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冲片落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436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冲片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退料板以及设置在退料板外围的上模圈,上模圈与退料板之间设置上模扣片结构,所述上模上还设置至少2个可更换冲头结构;所述下模对应上模设置有下模扣片结构。该种大型电机冲片落料模具的加工方法能够将一种模具结构在一副模具里能同时满足多极数和装配方式的双重生产要求,而且能充分的利用中心轴孔圆片,使中心圆片成为一个整体,减少了模具的投入,能节约其模具副数,多极产品及电机装配结构不同的产品能在一副模具里实现,又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生产企业的利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冲片落料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冲片落料模具,尤其适用于大型高压电机落料模具,属于电机冲片落料模具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机制造行业中,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各大型电机厂在设计电机时都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不同外圆、不同装配结构的电机(扣片宽度,外圆尺寸,轴孔尺寸,键槽宽度深度、电机装配方法等),而作为电机铁芯的加工型企业,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模具来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这样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制造模具,后续还必须建立模具库进行编号管理模具,给制造商很大的资金投入且增加了管理成本。原来一个品种就开一种真孔落料模具或模具落料时采用假孔如# 780* f 160 (假孔)的落料,然后在生产多极转子时再用真孔扩孔模扩,这样如8P的中心圆片就变成了(330-160) /2=85mm的环片就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了,只能当废品卖给钢厂,大大的降低了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了企业的利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互换键及外圆上燕尾槽与开放式扣片槽可互换的同型号多极数的电机冲片落料模具,只要在生产模具时保证精度,达到技术要求,后续在生产时根据计划和装配的特点,冲头可以拆卸安装,扣片处的模具结构只要拔出来调个180°的方向,退料板上换相对应配合的零件就行了,不需要多副模具来实现。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机冲片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退料板以及设置在退料板外围的上模圈,上模圈与退料板之间设置上模扣片结构,所述上模上还设置至少2个可更换冲头结构;所述下模对应上模设置有下模扣片结构。所述上模扣片结构包括上模可调换式燕尾冲头和上模退料板相拼结构;对应上模扣片结构设置的下模扣片结构包括下模退料板相拼结构和下模可更换式燕尾冲头。所述上模扣片结构包括上模可调换开放式冲头和上模反方向相拼结构;对应上模扣片结构设置的下模扣片结构包括下模反方向相拼结构和下模可更换开放式冲头。所述可更换冲头结构为四个,四个可更换冲头结构所冲制的键宽各不相同,且冲头结构与半径垂直设置。采用本技术制造的电机冲片落料模具实现的有益效果是这两种的装配方式,同样在一副模具上设计了两种互换方式,满足铁芯的制造要求,降低生产成本。该种大型电机冲片落料模具的加工方法能够将一种模具结构在一副模具里能同时满足多极数和装配方式的双重生产要求,而且能充分的利用中心轴孔圆片,使中心圆片成为一个整体,能继续利用到外圆较小的电机上或高价格出售,减少了模具的投入,能节约其模具副数,多极产品及电机装配结构不同的产品能在一副模具里实现,又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生产企业的利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机冲片及四键方向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具上模及扣片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处上模燕尾扣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处上模开放式扣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模具下模及扣片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C处下模燕尾扣片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C处下模开放式扣片结构示意图。其中:1,冲片;2,18的键宽;3,16的键宽;4,22的键宽,5,28的键宽;6,可更换冲头结构;7,上模具;9,上模圈;10,退料板;11,上模可调换式燕尾冲头;12,上模退料板相拼结构;13,上模可调换开放式冲头;14,上模反方向相拼结构;16,下模退料板;17,下模;18,下模退料板相拼结构;19,下模可更换式燕尾冲头;20,下模可更换开放式冲头;21,下模反方向相拼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电机冲片落料模具,一个优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同一个厂家同型号不同极数的电机外圆尺寸、扣片尺寸相同,只有转子轴孔大小,键槽位置、深度、宽度不一样,图1为一张电机落料冲片示意图,所示18的键宽2,16的键宽3,22的键宽4,28的键宽5分别是四个方向相应β 180、f 200、f 270、f 330上的键槽,分别代表2P (两级)、4P、6P、8P产品的转子轴孔键,图2中的可更换冲头结构6是上模具7四个键中的一个具体的结构,根据计划需求要生产哪一极的计划就安装相应的轴孔键,其余3个键拆卸掉,定子生产结束转子生产时只要投入较小的,效率更高,相对应的光圆扩孔模具就可以了,实现一副落料模具就能满足产品的多极要求。而根据电机铁芯的装配方式,图2中的9是一个上模圈,10为上模的退料板,所示B处即为互换结构,效果图3和图4所示,根据放大图3可以看出上模可调换式燕尾冲头11为一个可换位扣片冲头,要生产燕尾结构扣片式的就按此结构安装,如果需要生产开放式的如图4,只要把冲头调换180°由上模可调换式燕尾冲头11变成上模可调换开放式冲头13就行了,相应的上模退料板相拼结构12、上模反方向相拼结构14为退料板上的辅助结构,用于退料,两种都有,需要用哪种就装相应的相拼结构。图5同理17为下模,16为下模退料板,所示C处即为互换结构,根据放大图6可以看出下模可更换式燕尾冲头19为一个可换位扣片冲头,要生产燕尾式结构扣片的就按此结构安装,与上模配套,如果需要生产开放式的如图7只要把冲头调换180°由19变成20就行了,相应的下模退料板相拼结构18、下模反方向相拼结构21为退料板上的辅助结构,用于退料,两种都有,需要用哪种就装相应的相拼结构,通过以上结构实现同一型号多种方式的产品在一副大的落料模具里实现,利用模具的结构精度及模具上的销孔与上、下模板上的各两个销孔位置尺寸精确匹配,通过销孔定位更换所需不同槽型冲头及下模,实现不同槽型结构互换。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了一个结构模具采用一个如f 35的中心假孔定位,所有的转子轴孔2P (两极)、4P、6P、8P的键槽位置都在同一副模具上加工出来,比如在相对应的# 180、Φ 200、Φ 270、Φ 330,分别代表各级数的产品,在制造模具时做成可以拆卸的冲头结构,到时需要生产哪个极数的产品时安装对应位置的轴孔键,实现落料外圆、扣片、# 35中心孔及相应处的键一起出来的效果,根据中心# 35的假孔+键定位实现单槽冲带冲带分割,在生产转子之前只要采用相对应的光圆扩孔模直接扩孔就行了,制造商只要投入相对较小,投入更低,效率更高的光圆扩孔模就行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冲片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退料板以及设置在退料板外围的上模圈,上模圈与退料板之间设置上模扣片结构,所述上模上还设置至少2个可更换冲头结构;所述下模对应上模设置有下模扣片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冲片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退料板以及设置在退料板外围的上模圈,上模圈与退料板之间设置上模扣片结构,所述上模上还设置至少2个可更换冲头结构;所述下模对应上模设置有下模扣片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冲片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扣片结构包括上模可调换式燕尾冲头和上模退料板相拼结构;对应上模扣片结构设置的下模扣片结构包括下模退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强杨建周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