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窑窑头新型余热锅炉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万吨线水泥窑窑头余热发电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水泥窑窑头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常爆管现象,使得锅炉蒸发量常年达不到设计值,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现有锅炉改进,减少爆管概率,满足业主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爆管率低的水泥窑窑头余热锅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水泥窑窑头新型余热锅炉,烟气经沉降室进入余热锅炉,所述的沉降室内设有导流板。所述的沉降室上部为中空筒状结构,下部为斗状结构,烟气经沉降室上部入口进入后,在斗状结构内弯折再由上部输出,所述的导流板竖直呈阶梯状分部在沉降室内,且烟气入口面积小于烟气出口面积,所述的导流板之间具有烟气流动间隙。所述的沉降室内烟气入口处的第一块导流板呈弯折结构,使烟气入口面积呈逐渐变小的结构。所述的沉降室内烟气入口处的第一块导流板与其他导流板构成使烟气入口面积呈逐渐变小,再到中部逐渐扩大的弧形结构。所述的沉降室与锅炉之间的风管取风口截面积增大。所述的锅炉内受热面管子间距为130_170mm。所述的锅炉的烟气入口 ...
【技术保护点】
水泥窑窑头新型余热锅炉,烟气经沉降室进入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室内设有导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水泥窑窑头新型余热锅炉,烟气经沉降室进入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室内设有导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窑头新型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室上部为中空筒状结构,下部为斗状结构,烟气经沉降室上部入口进入后,在斗状结构内弯折再由上部输出,所述的导流板竖直呈阶梯状分部在沉降室内,且烟气入口面积小于烟气出口面积,所述的导流板之间具有烟气流动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窑窑头新型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室内烟气入口处的第一块导流板呈弯折结构,使烟气入口面积呈逐渐变小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窑窑头新型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室内烟气入口处的第一块导流板与其他导流板构成使烟气入口面积呈逐渐变小,再到中部逐渐扩大的弧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窑头新型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明,汪宁,方伟,刘大柱,周健,黄煌,孙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