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2648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包括面板、燃烧器和非接触式的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包括测温模块和测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形成有透光区,所述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下方、并与所述面板的透光区对应,所述燃烧器位于面板上方部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供所述传感装置的检测信号穿过的通孔。通过将具有测温模块和测距模块的传感装置设置在面板下方,由面板下方发出检测信号穿过燃烧器,由此可避免燃烧器的火焰干扰,使得测量的结果准确,进而精确地自动控制灶具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灶具,尤其是一种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人们对燃气灶具的安全性都非常关注,所以通常都会在燃气灶中设置多种保护装置。燃气灶在使用过程当中,火焰遇到风吹或者沸水溢出等意外情况而熄灭时,会引起燃气外泄,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引入锅底温度传感装置显得非常必要,可以避免干烧、空烧,以及更好地控制火力大小以配合各种烹饪过程。目前现有的燃气灶具对锅具温度监测和锅具使用状态的监测等技术使用极少,即使有使用也是采用机械接触式结构直接对锅底进行接触测量,这样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的误差较大,火焰对其干扰厉害,长时间的使用加速与锅底接触的探头老化等问题。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也给清洁带来较大的影响。为此,也已有了一些非接触检测的方式,如申请号为201110083272.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自动控温燃气灶及控温方法,在燃烧器的中心位置设有感温元件,包括测温感应线圈和励磁线圈,煮食锅底部设有与励磁线圈对应的磁感应强度根据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磁性感温元件,励磁线圈对测温感应线圈进行励磁,在测温感应线圈和磁性感温元件之间形成一个感温检测磁场,用于将磁性感温元件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的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以检测煮食锅的温度。上述这种方式检测的并不是锅具底部的直接温度,需要在锅底增加装置,而且该感温元件受到火焰的干扰,温度偏差极大。又如申请号为201410175957.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触摸式按键智能燃气灶,将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模块安装于燃气灶底盘下,探头通过灶焰中心的圆孔,直接探测到锅底中心位置的温度。上述这种方式,只能检测锅底的温度,功能比较单一,而且红外测温模块和燃气灶的安装方式并无具体的结构公开,而采用常规的燃气灶则难以实现这种方案。此外,为了防止空烧,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恶化厨房环境,目前也有一些方案,通过设置传感器检测炉灶上锅具有无的状态,从而来自动调节燃气灶火焰。如申请号为201320536433.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燃气灶火焰自动调节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探头对准灶台上的金属锅的一侧,工作时,通过红外发射、红外接收检测燃气炉灶上是否有锅,当有锅时,红外线传感器导通,最终控制燃烧火焰变大,而当无锅时,红外线传感器截止,最终使燃烧火焰变小。这种燃气灶,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炉灶的一侧,从侧向检测锅具的有无状态,然而这样的检测方式,红外信号容易受到火焰的干扰,导致检测的结果出现偏差;此外,由于锅具的尺寸、形状各异,从侧向检测时不仅容易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更容易出现误检测,而且也很容易被其他的物件干扰,对传感器的位置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传感器的设置甚至有可能给烹饪的进程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精准实现锅底温度检测和锅具状态监测的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包括面板、燃烧器和非接触式的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包括测温模块和测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形成有透光区,所述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下方、并与所述面板的透光区对应,所述燃烧器位于面板上方部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供所述传感装置的检测信号穿过的通孔。优选的,为便于设置传感装置的感测模块,所述传感装置包括与所述面板相对固定的安装支架,所述测温模块和测距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内,并且所述测温模块和测距模块的感应面朝向所述面板上方。为使得传感装置与面板稳定的安装,又能避免面板对感测模块的影响,所述传感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下方的支架托底,所述支架托底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一个向上延伸的角片,所述角片的高度高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面,所述角片与所述面板固定。为避免安装支架相对面板移动,所述支架托底的周边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卡扣和限位凸包,所述卡扣的顶部朝向所述安装支架弯折,并且所述卡扣的高度与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适配,所述卡扣的位置与所述限位凸包相对,从而所述卡扣和限位凸包限定安装支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优选的,为便于通过传感装置的检测信号,所述燃烧器包括基座、混气座、以及覆盖在所述混气座上方的火盖,所述通孔包括开设在所述火盖中间的第一通孔、以及开设在所述混气座上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基座连接在所述混气座下方靠近周缘的位置。为便于清洁燃烧器下方的面板部分,所述基座位于所述面板下方、并且基座内形成有燃气通道,所述混气座内形成有与所述基座内的燃气通道连通的混气室,所述混气室和燃气通道之间通过位于所述面板上方的连接立柱连通,所述连接立柱位于所述混气座下方靠近周缘的位置。为减少燃烧器整体的尺寸,便于灶具整机的内部结构的设计,所述基座位于所述连接立柱下方,所述燃烧器还包括在所述混气座下方的引射管,所述引射管的端部连接到所述基座、从而与所述基座内的燃气通道连通。为提高二次空气的补充,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所述火盖上开设有与所述混气室对应的火孔,所述火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外周,所述混气室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外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具有测温模块和测距模块的传感装置设置在面板下方,由面板下方发出检测信号穿过燃烧器,由此可避免燃烧器的火焰干扰,使得测量的结果准确,进而精确地自动控制灶具的工作;通过设置与传感装置匹配的燃烧器,不仅避免了燃烧器影响传感装置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又使得燃烧器下方的面板便于清洁,而且混合气体从混气座偏离中心的位置进入,在引射管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燃烧器的整体尺寸较小,便利了灶具整机的内部结构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灶具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灶具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灶具隐藏锅支架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灶具的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灶具的传感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灶具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灶具的燃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4,一种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包括面板1、锅支架2、燃烧器3、非接触式的传感装置4以及旋钮5。锅支架2置于面板1上,而燃烧器3置于锅支架2内侧、并且部分位于面板1上方、部分位于面板1下方。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上设有两个锅支架2、以及对应的两个燃烧器3、传感装置4和旋钮5。锅具6支撑于锅支架2上。面板1上、与燃烧器3的中心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透光区11,面板1的透光区11下方设置有上述的传感装置4。由于传感装置4安装在面板1的下方,因此不会受到油污、杂质等的污染,也不会受到火焰的辐射等,可以长时间地保持其可靠性、耐久性和测量的精确度。参见图5和6,传感装置4包括安装支架41、设置在安装支架41内的测温模块42、测距模块43和传感器校正模块44,测温模块42和测距模块43的感应面朝向面板1上方。测温模块42可以采用红外或激光透过面板1的透光区11对锅具6底部进行温度检测。而测距模块43则可以采用红外或激光透过面板1的透光区11来检测与锅具6底部之间的距离,从而判定锅支架2上是否放置有锅具6。而传感器校正模块44为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包括面板(1)、燃烧器(3)和非接触式的传感装置(4),所述传感装置(4)包括测温模块(42)和测距模块(4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上形成有透光区(11),所述传感装置(4)设置在所述面板(1)下方、并与所述面板(1)的透光区(11)对应,所述燃烧器(3)位于面板(1)上方部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供所述传感装置(4)的检测信号穿过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包括面板(1)、燃烧器(3)和非接触式的传感装置(4),所述传感装置(4)包括测温模块(42)和测距模块(4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上形成有透光区(11),所述传感装置(4)设置在所述面板(1)下方、并与所述面板(1)的透光区(11)对应,所述燃烧器(3)位于面板(1)上方部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供所述传感装置(4)的检测信号穿过的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4)包括与所述面板(1)相对固定的安装支架(41),所述测温模块(42)和测距模块(43)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41)内,并且所述测温模块(42)和测距模块(43)的感应面朝向所述面板(1)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41)下方的支架托底(49),所述支架托底(49)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一个向上延伸的角片(45),所述角片(45)的高度高于所述安装支架(41)的顶面,所述角片(45)与所述面板(1)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托底(49)的周边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卡扣(46)和限位凸包(47),所述卡扣(46)的顶部朝向所述安装支架(41)弯折,并且所述卡扣(46)的高度与所述安装支架(41)的高度适配,所述卡扣(46)的位置与所述限位凸包(47)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斌张波茅忠群诸永定蔡国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