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模辅助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23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母模辅助脱模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模具而该模具由相对设立可开合的公模和母模块成,其中,至少一个顶针设置于母模中,该顶针一端设有一针尖且伸置于模具间的成型空间,而另一端则连接一弹性元件且该弹性元件活动于母模内设置的一活动空间,而该活动空间长度略大于母模内表面上凹槽的深度。注模时,顶针及弹性元件都被压入母模内部,当注模完成后开模时,顶针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将产品顶离母模表面,从而防止产品粘贴母模,使开模动作顺利完成,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模辅助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模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母模辅助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今的塑料生产的脱模工艺中,为了降低粘模现象而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一种为通过脱模剂处理脱模工序,另外则是利用脱模装置来协助脱模。但是当遇到一些产品母模部分为凹槽状且深度较深的情况时,在现有技术下产品在开模过程中容易粘住母模,造成产品变形甚至难以脱模,从而阻碍生产,影响了产品质量和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如上问题,提供一种母模辅助脱模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以上目的,其装置包括一模具且该模具由相对设立可开合的公模和母模块成,其中,设置至少一个顶针于母模中,该顶针一端设有一针尖伸置于模具间的成型空间,而另一端则连接一弹性元件且该弹性元件活动于母模内设置的一活动空间,而该活动空间长度略大于模具中母模内表面上凹槽的深度。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顶针除针尖外被公模压入母模内,其弹性元件亦为压缩状态,而当注模完成后模具开模时,顶针会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向公模运动,可将产品易粘部分完全顶离母模内表面。这样一来,本技术有效的防止了产品粘贴母模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实施例将通过上述附图及元件符号加以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之装置包括的模具(圖中未標示)由相对设立可开合的公模200和母模100所组成,公模200和母模100之间设有一成型空间300,而模具中母模100内表面设有一凹槽104,其中,包括至少一个顶针110设于母模100内,该顶针110一端设有一针尖1101伸置于成型空间300,而另一端则连接一弹性元件102且该弹性元件102可活动于母模100内设置的一活动空间103,而该活动空间103长度略大于模具中母模100内表面凹槽104的深度。-->模具为合模状态时,所述顶针1101在公模200的作用下被压入母模100内,仅留针尖1101于成型空间300,同时其弹性元件102也被作用为压缩状态;注模完成后模具打开时,其顶针1101在弹性元件102的作用下向公模200方向运动,从而将产品400易粘部分完全顶离母模100,有效的防止了粘模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模辅助脱模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模具而该模具由相对设立可开合的公模和母模块成,而模具中母模内表面则设有一凹槽,其中,至少一个顶针设置于母模中,该顶针一端设有一针尖伸置于模具间的成型空间,而另一端则连接一弹性元件且该弹性元件活动于母模内设置的一活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模辅助脱模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模具而该模具由相对设立可开合的公模和母模块成,而模具中母模内表面则设有一凹槽,其中,至少一个顶针设置于母模中,该顶针一端设有一针尖伸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