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流体辅助微孔注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41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临界流体辅助微孔注塑设备,包括注塑机、喷嘴组件、模具系统及超临界流体计量和输送装置;所述喷嘴组件为混炼型自锁式喷嘴组件,混炼型自锁式喷嘴组件与注塑机通过注气法兰相连接,所述注气法兰与超临界流体计量和输送装置相连接;所述混炼型自锁式喷嘴组件包括静态混合器、混炼头、自锁式喷嘴,静态混合器与注塑机相连接,自锁式喷嘴通过连接套与静态混合器相连接,在自锁式喷嘴的入口处设置有混炼头。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普通注塑机上实现超临界流体辅助微孔注塑,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适用范围广、易于实现、占地面积小、节省材料、生产成本低、提高制品的刚度/质量比、降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的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辅助微孔注塑设备。
技术介绍
微孔聚合物是指泡孔尺寸在1~100μm、泡孔密度在109~1015个/cm3的泡沫聚合物。微孔聚合物的泡孔极小且分布均匀,使聚合物中的微隙圆孔化,起到增韧增强的作用,所以微孔聚合物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有一些力学性能甚至优于不发泡的聚合物。相对于传统发泡剂,超临界流体(CO2、N2等)具有稳定性好、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等优点,然而如何使超临界流体稳定地注入高温高压的注塑机内,并在有限的时间和机筒长度内,使超临界流体均匀分散在聚合物熔体中形成聚合物/超临界流体均相体系,这些难题阻碍着超临界流体辅助微孔注塑的应用。另外,如何控制泡孔的形态,得到微孔结构的高性能泡沫材料,也是这一技术的难点。专利号为ZL 200320119112.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注塑发泡的设备,如图1所示;通过双阶注塑装置,分别完成塑化和注射过程,可以实现注塑发泡制品的加工,但由于该设备缺少超临界流体计量系统和必要的混炼元件,不能用于微孔聚合物的加工,也不能使用超临界流体作为发泡剂,只能使用化学发泡剂。所以该设备不能完成微孔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临界流体辅助微孔注塑设备,包括注塑机、喷嘴组件、模具系统及超临界流体计量和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组件为混炼型自锁式喷嘴组件,混炼型自锁式喷嘴组件与注塑机通过注气法兰相连接,所述注气法兰与超临界流体计量和输送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流体辅助微孔注塑设备,包括注塑机、喷嘴组件、模具系统及超临界流体计量和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组件为混炼型自锁式喷嘴组件,混炼型自锁式喷嘴组件与注塑机通过注气法兰相连接,所述注气法兰与超临界流体计量和输送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辅助微孔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型自锁式喷嘴组件包括静态混合器、混炼头、自锁式喷嘴,静态混合器与注塑机相连接,自锁式喷嘴通过连接套与静态混合器相连接,在自锁式喷嘴的入口处设置有混炼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辅助微孔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喷嘴包括连接头、后顶杆、鱼雷体、前顶杆、喷嘴盖、弹簧,所述连接头设置于自锁式喷嘴与静态混合器相连接的一端,鱼雷体设置于连接头与喷嘴盖之间,在鱼雷体的中轴设置有通孔,前顶杆、弹簧及后顶杆设置于通孔内,前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雄王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