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高理化性能汽车轮毂的真空镀膜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加工轮毂毛坯;(2)轮毂毛坯检验打磨;(3)除油;(4)清洗干燥;(5)前处理;(6)喷涂底粉及固化;(7)打磨;(8)喷涂介质粉及固化;(9)真空镀膜;将经过上述处理的轮毂在真空室内根据真空溅射镀膜原理喷涂金属镀层;(10)透明涂层;(11)终检、包装,钝化膜层为无铬钝化膜层,金属镀膜为铝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轮毂的表面平整度和耐腐蚀性,增加轮毂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硬度、耐腐蚀性和封闭轮毂表面,轮毂表面金属化,具有水电镀的光泽度;透明涂层,高真空镀层的附着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简洁,能耗低,制作的轮毂的硬度高、耐腐蚀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理化性能汽车轮毂的真空镀膜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加工轮毂毛坯;(2)轮毂毛坯检验打磨;(3)除油;(4)清洗干燥;(5)前处理;(6)喷涂底粉及固化;(7)打磨;(8)喷涂介质粉及固化;(9)真空镀膜;将经过上述处理的轮毂在真空室内根据真空溅射镀膜原理喷涂金属镀层;(10)透明涂层;(11)终检、包装,钝化膜层为无铬钝化膜层,金属镀膜为铝膜。本专利技术改善轮毂的表面平整度和耐腐蚀性,增加轮毂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硬度、耐腐蚀性和封闭轮毂表面,轮毂表面金属化,具有水电镀的光泽度;透明涂层,高真空镀层的附着力,本专利技术的工艺简洁,能耗低,制作的轮毂的硬度高、耐腐蚀性强。【专利说明】一种高理化性能汽车轮毂的真空镀膜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制品的真空镀膜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高理化性能汽车轮毂的真空镀膜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轮毂的飞速发展,铝合金轮毂由于造型美观、重量轻、散热快、真圆度高等特点而成为主流的轮毂产品。铝合金轮毂主要采用压铸的方法成形,其表面粗糙,机械加工后表面有毛刺、划伤等缺陷就需要表面处理。现在的表面处理有涂装、水电镀、真空镀膜等方法。其中涂装和水电镀运用较多。水电镀轮毂具有高光亮度、耐磨等很好的表面质量,但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I)铝合金轮毂成形后,表面粗糙,为了得到平整高光亮的表面好利于电镀,就需要非常细致的抛光,由于轮型复杂,这道工序费时多、成本高、劳动条件差,毛坯利用率低;(2)铝合金属于难镀金属,镀前预处理严格,操作复杂;(3)电镀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4)镀层底层用锌铜镍作底镀层用铬作表面镀层,消耗大量的贵金属,并且产生大量重金属废水;(5)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大,电镀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并且也不能彻底根治,这是国际难题,很多发达国家的电镀厂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环境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大城市都用真空镀膜取代了水电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轮毂表面平整度、光泽度、硬度、耐腐蚀性的轮毂的真空镀膜生产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理化性能汽车轮毂的真空镀膜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轮毂毛坯; (2)、轮毂毛坯检验打磨:检验轮毂毛坯表面状况,如果合格,直接转下序,不合格打磨合格后转下述工序; (3)、除油:使用有机溶剂或溶化溶剂去除轮毂毛坯表面的油污; (4)、清洗干燥:先对轮毂毛坯进行水洗,然后烘干; (5)、前处理:在轮毂毛坯的表面形成利于喷涂的钝化膜层; (6)、喷涂底粉及固化;采用静电喷涂法喷涂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然后在160°C温度下固化15分钟; (7)、打磨:对喷涂底粉后的轮毂进行打磨,使轮毂表面光滑; (8)喷涂介质粉及固化;在轮毂上喷涂一层介质粉,增加轮毂表面的平整度;(9)、真空镀膜:将经过上述处理的轮毂在真空室内根据真空溅射镀膜原理喷涂金属镀层;(10)、透明涂层:在上述真空镀膜之后的轮毂上喷涂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胶黏剂,增加轮毂的光泽度; (11)、终检、包装:对产品进行理化性能抽检、表面状况终检,合格后进行包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钝化膜层为无铬钝化膜层。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镀膜的金属镀膜为铝膜。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处理后,轮毂得到的理化性能为:附着力:划格试验(I mm100 / 100),合格;硬度:三菱铅笔硬度> 2 H ;中性盐雾试验:1800小时,合格;C A S S试验:200小时,合格;耐水性:49土 I °C 2 4 O小时,合格;耐湿性:温水49土 I °C湿度97± 2 % 240小时,合格;耐热性:180°C 2小时合格;耐温变性能:85°C I小时到2 3 0C 15分钟一个循环,5个循环,合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喷涂底粉及固化,改善轮毂的表面平整度和耐腐蚀性;喷涂介质粉及固化,增加轮毂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硬度、耐腐蚀性和封闭轮毂表面,提高真空镀层的结合力;真空镀膜,轮毂表面金属化,具有水电镀的光泽度;透明涂层,高真空镀层的附着力,增加轮毂的光泽度、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真空镀膜介质粉与介质漆的理化性能对比,其最突出的表现为介质粉涂层比介质漆涂层在色泽的饱满度、硬度、耐盐雾时间、耐酸碱等方面都大幅的提高,外观光泽和理化性能更接近水电镀轮毂,在生产过程中介质粉产品工艺更简洁,能耗更低。本专利技术的工艺简洁,能耗低,制作的轮毂的硬度高、耐腐蚀性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理化性能汽车轮毂的真空镀膜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轮毂毛坯; (2)、轮毂毛坯检验打磨:检验轮毂毛坯表面状况,如果合格,直接转下序,不合格打磨合格后转下述工序; (3)、除油:使用有机溶剂或溶化溶剂去除轮毂毛坯表面的油污; (4)、清洗干燥:先对轮毂毛坯进行水洗,然后烘干; (5)、前处理:在轮毂毛坯的表面形成利于喷涂的钝化膜层,所述钝化膜层为无铬钝化膜层; (6)、喷涂底粉及固化;采用静电喷涂法喷涂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然后在160°C温度下固化15分钟,改善轮毂的表面平整度和耐腐蚀性; (7)、打磨:对喷涂底粉后的轮毂进行打磨,使轮毂表面光滑; (8)喷涂介质粉及固化;在轮毂上喷涂一层介质粉,增加轮毂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硬度、耐腐蚀性和封闭轮毂表面,提高真空镀层的结合力;(9)、真空镀膜:将经过上述处理的轮毂在真空室内根据真空溅射镀膜原理喷涂金属镀层,所述金属膜层为铝膜,轮毂表面金属化,具有水电镀的光泽度; (10)、透明涂层:在上述真空镀膜之后的轮毂上喷涂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胶黏剂,增加轮毂的光泽度、、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11)、终检、包装:对产品进行理化性能抽检、表面状况终检,合格后进行包装。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处理后,轮毂得到的理化性能为:附着力:划格试验(I mm100 / 100),合格;硬度:三菱铅笔硬度> 2 H ;中性盐雾试验:1800小时,合格;C A S S试验:200小时,合格;耐水性:49土 I °C 2 4 O小时,合格;耐湿性:温水49土 I °C湿度97± 2 % 240小时,合格;耐热性:180°C 2小时合格;耐温变性能:85°C I小时到2 3 0C 15分钟一个循环,5个循环,合格。下面是真空镀膜介质漆底、介质粉底轮毂、普通涂装轮毂、水电镀轮毂性能指标对比表:【权利要求】1.一种高理化性能汽车轮毂的真空镀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轮毂毛坯; (2)、轮毂毛坯检验打磨:检验轮毂毛坯表面状况,如果合格,直接转下序,不合格打磨合格后转下述工序; (3)、除油:使用有机溶剂或溶化溶剂去除轮毂毛坯表面的油污; (4)、清洗干燥:先对轮毂毛坯进行水洗,然后烘干; (5)、前处理:在轮毂毛坯的表面形成利于喷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理化性能汽车轮毂的真空镀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加工轮毂毛坯;(2)、轮毂毛坯检验打磨:检验轮毂毛坯表面状况,如果合格,直接转下序,不合格打磨合格后转下述工序;(3)、除油:使用有机溶剂或溶化溶剂去除轮毂毛坯表面的油污;(4)、清洗干燥:先对轮毂毛坯进行水洗,然后烘干;(5)、前处理:在轮毂毛坯的表面形成利于喷涂的钝化膜层;(6)、喷涂底粉及固化;采用静电喷涂法喷涂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然后在160℃温度下固化15分钟;(7)、打磨:对喷涂底粉后的轮毂进行打磨,使轮毂表面光滑;(8)喷涂介质粉及固化;在轮毂上喷涂一层介质粉,增加轮毂表面的平整度;(9)、真空镀膜:将经过上述处理的轮毂在真空室内根据真空溅射镀膜原理喷涂金属镀层;(10)、透明涂层:在上述真空镀膜之后的轮毂上喷涂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胶黏剂,增加轮毂的光泽度;(11)、终检、包装:对产品进行理化性能抽检、表面状况终检,合格后进行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诺德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