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1153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叶茶,由以下原料制成:桑叶,金银花,甘草和沉香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备料步骤:准备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桑叶50-100份,金银花10-40份,甘草30-70份和沉香叶10-40份;烘干步骤:将所述原料烘干至含水量为10-15%;粉碎步骤:将干燥后的原料粉碎成颗粒,得桑叶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桑叶茶以桑叶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中药材,结合各种中药材的药理功效,发挥协同作用,制备得到的桑叶茶不仅具有降低血压、降血脂、防治糖尿病以及美容护肤等功效;同时,所制得的桑叶茶使得桑叶的草腥味以及苦涩味道得以去除,口感清爽甘甜,气味芬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被称为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桑叶中含有N-糖化合物(N-containing-sugars),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药理作用,可用于防治和治疗糖尿病。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减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溢血的作用。此外,桑叶富含黄酮化合物、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特别虽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另外,坚持常饮还有减少皮肤或内脏中脂褐质(即老年斑)的积滞。但是,桑叶味甘苦,草腥气较重,单独作为饮料时气味、口感不佳,难以为人们接受,大大限制了桑叶的开发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桑叶为主原料,辅以其他原料以改善饮品口感的桑叶茶以及该桑叶茶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桑叶茶,由以下原料制成:桑叶,金银花,甘草和沉香叶。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桑叶茶,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桑叶50-100份,金银花10-40份,甘草30-70份和沉香叶10-40份。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桑叶茶,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桑叶70份,金银花20份,甘草50份和沉香叶30份。可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桑叶茶,所述沉香叶为一年生以上的沉香叶。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桑叶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备料步骤:准备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桑叶50-100份,金银花10-40份,甘草30-70份和沉香叶10-40份;烘干步骤:将所述原料烘干至含水量为10-15% ;粉碎步骤:将干燥后的原料粉碎成颗粒,得桑叶茶。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所述桑叶茶颗粒的粒径为0.3-0.8_。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包装步骤:将所述桑叶茶按照15-20g/袋的规格进行包装。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所述备料步骤中,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桑叶70份,金银花20份,甘草50份和沉香叶30份。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所述沉香叶为一年生以上的沉香叶。本专利技术桑叶茶所采用的各原料的性能如下: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C、B1、B2以及叶酸、胡萝卜素、钙、磷、铁、锰、纳等,对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美容护肤等有一定的效果。金银花,又名忍冬,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广谱抗菌及抗病毒等功效,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除药用外,金银花还具有美容、减肥和保健养生的作用,能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脉血流量,预防冠心病和心绞痛;抑制脑血栓的形成;提高人体耐缺氧自由基,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改善微循环,清除过氧化脂肪沉积,促进新陈代谢,润肤祛斑。甘草,别称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等作用,其味道甘甜,甜度是蔗糖的百倍,因此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此外,其中含有的甘草酸具有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沉香叶,瑞香科植物沉香树的叶子,其中含有挥发油、黄酮及其苷类、酚类、三萜类、多糖、氨基酸,不仅具有特殊的香气,而且具有抗炎镇痛等多种生理活性。本专利技术所述桑叶茶以桑叶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中药材,结合各种中药材的药理功效,发挥协同作用,制备得到的桑叶茶不仅具有降低血压、降血脂、防治糖尿病以及美容护肤等功效;同时,金银花和沉香叶均具有一定的香味,而甘草具有一定的甜度,因此所制得的桑叶茶使得桑叶的草腥味以及苦涩味道得以去除,口感清爽甘甜,气味芬芳。【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桑叶茶的制备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桑叶茶,由以下原料制成:桑叶,金银花,甘草和沉香叶。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桑叶50-100份,金银花10-40份,甘草30-70份和沉香叶10-40份。优选地,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桑叶70份,金银花20份,甘草50份和沉香叶30份。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图1示出了所述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进入备料步骤SllOO:准备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桑叶50-100份,金银花10-40份,甘草30-70份和沉香叶10-40份;接下来进入烘干步骤S1200:将所述原料清洗干净后风干至表面无水,然后送至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直至含水量为10-15%,干燥温度一般为80-100°C。通过干燥处理,一方面使得桑叶中的水分得以蒸发,去除其草腥味,另一方面还能够让桑叶茶中含有的多糖部分转化成焦糖,使得桑叶茶具有特有的香味;干燥完成后,进入最后的粉碎步骤S1300:将干燥后的原料粉碎成颗粒,得桑叶茶。上述原料中,桑叶一般优选为选取距桑芽顶端第2-3叶位的桑叶,此部位的桑叶鲜绿、柔嫩且营养成分高,采用该部位的桑叶能使得桑叶茶最大限度地发挥桑叶的保健功效。所述沉香叶则优选为一年生以上的沉香叶。首先,可以保证沉香叶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其次,避免对沉香树造成伤害。因此,适宜选择生长年限较长的沉香树的叶子。可以在每年的9-10月,在一年生以上的沉香树上选择叶子采下。其中,在所述粉碎步骤S1300中,将原料粉碎成0.3-0.8mm的颗粒。将桑叶茶制成颗粒状,可保证冲泡的茶汤清澈,避免因茶叶过细时引起的茶汤浑浊。在完成粉碎步骤S1300之后,本专利技术所述桑叶茶制备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包装步骤S1400,即,将所述粉碎后的桑叶茶按照15-20g/袋的规格进行包装,制成袋装产品,以更方便携带和饮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桑叶茶制备方法可选因素较多,可以设计出多种实施例,因此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为了具体的描述本专利技术,选择以下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之桑叶茶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桑叶50份,金银花40份,甘草30份和沉香叶30份。上述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准备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桑叶50份,金银花40份,甘草30份和沉香叶30份。将所述原料清洗干净后风干至表面无水,然后送至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在80°C下干燥直至含水量为10%。接着,将干燥后的原料粉碎成0.3_的颗粒,得桑叶茶。最后将所述粉碎后的桑叶茶按照15g/袋的规格进行包装,制成袋装产品。实施例2本实施例之桑叶茶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桑叶70份,金银花30份,甘草50份和沉香叶40份。上述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准备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桑叶70份,金银花30份,甘草50份和沉香叶40份。将所述原料清洗干净后风干至表面无水,然后送至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在80°C下干燥直至含水量为15%。接着,将干燥后的原料粉碎成0.5mm的颗粒,得桑叶茶。最后将所述粉碎后的桑叶茶按照15g/袋的规格进行包装,制成袋装产品。实施例3本实施例之桑叶茶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桑叶茶,由以下原料制成:桑叶,金银花,甘草和沉香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叶茶,由以下原料制成:桑叶,金银花,甘草和沉香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茶,其中,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桑叶50-100份,金银花10-40份,甘草30-70份和沉香叶10-4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叶茶,其中,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桑叶70份,金银花20份,甘草50份和沉香叶30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桑叶茶,其中,所述沉香叶为一年生以上的沉香叶。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桑叶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备料步骤(SllOO):准备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桑叶50-100份,金银花10-40份,甘草30-70份和沉香叶10-4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雪晴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清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