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模具上倾斜的用来脱模的角度顶块。模具的下模框内设有一倾斜的角度顶块,角度顶块的下端固定有导向块,导向块嵌入在固定块的导向槽内,角度顶块在两端设有耐磨块的通道内滑动,通过固定块的竖直升降运动使导向块沿导向槽滑动,从而实现产品的脱模。能够实现复杂带折边或者弯边的产品的脱模。(*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模具上倾斜的角度顶块。
技术介绍
模具冲压完成后需要取出冲压产品,与模具脱离,目前脱模多采用与合模方向相反的直顶,顶动产品使之脱出模具,如专利号为97238588.6,专利名称为热塑制件组合式自动脱模装置,该专利由多个模具、模架和脱模器组成,脱模器安装在组合模架内,数量与模具数量相等,脱模器由顶出针、导柱、顶针推板、复位弹簧组成,工作时,拖出组合模架后向上顶动下模的脱模器的顶针推板,向上用顶出针顶出制件、实现脱模,脱模后顶针推板在回顶杆,复位弹簧或者油缸的推力作用下复位,并由导柱端部的台阶起限位作用。专利号200520036116.7,名称为一种脱模斜推,包括“7”字型斜推板和第二推板,该斜推板顶部为水平推板,所述的水平推板中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推板插入所述通孔;所述的通孔沿水平推板的水平方向穿通;所述的第二推板为两折板,该两折板的一个折边插入所述通孔;所述的两折板为直角型的两折板;所述的两折板中的两个折边之间安插销钉,该种结构通过两个不同方向的运动实现冲压产品的脱模。但是如果冲压产品带折边或者弯边,采用上述的脱模结构不容易实现,而且也容易破坏产品的边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带折边或者弯边形状复杂的产品脱模存在困难,容易破坏产品的边的缺点,提供一种能使带折边或者弯边形状复杂的-->产品完好实现脱模的模具的角度顶块。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实现现脱模过程的自动化。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地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的角度顶块,其中,模具的下摸框内设有一倾斜的角度顶块,角度顶块的下端固定有导向块,导向块嵌入在固定块的导向槽内。冲压产品的形状比较复杂,带有折边或者弯边,其退出的方式不能采用与简单形状产品相同的退出方式,折边或者弯边与上下模的运动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这种形状的产品的模具可能需要多种简单结构的模具组合起来,而且脱模时可能要拆开模具,增加了工作的复杂度也增加了工作强度;直接采用倾斜的角度顶块,可以实现带折边或者弯边复杂形状的产品顺利脱模而不用分模,导向块在导向槽内沿着槽壁滑动,带动与导向块固定的角度顶块往一个角度伸出,顶出产品,角度的控制需与产品的折边相配合,沿着产品折边的反向方向。模具的下模框与模脚,下垫板组成一个框架,框架内设有通过螺栓固定一起的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上顶针板与下顶针板一同穿在顶板导柱上。框架的作用是用来固定上下顶针板,使角度顶块能在斜方向运动,上下顶针板沿着顶板导柱作上下运动,导向块上行使角度顶块斜向伸出,顶出产品。为保证上下顶针板沿着顶板导柱顺利运动,所述的顶板导柱与上、下顶针板的连接部位上套有顶板导套。顶针导套还能防止上下顶针板在顶板导柱上运动时剧烈磨损。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块固定在上、下顶针板上,安装时导向槽需要保持倾斜。固定块与上下顶针板一体,一起沿着顶板导柱运动,导向槽是用来是导向导向块的运动,而且导向槽的倾斜度与角度顶块的倾斜度有很大的相互配合关系,导向槽的倾斜角度大即偏离水平角度大,角度顶块的伸出量就小,角度顶块的水平位移就大,产品的脱模的速度就缓,但是水平退出的速度就快,如果角度顶块的倾斜角度大,即偏离竖直角度大,角度顶块的伸出量就大,产品-->的竖直方向的位移就大。所述的下模框内设有倾斜的通道,通道的两端设有耐磨块。通道的形状与角度顶块的截面形状相配,通道使角度顶块在升降过程中比较顺利,起导向作用,为防止角度顶块的频繁运动使通道磨损,在通道的两端设有耐磨块。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块是与固定块内的导向槽相吻合的,导向块可在导向槽内滑动。固定块的运动方向是竖直上下,由于角度顶块的倾斜,导向块的运动与固定块的运动方向不同,设置导向槽后限定了导向块的运动,使导向块与角度顶块的运动相配合。为防止角度顶块在升降过程中脱出导向块使运动偏离设定值,所述的固定块的两侧设有固定条,固定块上设有角度顶块滑动的滑道,滑道的两侧之间的距离小于导向槽的两侧的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倾斜布置的角度顶块的升降运动,使产品沿着两个方向的合成方向脱出模具,实现自动化,而且对于带折边或者弯边的复杂产品通过调整角度顶块的不同的角度实现脱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固定块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2所示的固定块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工作中间图。图中:1、下模框,2、耐磨块,3、角度顶块,4、顶板导柱,5、顶板导套,6、模脚,7、下垫板,8、上顶针板,9、下顶针板,10、固定块,11、导向块,12、导向槽,13、固定条,14、长条孔,15、滑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模具的角度顶块,倾斜放置在模具的下模框1内,下模框与两个模脚6及下垫板7组成一个框架,框架内部下垫板与下模框之间设有顶板导柱4,顶板导柱上套着上顶针板8与下顶针板9,并在连接部位套有顶板导套5,下模框上设有通道,通道的两端固定耐磨块2,两点确定一条线,角度顶块3在通道内滑动,上下顶板用螺栓做成一个整体,并在上面固定了一个固定块10,固定块的两边设有固定条13,固定块的中间部位设有倾斜的导向槽12,导向槽的底部设有长条孔14,导向槽的上边为滑道15,滑道的宽度与角度顶块的尺寸合理间隙相配,滑道两侧之间的距离小于导向槽两侧之间的距离,角度顶块的下端固定有导向块11,导向块安置在导向槽内,可沿着导向槽滑动(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上下顶块在外力的驱动下顺着顶板导柱4向上运动,导向块沿着导向槽运动,推动角度顶块伸出下模框,从而实现产品脱模(参见附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的角度顶块,其特征是:模具的下模框(1)内设有一倾斜的角度顶块(3),角度顶块的下端固定有导向块(11),导向块嵌入在固定块(10)的导向槽(1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角度顶块,其特征是:模具的下模框(1)内设有一倾斜的角度顶块(3),角度顶块的下端固定有导向块(11),导向块嵌入在固定块(10)的导向槽(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角度顶块,其特征是:模具的下模框与模脚(6)、下垫板(7)组成一个框架,框架内设有通过螺栓固定一起的上顶针板(8)和下顶针板(9),上顶针板与下顶针板一同穿在顶针导柱(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的角度顶块,其特征是:所述的顶针导柱与上、下顶针板的连接部位上套有顶板导套(5)。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君,
申请(专利权)人:张和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