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9366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4:39
一种发光轮毂,包括发光装置以及为发光装置间歇性输出电流的能量转换装置,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随轮毂一起转动的第二线圈以及固定于制动钳支架的第一线圈,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用于仅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具有重叠部时,为发光装置输出电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轮毂,即使在夜间行车,车外的人也可以清楚识别轮芯盖处的车标图案,同时又能增加车辆美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轮穀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轮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轮毂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对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车辆的人性化及其科技含量的要求很高。目前,大多数车辆在车轮的中心,即轮芯盖处设有车辆的车标(L0G0),但是在晚上行车的过程中,车外的人就无法识别轮芯盖处的车标。中国专利CN200520135909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光轮毂盖,包括轮毂盖,在轮毂盖内侧设有发电机和发光二极管;发电机的定子线圈通过发电机底部固定在轮毂盖的中心处,在定子线圈内永磁体转子的转轴前端,固定有重锤;在发电机的电压输出端接有发光二极管。车轮转动,定子线圈切割转子的磁力线,而产生电压使发光二极管发光,从而增加了汽车的美感,并对其他车辆起到警示作用。但是,轮毂在快速转动过程中,即使发光二极管使轮毂盖中心处的车标发光,车外的人因为车标随着轮毂快速转动,仍然无法识别轮毂盖中心处的车标。因此,上述专利虽然公开了一种发光轮毂盖,增加了汽车的美感,但是不能解决在夜间行车过程中,车外的人无法识别轮芯盖处的车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在夜间行车过程中,车外的人无法识别轮芯盖处的车标的问题,提供一种即使在夜间行车,也可以清楚识别轮芯盖处的车标,同时又能增加车辆美感的发光轮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发光轮毂,包括发光装置以及为发光装置间歇性输出电流的能量转换装置,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随轮毂一起转动的第二线圈以及固定于制动钳支架的第一线圈,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用于仅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具有重叠部时,为发光装置输出电流。进一步地,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用于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错开时,停止为发光装置输出电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设置于与制动钳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盒体内以及与轮毂固定连接的第二盒体内,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分别设置在制动钳支架和轮毂的相对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均包括具有散热性能的外壳,所述第二盒体包括具有散热性能的塑料外壳以及内置第二线圈的腔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体包括具有散热性能的铝质外壳,所述铝质外壳的底面设有呈长条状的散热铝条,所述第一盒体还包括内置第一线圈的容纳腔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车载电源,另一端接地,并且所述第一线圈串联连接有用于使第一线圈通断的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设置在容纳腔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与用于控制开关模块断开和闭合的控制器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断开和闭合使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磁通量瞬时发生变化,使得第二线圈产生电流。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根据车速调整开关模块断开和闭合的频率,使能量转换装置为发光装置输出电流。进一步地,车速在0_180km/h之间时,所述开关模块断开和闭合的频率为300KHZ。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圈与发光装置串联连接,所述第二线圈产生的电流向发光装置输出。进一步地,所述能量转换装置连接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根据环境光线控制能量转换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光轮毂,包括发光装置以及为发光装置间歇性输出电流的能量转换装置,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随轮毂一起转动的第二线圈以及固定于制动钳支架的第一线圈,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用于仅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具有重叠部时,为发光装置输出电流。所述制动钳支架固定安装于底盘,轮毂可相对制动钳支架转动,当设置在制动钳支架上的第一线圈和设置在轮毂上的第二线圈转动至具有重叠部时,所述发光装置相对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处的位置不变,特别是发光装置的车标图案相对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处的位置不变,这时能量转换装置为发光装置输出电流,发光装置的车标随即发光,并且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用于仅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具有重叠部时,为发光装置输出电流,随着轮毂快速转动,车外的人就可以清楚地识别位于轮芯盖处的发光车标图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发光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发光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盒体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发光轮毂,包括发光装置I以及为发光装置I间歇性输出电流的能量转换装置2,所述发光装置I设置在轮毂4的轮芯处,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装置I随轮毂4 一起转动。所述发光装置I包括被设置为前壳的轮芯盖11,用于背光的导光板13,用于反光的底板14以及电路板16,后壳17与所述轮芯盖11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所述轮芯盖11具有透明的车标图案110和经过表面处理成所需要颜色的非透明区域;所述导光板13分布有导光点130,所述导光点130组成的发光区域与车标图案110的位置相对应,并且所述导光点130组成的形状与车标图案110相同;所述底板14的表面经过镀膜处理,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所述电路板16设有作为光源的LED灯15,所述LED灯15通过导线(未示出)与能量转换装置2连接,能量转换装置2为LED灯15输出电流,所述LED灯15嵌入导光板13内,LED灯15发光后,光线在导光板13内不断发生反射和折射,最终部分光线通过导光点130向轮芯盖的车标图案110射出,为了防止LED灯15直射轮芯盖11,使轮芯盖11照射得过亮,所述LED灯15和轮芯盖11之间还设有遮光膜12,这样发光装置I发光形成清晰的车标图案;所述后壳17与轮芯盖11密封连接,并且后壳17设有线路接插件18,用于引出并固定导线。所述发光装置I在转动过程中具有正向位置,所述正向位置为轮芯盖11的车标图案110处于正向位置,即如图1所示的车标图案110的位置。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毂4随车轮一起转动,制动钳支架3用于对车轮制动,并固定安装于车辆的底盘。所述能量转换装置2与车载电源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车载电源的电压选择12V,包括随轮毂4 一起转动的第二线圈22以及固定于制动钳支架3的第一线圈21,所述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分别设置于与制动钳支架3固定连接的第一盒体210内以及与轮毂4固定连接的第二盒体220内,所述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分别设置在制动钳支架3和轮毂4的相对面上,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盒体220设置在轮毂4的辐条40上,所述第一盒体210处在制动钳支架3与第二盒体相对应的位置上。因为能量转换装置2为发光装置I输出电流的过程中,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会产生热量,为了避免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过热造成能量转换装置2不能正常工作,所述第二盒体220具有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装置(1)以及为发光装置(1)间歇性输出电流的能量转换装置(2),所述能量转换装置(2)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能量转换装置(2)包括随轮毂(4)一起转动的第二线圈(22)以及固定于制动钳支架(3)的第一线圈(21),所述能量转换装置(2)用于仅在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具有重叠部时,为发光装置(1)输出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装置(I)以及为发光装置(I)间歇性输出电流的能量转换装置(2),所述能量转换装置(2)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能量转换装置(2)包括随轮毂(4) 一起转动的第二线圈(22)以及固定于制动钳支架(3)的第一线圈(21),所述能量转换装置(2)用于仅在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具有重叠部时,为发光装置(1)输出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2)用于在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错开时,停止为发光装置(I)输出电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分别设置于与制动钳支架(3)固定连接的第一盒体(210)内以及与轮毂(4)固定连接的第二盒体(220)内,所述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分别设置在制动钳支架(3)和轮毂(4)的相对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均包括具有散热性能的外壳,所述第二盒体(220)包括具有散热性能的塑料外壳以及内置第二线圈(22)的腔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210)包括具有散热性能的铝质外壳(2101),所述铝质外壳(2101)的底面设有呈长条状的散热铝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红王猛钟益林白军明代军苏锋武梁柱焕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