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沉降三角装置的针织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5458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沉降三角装置的针织机,其包括机头,机头包括前三角装配体及后三角装配体,所述前三角装配体设置有第一编织三角及挺针三角;所述后三角装配体设置有第二编织三角及翻针三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前三角装配体上设置第一编织三角及挺针三角,配合在后三角装配体上设置第二编织三角及翻针三角,利用前三角装配体及后三角装配体的同时作用,前针板的织针及后针板的织针匹配对应起针,后针板的织针在前针板的织针起针时压住织物,可阻挡织物跟着前针板的织针一起上浮,起到沉降片作用,并后针板所起的全部织针在喂纱之前能下压与前针板的织针脱离交叉,从而不影响前针板的织针进行编织,达到沉降片的阻挡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沉降三角装置的针织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沉降三角装置的针织机。
技术介绍
电脑针织横机从产品设计到编织;从送纱张力,换纱,花型组织变化,线圈长度到牵拉张力;从起口,收放针,到分离横列都实现了电脑自动化控制。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进步,电脑针织横机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单系统(直铣针板)电脑针织横机针在编织度目很紧的单边织物时,织物很容易跟织针起针时上浮,从而使织物的有些线圈过不了针盖造成织物报废。沉降片技术是继在电脑针织横机上使用压脚技术后的又一大进步,两者虽然都起到牵拉线圈的作用,但压脚作用局限于一片区域,而沉降片是设置在每一枚针旁,能很好的控制每一枚针上的旧线圈和新纱线。但鉴于沉降片需额外增设空间配合机台上相应的三角系统,而直铣针板机型缺乏与沉降片匹配的三角系统,故在额外安设沉降片时会出现困难,影响产品制造质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沉降片结构的具沉降三角装置的针织机,该针织机确保针织品的正确形成而无需因此限制进行针织的针,从而能完全利用其生产潜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沉降三角装置的针织机,其包括机身、针床及机头,针床安装在机身上,所述针床具有前针板及后针板,所述机头包括前三角装配体、后三角装配体及连接在两三角装配体之间天桥架,所述前三角装配体位于前针板的上面,所述后三角装配体位于后针板的上面,所述前三角装配体包括前底板,所述前底板上设置有第一人字三角,所述第一人字三角下方设置有第一编织三角及挺针三角,所述第一编织三角上端部凸设形成编织引导面,所述挺针三角与第一编织三角两侧腰部贴合设置,所述挺针三角一侧设置有进针引导面,所述挺针三角另一侧设置有出针引导面;所述后三角装配体包括后底板,所述后底板上设置有第二人字三角,所述第二人字三角下方设置有第二编织三角及翻针三角,所述翻针三角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二编织三角上端部,并与所述第二人字三角下端部围设形成有翻针引导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织引导面为“一”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头为单系统机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织三角成倒立三角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针板及后针板互成100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针引导面、编织引导面及出针引导面组成编织运行轨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人字三角底端部、第二编织三角一侧部及第二编织三角下端部形成假针运行轨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沉降三角装置的针织机通过在前三角装配体上设置第一编织三角及挺针三角,配合在后三角装配体上设置第二编织三角及翻针三角,利用前三角装配体及后三角装配体的同时作用,前针板的织针及后针板的织针匹配对应起针,后针板的织针在前针板的织针起针时压住织物,可阻挡织物跟着前针板的织针一起上浮,起到沉降片作用,并后针板所起的全部织针在喂纱之前能下压与前针板的织针脱离交叉,从而不影响前针板的织针进行编织,达到沉降片的阻挡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技术前三角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本技术后三角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本技术前针板及后针板的原始状态图。图5为图1所示本技术后针板压住织物时的状态图。图6为图1所示本技术后针板与前针板的织针脱离交叉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具沉降三角装置的针织机包括机身100、针床200、机头300、选针器400,以及控制该针织机运转的控制系统(图中未标出),针床200安装在机身100上,且上面具有间隔均匀分布的针槽,用于放置织针,所述针床200具有前针板210及后针板220,所述前针板210及后针板220互成100度。所述机头300为单系统(直铣针板)机头,其包括前三角装配体310、后三角装配体320及连接在两三角装配体之间天桥架330,所述前三角装配体310位于前针板210的上面,所述后三角装配体320位于后针板220的上面;所述前三角装配体310包括前底板311,所述前底板31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回针三角312、第一密度三角313及第一人字三角314,所述第一人字三角314下方设置有第一编织三角315及挺针三角316,所述第一编织三角315大体成倒立三角形,所述第一编织三角315上端部凸设形成“一”状编织引导面317 ;所述挺针三角316与第一编织三角315两侧腰部贴合设置,所述挺针三角316 —侧设置有进针引导面318,所述挺针三角316另一侧设置有出针引导面319。所述后三角装配体320包括后底板321,所述后底板321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回针三角322、第二密度三角323及第二人字三角324,所述第二人字三角324下方设置有第二编织三角325及翻针三角326,第二编织三角325大体成倒立三角形,所述翻针三角326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二编织三角325上端部,并与所述第二人字三角324下端部围设形成有翻针引导槽327。本技术运行时,机头300在针床200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选择性地驱动并设在针床200上的织针,从而可以进行编织动作及移圈动作;在前三角装配体310上,织针经由第一回针三角312及第一密度三角313下端部后,进针引导面318、编织引导面317及出针引导面319在织针的自然阻力下组成编织运行轨迹500a,织针会随着编织运行轨迹500a而作相应动作,完成编织功能;在后三角装配体320上,由于织针的自然阻力作用,织针经由第二回针三角322及第二密度三角323下端部后,无法进入翻针引导槽327内,直接经第二人字三角324底端部运行到第二编织三角325 —侧部,并经由第二编织三角325下端部运行而出,形成假针运行轨迹500b,织针在运行中途退出不能参与编织动作,完成假针功能。由于前三角装配体310及后三角装配体320随着机头300运动而一起运动,因为本技术处于织单边织物状态,在前三角装配体310及后三角装配体320的同时作用下,前针板210的织针及后针板220的织针匹配对应起针,后针板220的织针在前针板210的织针起针时压住织物600,由于后针板220所起织针和前针板210所起织针成100度角,可阻挡织物600跟着前针板210的织针一起上浮,起到沉降片作用;由于后针板220的织针在后三角装配体320的第二编织三角325斜面作用下回复原位,此时,前针板210的织针在前三角装配体310的编织引导面317及出针引导面319作用下仍处于编织状态,保证了后针板220所起的全部织针在喂纱之前能下压与前针板210的织针脱离交叉,从而不影响前针板210的织针进行编织,达到沉降片的阻挡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沉降三角装置的针织机通过在前三角装配体310上设置第一编织三角315及挺针三角316,配合在后三角装配体320上设置第二编织三角325及翻针三角326,利用前三角装配体310及后三角装配体320的同时作用,前针板210的织针及后针板220的织针匹配对应起针,后针板220的织针在前针板210的织针起针时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沉降三角装置的针织机,包括机身、针床及机头,针床安装在机身上,所述针床具有前针板及后针板,所述机头包括前三角装配体、后三角装配体及连接在两三角装配体之间天桥架,所述前三角装配体位于前针板的上面,所述后三角装配体位于后针板的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装配体包括前底板,所述前底板上设置有第一人字三角,所述第一人字三角下方设置有第一编织三角及挺针三角,所述第一编织三角上端部凸设形成编织引导面,所述挺针三角与第一编织三角两侧腰部贴合设置,所述挺针三角一侧设置有进针引导面,所述挺针三角另一侧设置有出针引导面;所述后三角装配体包括后底板,所述后底板上设置有第二人字三角,所述第二人字三角下方设置有第二编织三角及翻针三角,所述翻针三角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二编织三角上端部,并与所述第二人字三角下端部围设形成有翻针引导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沉降三角装置的针织机,包括机身、针床及机头,针床安装在机身上,所述针床具有前针板及后针板,所述机头包括前三角装配体、后三角装配体及连接在两三角装配体之间天桥架,所述前三角装配体位于前针板的上面,所述后三角装配体位于后针板的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装配体包括前底板,所述前底板上设置有第一人字三角,所述第一人字三角下方设置有第一编织三角及挺针三角,所述第一编织三角上端部凸设形成编织引导面,所述挺针三角与第一编织三角两侧腰部贴合设置,所述挺针三角一侧设置有进针引导面,所述挺针三角另一侧设置有出针引导面;所述后三角装配体包括后底板,所述后底板上设置有第二人字三角,所述第二人字三角下方设置有第二编织三角及翻针三角,所述翻针三角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二编织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慈星电脑横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