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翻边穿线孔的扁平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438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22:07
一种开关柜翻边穿线孔的扁平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模柄、弹簧、上模本体和上模冲头,所述模柄与上模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冲头安装在上模本体的型腔内,所述上模冲头底部冲头部分穿过上模本体的通孔露出冲头部分,所述上模冲头上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直径大于通孔直径,所述弹簧设置在上模本体内部,弹簧两部分别抵住模柄底部和模柄凸台顶部;下模包括下模冲头和下模底板,所述下模冲头与下模底板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避免了二次电缆线与钢板毛刺快口的接触,使得二次电缆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拽拉方式下都不会被钢板刮伤;采用工厂普通冲床模具加工即可,制作成本低廉、结构简单,适用于工厂的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柜翻边穿线孔的扁平模具
该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柜穿线孔的加工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开关柜翻边穿线孔的扁平模具,属于开关柜制造

技术介绍
原有配电柜一般钢板焊接式后喷塑,基本可以消除钢板毛刺快口。现在的配电柜一般采用1.0?2.5mm厚镀锌钢板或敷铝锌钢板数控加工后直接螺栓拼装,柜内二次电缆的绝缘层一般在Imm左右,在布线时绝缘层往往被钢板的毛刺快口刮伤,特别是在工地现场施工时,长距离的拽拉电缆线,使得电缆线绝缘层破损,造成电缆漏电短路。现有解决钢板毛刺快口刮伤电缆线的方法是,在二次穿线孔上附加套上一层U型塑料或者橡胶的防护圈,甚至于不做任何防护。其缺陷是,U型塑料或者橡胶的防护圈本身容易脱落,在拽拉电缆线时更容易脱落;而且由于穿线孔往往位于柜内拐角隐蔽处,这种附加的防护措施在配电柜制作及安装过程中根本不会引起相关施工人员的重视,所以在每个配电工程中都存在二次电缆破损漏电短路的情况发生,而且很难查明破损点。目前有些穿线孔的加工是通过冲压翻边孔避免钢板毛刺刮伤电缆,在电缆线穿入穿线孔时不会刮伤电缆,但是调整电缆线长度向外抽拉电缆线时容易刮伤电缆。传统方法是手工将翻边敲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柜翻边穿线孔的扁平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模柄(11)、弹簧(12)、上模本体(13)和上模冲头(14),所述模柄(11)与上模本体(13)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冲头(14)安装在上模本体(13)的型腔内,所述上模冲头(14)底部冲头部分穿过上模本体(13)的通孔露出冲头部分,所述上模冲头(14)上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直径大于通孔直径,所述弹簧(12)设置在上模本体(13)内部,弹簧(12)两部分别抵住模柄(11)底部和模柄(11)凸台顶部;下模(2)包括下模冲头(21)和下模底板(22),所述下模冲头(21)与下模底板(2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柜翻边穿线孔的扁平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I)包括模柄(11)、弹簧(12 )、上模本体(13 )和上模冲头(14 ),所述模柄(11)与上模本体(13)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冲头(14)安装在上模本体(13)的型腔内,所述上模冲头(14)底部冲头部分穿过上模本体(13)的通孔露出冲头部分,所述上模冲头(14)上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直径大于通孔直径,所述弹簧(12)设置在上模本体(13)内部,弹簧(12)两部分别抵住模柄(11)底部和模柄(11)凸台顶部;下模(2)包括下模冲头(21)和下模底板(2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桂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亿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