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水组合注采井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2146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水组合注采井网结构,为反七点井网结构,所述反七点井网结构的中部设置有注气井和注水井,所述反七点井网结构的周围设置有六口采油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注水开采的基础上,采用注气与注水相结合,从而弥补注水开发的不足,增油降水,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裂缝性油藏采油的井网结构,特别是一种气水组合注采井网结构
技术介绍
裂缝性油藏又称为双重介质油藏,是指储层发育既有孔隙又有裂缝,储集空间、渗流模式有别于常规油藏。孔隙介质为主要的油气储集场所,裂缝系统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渗流通道,由于裂缝和基质在储集和渗流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裂缝发育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与常规油藏相比,裂缝性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裂缝较为发育、纵向连通性较好的块状裂缝性油藏,采用传统的衰竭式开采,地层能量亏空后,油井产量会迅速递减,渗透性较差的基质系统中残余大量原油,弹性采收率很低。注水开发补充地层能量,但是地下裂缝产状特征、闭合形态及发育程度缺乏定量表征,注入水易沿裂缝水窜,油井易水淹,油井见水后短时间内进入高含水期,虽采用多元注水方案见到一定效果,但含水上升仍较快,稳压控水矛盾突出,水驱采收率并不高。如果储层为油湿或者中性润湿,水驱将绕过基质岩块而只采出裂缝中的原油,水驱采收率更低。通常衰竭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水组合注采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组合注采井网结构为反七点井网结构,所述反七点井网结构的中部设置有注气井(1)和注水井(2),所述反七点井网结构的周围设置有六口采油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水组合注采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组合注采井网结构为反
七点井网结构,所述反七点井网结构的中部设置有注气井(1)和注水井(2),所述
反七点井网结构的周围设置有六口采油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组合注采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注气井(1)的
上部含有上注气射孔段(11);注水井(2)的下部含有下注水射孔段(21);所述采
油井的中部含有中采油射孔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水组合注采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注气井(1)的
上注气射孔段(11)位于油层的上方;注水井(2)的下注水射孔段(21)位于所述
油层的下方;所述采油井的该中采油射孔段位于所述油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水组合注采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注气射孔段
(11)的射开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油层的厚度的三分之一,下注水射孔段(21)的射
开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油层的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中采油射孔段的射开厚度小于或
等于所述油层的厚度的三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组合注采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口采油
井包括沿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采油井(31)、第二采油井(32)、第三采油井(33)、
第四采油井(34)、第五采油井(35)和第六采油井(36),第四采油井(34)、注气
井(1)、注水井(2)和第二采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丽王奎斌阴艳芳梁飞王馨娅周晓丹董凤龙张晓露袁平邱晓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