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67820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包括主臂和桁架臂,二者通过连接架连接;连接架一端的上部设有架体上连接孔;主臂头部的上部对应地设有主臂上连接孔,连接架一端的上部,以及主臂头部的上部,二者之一设有挂钩,另一者设有挂接轴;连接架通过挂钩、挂接轴挂接于主臂,并能够绕挂接轴的轴线转动以对齐主臂上连接孔和架体上连接孔。该臂架系统,在其主臂和连接架安装对准前,先实施挂接,挂接很容易实现,挂接后只要将连接架稍加旋转,即可实现主臂上连接孔和架体上连接孔的对准,显然,通过挂接对准的方式使得对准更快速精准,提高安装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
技术介绍
起重机的臂架系统包括主起重臂和桁架臂,主起重臂(即主臂)和桁架臂则通过连接架连接。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典型的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连接架11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主起重臂和桁架臂。图1中,连接架11前端(图中左端)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架体上连接孔111和架体下连接孔112,图1中两个连接孔内插装有销轴。架体上连接孔111和架体下连接孔112 —般均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前端的两侧。相应地,主起重臂的头部也设置对应的主臂上连接孔和主臂下连接孔。上、下的连接孔的轴线一般均平行设置,且工作时通常处于水平状态,以便连接架在竖直面内旋转对接。连接架11和主起重臂的安装过程如下:通过辅助起重机吊住连接架11,使连接架11靠近主臂头部,然后逐渐微调,以使连接架11上部的两个架体上连接孔111与两个主臂上连接孔对准,插入销轴固定;然后,连接架11绕销轴转动,逐渐靠近主臂下部,对准下部的连接孔后,插入销轴,安装完毕。上述方案存在下述技术问题:第一、安装过程中,需要逐渐对准两个架体上连接孔111和主臂上连接孔位置,安装费时,效率低。第二、同样,对准上部连接孔后,也需要缓慢微调才能对准两个架体下连接孔112与两个主臂下连接孔。同样产生效率低下的问题。尤其是,主臂和连接架11均焊接形成,结构受焊接变形影响,导致主臂头部和连接架11上的连接孔均会有部分偏差。如此,下部连接孔的对准更为困难。有鉴于此,如何提高主臂和连接架的安装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臂架系统,该臂架系统中主臂和连接架的安装效率较高。本技术提供的臂架系统,包括主臂和桁架臂,二者通过连接架连接;所述连接架一端的上部设有架体上连接孔;所述主臂头部的上部,对应地设有主臂上连接孔,所述连接架一端的上部,以及所述主臂头部的上部,二者之一设有挂钩,另一者设有挂接轴;所述连接架通过所述挂钩、所述挂接轴挂接于所述主臂,并能够绕所述挂接轴的轴线转动以对齐所述主臂上连接孔和所述架体上连接孔。该臂架系统,其主臂和连接架设置挂钩、挂接轴,安装对准前,先实施挂接,挂接很容易实现,挂接后只要将连接架稍加旋转,即可实现主臂上连接孔和架体上连接孔的对准。相较于
技术介绍
中辅助起重机起吊连接架靠近主臂头部并逐渐对准上部连接孔的方式,显然,本实施例中,通过挂接对准的方式使得对准更快速精准,提高安装效率。优选地,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连接架的端部,所述挂接轴设置于所述主臂的头部。优选地,所述主臂头部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所述挂接轴的挂接耳;各所述挂接耳包括两并列设置的耳板,两所述耳板上均设有两个轴孔,两所述耳板上的所述轴孔形成两组同轴孔,所述挂接轴贯穿一组所述同轴孔,另一组同轴孔为所述主臂上连接孔。优选地,所述连接架一端的下部设有架体连接孔,所述主臂头部的下部,对应地设有主臂下连接孔;所述连接架的下部设有能够抵触所述主臂下部的架体定位块,所述架体定位块抵触所述主臂下部时,所述主臂下连接孔和所述架体下连接孔同轴。优选地,所述主臂的下部设有主臂定位块,所述架体定位块设于所述连接架上朝向所述主臂的一侧,所述主臂定位块设于所述主臂上朝向所述连接架的端面。优选地,所述连接架设有两个架体下孔座,均设有所述架体下连接孔;所述主臂设有两个主臂下孔座,均设有所述主臂下连接孔;所述架体下孔座位于所述主臂下孔座的内侧;所述主臂定位块位于所述主臂下孔座的端面,所述架体定位块位于所述架体下孔座的外侧面。优选地,所述主臂的下部设有能够抵触所述连接架下部的主臂定位块,所述主臂定位块抵触所述连接架下部时,所述主臂下连接孔和所述架体下连接孔同轴。优选地,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有爬梯。优选地,所述连接架的顶部设有走台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臂架系统,包括底盘和臂架系统,所述臂架系统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臂架系统。由于上述臂架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臂架系统的起重机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典型的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连接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连接架与主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主臂与连接架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连接架上部与主臂上部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4的俯视图;图8为图7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对准图4中连接架和主臂下部的过程示意图;图10为图9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9中连接架和主臂对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D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1 中:11连接架、111架体上连接孔、112架体下连接孔图 2-12 中:21主臂、21a主臂上连接孔、21b主臂下连接孔、211挂接轴、212耳板、213主臂下孔座、213a主臂定位块、22连接架、22a架体上连接孔、22b架体下连接孔、221挂钩、222架体上孔座、223架体下孔座、223a架体定位块、224爬梯、225走台板、226销轴、227销轴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连接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连接架与主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主臂与连接架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连接架上部与主臂上部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4的俯视图;图8为图7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臂架系统,包括主臂21和桁架臂;连接架22用于连接主臂21和桁架臂。连接架22 —端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架体上连接孔22a、架体下连接孔22b ;主臂21头部的上部、下部,对应地分别设有主臂上连接孔21a、主臂下连接孔21b。可参考
技术介绍
理解,安装主臂21和桁架臂时,可先将主臂21头部和连接架22的一端连接,然后,将桁架臂和连接架22的另一端连接。主臂21和连接架22连接时,先将主臂上连接孔21a和架体上连接孔22a对准,插入销轴226连接;再使主臂下连接孔21b和架体下连接孔22b对准,插入销轴226连接,则安装完毕。为防止销轴226脱离,还可插入销轴卡227。该实施例中连接架22 —端的上部,以及主臂21头部的上部,二者之一设有挂钩221,另一者设有挂接轴211 ;且连接架22通过挂钩221和挂接轴211挂接于主臂21,并能够绕挂接轴211的轴线转动以对齐主臂上连接孔21a和架体上连接孔22a。图中,挂接轴211和设于上部的连接孔轴线平行。可参考图4、5理解,挂接轴211设置于主臂21头部的上部,挂钩221设置于连接架22 —端的上部,图4中连接架22和主臂21仅挂接,上部和下部尚未进行对准。挂接轴211的轴线和主臂上连接孔21a、架体上连接孔22a均同轴设置。设计时,可满足下述条件:a=b,其中,a为挂接轴211的轴线与主臂上连接孔21a轴线的距离,b为挂钩221轴线与架体上连接孔22a轴线的距离。如此,只要实施挂接,连接架22绕挂接轴211轴线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实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臂架系统,包括主臂(21)和桁架臂,二者通过连接架(22)连接;所述连接架(22)一端的上部设有架体上连接孔(22a);所述主臂(21)头部的上部,对应地设有主臂上连接孔(21a),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2)一端的上部,以及所述主臂(21)头部的上部,二者之一设有挂钩(221),另一者设有挂接轴(211);所述连接架(22)通过所述挂钩(221)、所述挂接轴(211)挂接于所述主臂(21),并能够绕所述挂接轴(211)的轴线转动以对齐所述主臂上连接孔(21a)和所述架体上连接孔(22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臂架系统,包括主臂(21)和桁架臂,二者通过连接架(22)连接;所述连接架(22)—端的上部设有架体上连接孔(22a);所述主臂(21)头部的上部,对应地设有主臂上连接孔(21a),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架(22) —端的上部,以及所述主臂(21)头部的上部,二者之一设有挂钩(221),另一者设有挂接轴(211);所述连接架(22)通过所述挂钩(221)、所述挂接轴(211)挂接于所述主臂(21),并能够绕所述挂接轴(211)的轴线转动以对齐所述主臂上连接孔(21a)和所述架体上连接孔(22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21)设置于所述连接架(22)的端部,所述挂接轴(211)设置于所述主臂(21)的头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21)头部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所述挂接轴(211)的挂接耳;各所述挂接耳包括两并列设置的耳板(212),两所述耳板(212)上均设有两个轴孔,两所述耳板(212)上的所述轴孔形成两组同轴孔,所述挂接轴(211)贯穿一组所述同轴孔,另一组同轴孔为所述主臂上连接孔(21a)。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2)—端的下部设有架体下连接孔(22b),所述主臂(21)头部的下部,对应地设有主臂下连接孔(21b); 所述连接架(22)的下部设有能够抵触所述主臂(21)下部的架体定位块(223a),所述架体定位块(223a)抵触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峰谷思生陈志灿王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