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浇注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的浇注结构中,在浇注液通过浇口进入直流道在经过一个过渡腔,然后再有多个横浇道进入型腔就可以进行浇注了,但是在实际铸造过程中,工程师都要根据各种不同的具体铸件对浇道进行一些必要的特殊设计,比如,在铸件的扁平结构处,使用常规的横浇道时,浇注液对型腔壁冲击较大,容易造成夹砂等缺陷,因此需要专门的浇注结构才能实现比较理想的浇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于对大铸件中的扁平结构进行浇注的浇注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浇注结构,它包括浇口、直浇道、横浇道、冒口以及型腔,至少部分型腔的结构的横截面为扁平结构,型腔中的扁平结构与横浇道之间经扁平状的连接浇道连通。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为现实中具有长条结构的铸件提供一种可行的浇注结构,通过长条结构的浇道解决在浇注是浇注液对型腔的冲击,特别适合在具有长条结构的型腔中使用,浇注液在长条结构的连接浇道中具有更高的缓冲效果,使浇注液可以很平稳的进入到型腔中,有效的避免对型腔的冲击,避免出现夹砂等缺陷的出现。作为改进,型腔还包括顶壁为弧形的空腔,顶壁为弧形的空腔与扁平结构连通,顶壁为弧形的空腔与横浇道之间设有圆环形的过渡浇道,过渡浇道与横浇道3连通,过渡浇道经多个内浇道与顶壁为弧形的空腔连通,多个内浇道沿过渡浇道周向均匀分布。顶壁为弧形的空腔结构在浇注时也要考虑浇注时液体的冲刷,因此,根据其自身特点设置环形的过渡浇道进行缓冲后再有内浇道连通浇注,可以有效的降低对型腔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注结构,它包括浇口(1)、直浇道(2)、横浇道(3)、冒口(4)以及型腔(5),至少部分型腔(5)的结构的横截面为扁平结构(5.1),其特征在于:型腔(5)中的扁平结构(5.1)与横浇道(3)之间经扁平状的连接浇道(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注结构,它包括浇口(I)、直浇道(2)、横浇道(3)、冒口(4)以及型腔(5),至少部分型腔(5)的结构的横截面为扁平结构(5.1),其特征在于:型腔(5)中的扁平结构(5.1)与横浇道(3)之间经扁平状的连接浇道(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型腔(5)还包括顶壁为弧形的空腔(7),顶壁为弧形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倩慧,傅明康,宋贤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