每组包括多个沿所述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石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筒状中空内腔的阀体、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左右两端的、相互对称的、与所述阀体中心同轴的左气缸组件和右气缸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腔的阀芯和左阀套、右阀套; 所述阀体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石墨浆工作口 ;所述阀体的相对的另一侧偏离中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石墨浆进口和石墨浆出口,所述石墨浆进口、所述石墨浆出口和所述石墨浆工作口均与所述阀体的内腔相通; 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腔中,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气缸组件和所述右气缸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阀芯为中空柱塞式筒状结构,所述阀芯的外表面为光滑柱塞面,所述柱塞面上设有两组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每组包括多个沿所述阀芯的周向均匀分布的长条形通孔的孔道;所述孔道将所述阀芯的内孔与所述孔道所处的腔体相连通; 左阀套和右阀套密封固定设置在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内壁之间;左阀套和右阀套上均设有小孔; 所述左、右气缸组件带动所述阀芯在所述阀体内腔中左右运动,通过所述左阀套上的小孔、所述阀芯上的孔道将所述石墨浆出口与所述阀体的内腔连通并且继而与所述石墨浆工作口连通,或者通过所述右阀套上的小孔、所述阀芯上的孔道将所述石墨浆进口与所述阀体的内腔连通并且继而与所述石墨浆工作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气缸组件包括左端盖、左缸筒、左活塞和左挡板;所述左端盖将所述左缸筒压紧固定在所述左挡板上,并且进一步与所述阀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活塞位于所述左缸筒的内腔,且与所述左缸筒的内壁面密封连接; 所述右气缸组件包括右端盖、右缸筒、右活塞和右挡板;所述右端盖将所述右缸筒压紧固定在所述右挡板上,并且进一步与所述阀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活塞位于所述右缸筒的内腔,且与所述右缸筒的内壁面密封连接; 所述阀芯的左端部穿过所述左活塞并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赵庆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光沃特传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