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通衡专利>正文

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66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可与螺杆对接的混炼转子和一可与料筒出口端对接的混炼套组成,混炼套与混炼转子活动相套;混炼转子周壁和混炼套内周壁分别均布有前后位相错的凹坑。利用设置在混炼转子外壁凹坑或混炼套内周壁凹坑相互间的错动,使静止的混炼套凹坑与旋转的混炼转子凹坑的钢性刃口间形成剪切,由于混炼套和混炼转子表面均布了凹坑,因此形成了众多个剪切口。这些剪切口可对料筒内熔融了的胶状塑料进行多道切割,从而提高对胶状塑料的分布和分散混炼能力。它与现有螺杆式料筒挤出机结合使用,可大大提高注塑机的塑化质量和产量,尤其适用于对加工添加剂含量高的塑制产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注塑机挤压筒,尤其是一种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机构。技术背景塑料注塑机是工业领域常用的设备,它们包括:注塑机、吹膜机、塑胶造粒机、塑胶参色机、塑胶回收再生机。将原料混合后挤出的挤压筒机构是上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塑机的挤压机构通常由料筒和设置在其内的螺杆组成,其工作过程是:塑料原料不断进入料筒,由转动的螺杆将颗粒状塑料原料推挤向前移动,受料筒外围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料筒内的颗粒状塑料被溶化成胶状,并在转动的螺杆作用下溶炼,以螺旋束流冲向料筒的挤出口后被注入形状各异的模腔。由此可见,挤压机构的性能好坏会直接影响注塑机的塑化质量和产量。为此,人们围绕螺杆的形状进行着各种改进和尝试,试图通过对摞杆的改进来提高挤压机构的性能。如三段式螺杆,就是将螺杆分成加料段、压缩段和计量段,通过螺杆上螺纹根径的突变或渐变来加强料筒内胶状塑料的溶炼。但是,由于其还是停留在溶料间的挤压过程,因此,其溶炼效果尚不能达到充分和完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大大提高-->注塑机的塑化质量和产量,适用于各种挤压机构配装的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本技术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可与螺杆对接的混炼转子和一可与料筒出口端对接的混炼套组成,混炼套与混炼转子活动相套;混炼转子周壁和混炼套内周壁分别均布有前后位相错的凹坑。本技术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的设计原理是:脱开对螺杆改进的思路,利用设置在混炼转子外壁凹坑或混炼套内周壁凹坑相互间的错动,使静止的混炼套凹坑与旋转的混炼转子凹坑的钢性刃口间形成剪切,由于混炼套和混炼转子表面均布了多道凹坑,因此形成了众多个剪切口。这些剪切口可对料筒内熔融了的胶状塑料进行多道切割,从而提高对胶状塑料的分布和分散混炼能力。本技术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简单,它与现有螺杆式料筒挤出机结合使用,可大大提高注塑机的塑化质量和产量,尤其适用于对加工添加剂含量高的塑制产品。本技术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的混炼转子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的混炼套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的混炼套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使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由可与螺杆对接的混炼转子1和一可与料筒出口端对接的混炼套2组成,混炼转子1插置在混炼套2内,混炼转子1与混炼套2间可相对转动,围绕混炼转子1周壁均布有半球形凹坑11(见图2),混炼转子1的一端设有用于其与螺杆端连接的螺孔12。所述混炼套2内周壁设有多道环形凹坑21(见图3),混炼套2的一端设有其与料筒出口端对接的螺纹头22。设置在混炼转子1上的半球形凹坑11与设置在混炼套2内周壁上的凹坑21前后位置相错。本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的工作原理见图5:将本混炼头装置与注塑机挤压筒对接,混炼头装置的混炼转子1可随螺杆同步转动。料筒3内熔融了的胶状塑料在经过螺杆4的搅拌后,即被挤入混炼头装置的混炼转子1周壁凹坑11或混炼套2内周壁凹坑21,随着螺杆4的转动,混炼转子1在旋转过程中将其周面凹坑21内的胶状塑料传递到混炼套2内周壁凹坑21内,由于混炼转子1周壁凹坑11或混炼套2内周壁凹坑21位置相错且存在相对运动,从而导致该传递过程中的胶状塑料将被连续切断和连续的再混合,如图1所示,胶状塑料在混炼转子1和混炼套2的凹坑11、21之间按方向依次传-->递(见图1),其混合性能也随着这些过程的重复次数而成倍增加。实施例2: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是:混炼套2内周壁均布有半球形凹坑23,混炼转子1上的半球形凹坑11与设置在混炼套2内周壁上的凹坑23前后位置相错。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可与螺杆对接的混炼转子和一可与料筒出口端对接的混炼套组成,混炼套与混炼转子活动相套;混炼转子周壁和混炼套内周壁分别均布有前后位相错的凹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可与螺杆对接的混炼转子和一可与料筒出口端对接的混炼套组成,混炼套与混炼转子活动相套;混炼转子周壁和混炼套内周壁分别均布有前后位相错的凹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混炼转子(1)周壁均布有半球形凹坑(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机挤压筒之混炼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混炼套(2)内周壁均布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通衡
申请(专利权)人:覃通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