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布井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中的巨厚潜山裂 缝油藏的井网部署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布井技术大部分是针对构造型的油气藏,对裂缝性储层尚无 成熟的布井技术和布井方法,这也就造成在裂缝性潜山储层布井时对同一现象的处理因人 而异,差别较大。 构造型油气藏布井技术是在落实的圈闭构造上进行井位部署,有标准井网做借 鉴。而裂缝性储层分布复杂,物性变化大,受断层、裂缝及强非均质性的影响,对于这类油 藏,井位部署的关键不仅是要储层存在,而且还要考虑储层不同部位的物性差异,要在一定 程度上考虑裂缝发育及裂缝走向、考虑油水井相对位置关系,将油水井布在有利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中的巨厚潜山裂 缝油藏的井网部署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巨厚潜山裂缝油藏的井网部署 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巨厚潜山裂缝性油藏中部署一套大缝注、小缝采的平面交错、纵向立 体、底注顶采的水平井注采井网;其中,大缝注指将注入井部署在巨厚潜山裂缝油藏的大裂 缝区,小缝采指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巨厚潜山裂缝油藏的井网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巨厚潜山裂缝性油藏中部署一套大缝注、小缝采的平面交错、纵向立体、底注顶采的水平井注采井网;其中,大缝注指将注入井部署在巨厚潜山裂缝油藏的大裂缝区,小缝采指将采出井部署在巨厚潜山裂缝油藏的小裂缝区;平面交错是指注入井和采出井投影到平面上之后相互平行但不正对;纵向立体是指水平井在巨厚潜山裂缝性油藏内不同深度平行排列,在平行于重力方向而垂直于主井筒的截面内形成立体井网;底注顶采指注水井布置在巨厚潜山裂缝性油藏底部,采出井布置在巨厚潜山裂缝性油藏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松杰,丁祖鹏,焦红梅,李南,李娜,刘新光,杨依依,谭先红,田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