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油梭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3204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2 20:31
一种热油梭阀,涉及一种梭阀,包括螺套、阀套,阀套上有出油孔,甲入油孔和乙入油孔,阀套内设置有滑动阀芯,螺套内有弹簧座,弹簧座上有弹簧,弹簧连接滑动阀芯,滑动阀芯与弹簧座之间有间隙,滑动阀芯与阀套之间有间隙,滑动阀芯上有甲导槽和乙导槽,甲导槽和乙导槽长度都超过入油孔与出油孔之间的距离,滑动阀芯尾部设置有甲通孔,甲通孔另连通有甲导槽,滑动阀芯顶部设置有乙通孔,乙通孔连通有乙导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梭阀内滑动阀芯的关闭和复位更加精确,开启更加稳定,承受压力更高,结构更紧凑,密封性能更好,实现流体静力系统的热油散热。解决了现有梭阀反应不够敏感,使用时间长容易泄露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热油梭阀,涉及一种梭阀,包括螺套、阀套,阀套上有出油孔,甲入油孔和乙入油孔,阀套内设置有滑动阀芯,螺套内有弹簧座,弹簧座上有弹簧,弹簧连接滑动阀芯,滑动阀芯与弹簧座之间有间隙,滑动阀芯与阀套之间有间隙,滑动阀芯上有甲导槽和乙导槽,甲导槽和乙导槽长度都超过入油孔与出油孔之间的距离,滑动阀芯尾部设置有甲通孔,甲通孔另连通有甲导槽,滑动阀芯顶部设置有乙通孔,乙通孔连通有乙导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梭阀内滑动阀芯的关闭和复位更加精确,开启更加稳定,承受压力更高,结构更紧凑,密封性能更好,实现流体静力系统的热油散热。解决了现有梭阀反应不够敏感,使用时间长容易泄露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热油梭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梭阀,尤其涉及一种热油梭阀。
技术介绍
梭阀是一种直行程阀门,梭阀相当于两个单向阀组合的阀,其作用相当于“或门”。通常梭阀有两个进油口,一个出油口,其中两个进油口都可以与出油口相通,但两个进油口之间互不相通。两个进油口中的任意一个有油液输入,出油口都能输出。若两个进油口都有油液输入,则先输入侧或油液压力高的一侧的油液通过出油口输出,另一侧则被堵死,仅当两个进油口都无油液输入时,出油口才无信号输出。目前大多数梭阀的结构和功能都比较简单,油路中用一个钢珠作为阀芯,这种设计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反应迅速,体积比较紧凑。但是相对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由于钢珠在阀体内位置不固定,当有输入的油液流量过小,或者存在静态压力的时候,钢珠梭阀的反应不够敏感,而且由于钢珠梭阀的封油是靠钢珠和梭阀内进油口旁的尖边相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碰撞,导致尖边被撞坏从而无法实现封油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油梭阀,改变现有的梭阀内部结构由钢珠变成滑动阀芯控制出入油,使得梭阀内滑动阀芯的关闭和复位更加精确,开启更加稳定,承受压力更高,结构更紧凑,密封性能更好,实现流体静力系统的热油散热。解决了现有梭阀反应不够敏感,使用时间长容易泄露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热油梭阀,包括螺套、设置在螺套上的阀套,所述的阀套上设置有出油孔,所述的出油孔两边分别设置有甲入油孔和乙入油孔,所述的阀套内设置有紧贴有所述阀套内壁的滑动阀芯,所述的螺套内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的弹簧座上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弹簧连接有滑动阀芯尾部,所述的滑动阀芯尾部与所述的弹簧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滑动阀芯顶部与阀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滑动阀芯上设置有甲导槽和乙导槽,所述的甲导槽长度大于所述出油孔和所述甲入油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的乙导槽长度大于所述出油孔和所述乙入油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滑动阀芯尾部设置有甲通孔,所述的甲通孔另一端连通有所述的甲导槽,所述的滑动阀芯顶部设置有乙通孔,所述的乙通孔另一端连通有所述的乙导槽。这样设置,螺套上设置有阀套,螺套底部设置有弹簧座,阀套内设置有紧贴阀套内壁不会漏油的滑动阀芯,弹簧座上设置弹簧连接滑动阀芯,滑动阀芯与弹簧座之间留有空隙并且与阀套顶也留有空隙。滑动阀芯表面开有甲导槽和乙导槽,甲导槽初始位置与阀套上的甲入油孔相同并且不与出油孔相同;乙导槽初始位置与阀套上的乙入油孔相同并且不与出油孔相同。滑动阀芯内部还设置有甲通孔与乙通孔,这两个通孔分别连接甲导槽与滑动阀芯与弹簧座之间的缝隙和乙导槽与滑动阀芯与阀套之间的缝隙。在使用时,如果甲入油孔出油,就形成了高压侧,产生的压力就会通过甲导槽和甲通孔传导到滑动阀芯与弹簧座之间的缝隙,然后就会推动滑动阀芯滑动,使甲入油孔通过甲导槽连通出油孔形成回路。当油液流通完毕后,压力下降,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动阀芯复位,使甲入油孔与出油孔失去连接。同理,如果乙入油孔出油,也形成了高压侧,产生的压力就会通过乙导槽和乙通孔传导到滑动阀芯与阀套之间的缝隙,然后就会推动滑动阀芯滑动,使乙入油孔通过乙导槽连通出油孔形成回路。当油液流通完毕后,压力下降,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动阀芯复位,使乙入油孔与出油孔失去连接。如果甲入油孔和乙入油孔同时出油,始终是压力高的一侧与出油孔连通。用滑动阀芯代替钢球,使梭阀反应更加灵敏,使用寿命更长,密封性更好,行程更加准确,所能承受的压力更高。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滑动阀芯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压槽。这样设置,能防止滑动阀芯在移动中卡死。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弹簧座滑动设置在所述的螺套内,所述的弹簧座内设置有螺钉,所述的螺钉穿过所述的弹簧座连接有所述的滑动阀芯尾部,所述的甲通孔内设置有螺纹,所述的螺钉固定在所述的甲通孔内。这样设置,弹簧座内设置有螺钉,螺钉通过弹簧座连接有滑动阀芯尾部甲通孔,可以调整螺钉与滑动阀芯的松紧控制弹簧的弹力,即使梭阀使用在不同机器中,入油孔的压力有大有小,都可以使用螺钉调整弹力,使梭阀反应更加灵敏。在螺钉让滑动阀芯与弹簧座固定相连后,让弹簧座能在螺套内滑动,这样弹簧座和滑动阀芯就能整体移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螺套内固定设置有挡圈,所述的挡圈内壁贴靠在所述的滑动阀芯上,所述的滑动阀芯上设置有丙通孔,所述的丙通孔连通有所述的甲通孔和所述滑动阀芯与所述挡圈之间的间隙。这样设置,挡圈和滑动阀芯之间具有间隙,压力可以传导到这个间隙推动滑动阀芯移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弹簧座底部设置有挡盘,所述的挡盘上连接有弹簧底部,所述的弹簧顶部抵住所述的挡圈。这样设置,即使弹簧座和滑动阀芯整体移动,压力变小后弹簧座和滑动阀芯也能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梭阀内滑动阀芯的关闭和复位更加精确,开启更加稳定,承受压力更高,结构更紧凑,密封性能更好,实现流体静力系统的热油散热。解决了现有梭阀反应不够敏感,使用时间长容易泄露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所示,一种热油梭阀,包括螺套1、设置在螺套I上的阀套2,阀套2上设置有出油孔3、甲入油孔4和乙入油孔5,阀套2内设置有紧贴阀套2内壁的滑动阀芯6,滑动阀芯6与阀套2之间不会漏油。滑动阀芯6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压槽19,能防止滑动阀芯6在移动中卡死。螺套I内设置有挡圈10,挡圈10紧密贴靠在滑动阀芯6表面。螺套I内还设置能移动的弹簧座7,弹簧座7底部设置有挡盘18,弹簧9设置在挡盘18上,并且另一端抵住挡圈10。弹簧座7里面设置有螺钉7,螺钉7穿出弹簧座7。滑动阀芯6上设置有甲导槽14和乙导槽15,滑动阀芯6尾部设置有甲通孔11,甲通孔11通过甲连接洞16连通甲导槽14,并且甲通孔11内设置有螺纹与螺钉7连接。滑动阀芯6顶部设置有乙通孔12,乙通孔12通过乙连接洞17连接乙导槽15。滑动阀芯6内还设置有丙通孔13,丙通孔13连通甲通孔11与挡圈10与滑动阀芯6形成的缝隙。甲导槽14的长度大于出油孔3和甲入油孔4之间的距离,并且在初始位置时甲导槽14连通甲入油孔4且不连通出油孔3。乙导槽15的长度大于出油孔3和乙入油孔5之间的距离,并且在初始位置时乙导槽15连通乙入油孔5且不连通出油孔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甲入油孔4出油时,产生高压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油梭阀,包括螺套(1)、设置在螺套(1)上的阀套(2),其特征为,所述的阀套(2)上设置有出油孔(3),所述的出油孔(3)两边分别设置有甲入油孔(4)和乙入油孔(5),所述的阀套(2)内设置有紧贴有所述阀套(2)内壁的滑动阀芯(6),所述的螺套(1)内设置有弹簧座(7),所述的弹簧座(7)上设置有弹簧(9),所述的弹簧(9)连接有滑动阀芯(6)尾部,所述的滑动阀芯(6)尾部与所述的弹簧座(7)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滑动阀芯(6)顶部与阀套(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滑动阀芯(6)上设置有甲导槽(14)和乙导槽(15),所述的甲导槽(14)长度大于所述出油孔(3)和所述甲入油孔(4)之间的距离,所述的乙导槽(15)长度大于所述出油孔(3)和所述乙入油孔(5)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滑动阀芯(6)尾部设置有甲通孔(11),所述的甲通孔(11)另一端连通有所述的甲导槽(14),所述的滑动阀芯(6)顶部设置有乙通孔(12),所述的乙通孔(12)另一端连通有所述的乙导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宏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