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控式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296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控式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和控制电路,锅体包括保温罩,锅盖与保温罩旋转扣合,保温罩内设有发热盘和内锅,发热盘底部设有多个支脚并通过所述支脚安装在保温罩底部,内锅置于发热盘上,且内锅和发热盘可一起在保温罩内产生位移,所述多个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和提高保温罩强度的加强件,相同压力下发热盘连接弹性件的支脚下沉量大于连接加强件的支脚下沉量,所述发热盘的额定功率为300W-3000W。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具有兼顾弹性大和低成本的优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控式电压力锅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烹饪器具,尤其是一种能够自动调压的压控式电压力锅。
技术介绍
现有自动调压的电压力锅,大部分利用安装在保温罩和电热盘间的弹性件变形来实现电热盘和保温罩之间的相对位移,其中一种弹性件为盘状结构,盘状结构弹性件具有承压能力大的优点,但存在压力过大时弹性件无法恢复的缺点;另一种结构采用保温罩底加叠簧状弹性支撑装置的方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910231276.X公开的弹性支撑装置,保温罩底部上方设置发热盘,发热盘和保温罩底之间设有多组弹性支撑结构,弹性支撑结构包括叠簧状弹性板和底座,该结构具有成本较低、控压精度较高的优点,但由于弹性支撑结构包括叠簧状弹性板和底座,造成装配复杂,而且叠簧装弹性板成本也较高,因而对进一步降低电压力锅的成本造成了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配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的电压力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控式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和控制电路,锅体包括保温罩,锅盖与保温罩旋转扣合,保温罩内设有发热盘和内锅,发热盘底部设有多个支脚并通过所述支脚安装在保温罩底部,内锅置于发热盘上,且内锅和发热盘可一起在保温罩内产生位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和提高保温罩强度的加强件,相同压力下发热盘连接弹性件的支脚下沉量大于连接加强件的支脚下沉量,所述发热盘的额定功率为 300W-3000W。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为刚性平板,所述刚性平板的底面积大于其上支脚的底面积。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紧贴保温罩底面,且保温罩底面对应加强件的区域为平面。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罩底部设有与加强件紧贴的表面为平面的凸台,或者所述保温罩底面为平面。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罩底部设有支撑凸起,加强件安装在支撑凸起上,加强件上方的支脚与其相对两侧相邻支撑凸起间的距离不大于6mm。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口,所述保温罩底部设有与定位口对应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穿过定位口将加强件在保温罩底部定位。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厚度与其上支脚的长度和等于所述加强件的厚度与其上支脚的长度和,所述压力锅上压后所述内锅和发热盘向弹性件一侧倾斜。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叠簧状弹性板和支撑弹性板的底座,所述发热盘、支脚、弹性板、底座和保温罩底依次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加强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性件、两加强件两两间的距离相等。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罩底部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下方设有触动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动作的垫片,所述发热盘、支脚、弹性件、保温罩底和垫片依次连接。由于多个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和提高保温罩强度的加强件,相同压力下发热盘连接弹性件的支脚下沉量大于连接加强件的支脚下沉量,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多个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和提高保温罩强度的加强件,从而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不都是设置弹性件,而加强件的成本比弹性件的成本低,从而降低了电压力锅的成本。2、本技术虽然减少了弹性件的数量,由于压力检测装置是检测压力锅上压后弹性件侧的形变量,从而本技术弹性支撑结构控压精度相对前案不会降低。3、本技术将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的部分的弹性件替换为加强件,由于加强件是直接安装在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不需要底座的设计,相对前案加强件的安装不需要繁琐的装配工艺,因而简化了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上设有定位口,通过定位件穿过定位口将加强件定位在保温罩底部,进一步简化了安装。4、由于不是将支脚直接固定在保温罩底部,而是在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设有加强件,而加强件将内锅的压力分散传递到保温罩底部,从而保温罩底部不容易变形。由于保温罩底部设有支撑凸起,加强件安装在支撑凸起上,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保温罩的强度,从而保温罩底部进一步不容易变形。5、当电压力锅工作异常时,内锅压力过大,内锅和发热盘向弹性件一侧继续下沉,从而导致弹性件这侧的内锅锅沿部分与密封圈之间出现泄压口,从而可以实现压力锅的定向泄压,减少了异常泄压对用户的伤害,因而增加了压力锅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电压力锅的剖面图;图2为图1左边圆形区域的放大图;图3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弹性板的立体图;图4为图1右边圆形区域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加强件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电压力锅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图6圆形区域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加强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0:锅盖11:密封圈20:锅体;21:保温罩22:支撑凸起30:内锅40:发热盘41:支脚411:第一支脚412:第二支脚50:弹性件51:弹性板52:底座60:加强件61:定位口62:定位件70:压力检测装置81:垫片82:连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 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第一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控式电压力锅,请参照图1-图5,该电压力锅包括锅盖10、锅体20和控制电路(图中未显示),锅体20包括保温罩21,锅盖10与保温罩21旋转扣合,具体而言,锅盖10上设有锅牙,保温罩21上设有盖牙,锅盖10和保温罩21通过锅牙和盖牙旋转扣合,保温罩21内设有发热盘40、内锅30,发热盘40的额定功率为300W-3000W,发热盘40底部设有多个支脚41并通过所述支脚41安装在保温罩21底部,支脚41与发热盘40 —体成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所述支脚还可以与发热盘分体成型,支脚固定在发热盘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脚41的个数优选为三个(为了清楚表示图示中只显示了 2个支脚),内锅30置于发热盘40上,内锅30与锅盖10之间设有密封圈11,以用于对内锅30和锅盖10进行密封,电压力锅工作时,内锅30和发热盘40可一起在保温罩21内产生位移,具体来说是产生纵向的位移,即上下方向的位移,保温罩21底部设有压力检测装置70,用于检测内锅30和发热盘40 —起在保温罩21内产生的位移,压力检测装置70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通过压力检测装置70传输的信息,获得内锅30内的压力状况,以用于控制电压力锅的加热。支脚41包括第一支脚411和第二支脚4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脚411的数量为一个,第二支脚412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支脚411与保温罩21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件50,第二支脚412与保温罩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控式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和控制电路,锅体包括保温罩,锅盖与保温罩旋转扣合,保温罩内设有发热盘和内锅,发热盘底部设有多个支脚并通过所述支脚安装在保温罩底部,内锅置于发热盘上,且内锅和发热盘可一起在保温罩内产生位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和提高保温罩强度的加强件,相同压力下发热盘连接弹性件的支脚下沉量大于连接加强件的支脚下沉量,所述发热盘的额定功率为300W?3000W。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控式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和控制电路,锅体包括保温罩,锅盖与保温罩旋转扣合,保温罩内设有发热盘和内锅,发热盘底部设有多个支脚并通过所述支脚安装在保温罩底部,内锅置于发热盘上,且内锅和发热盘可一起在保温罩内产生位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和提高保温罩强度的加强件,相同压力下发热盘连接弹性件的支脚下沉量大于连接加强件的支脚下沉量,所述发热盘的额定功率为 300W-3000W。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控式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刚性平板,所述刚性平板的底面积大于其上支脚的底面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控式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紧贴保温罩底面,且保温罩底面对应加强件的区域为平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控式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底部设有与加强件紧贴的表面为平面的凸台,或者所述保温罩底面为平面。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控式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底部设有支撑凸起,加强件安装在支撑凸起上,加强件上方的支脚与其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于凌振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