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桂森专利>正文

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89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中部平面机架(5)上顺次安装进料机构(9)、预热装置(91)、拉伸机构(92)、合模机构(93)和卸料机构(7),机架(5)上还具有管坯输送装置(1),该管坯输送装置(1)包括环型传动链条(11),链条(11)上安装有坯具(8),链条(11)与多个链轮啮合,其中的一个链轮(12)与转轴(13)连接,其特征在于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还设有管坯上料装置,为管坯输送装置(1)输送管坯,该管坯上料装置包括与链轮(12)共轴安装在链轮(12)下方的一管坯分挡板(2)和在管坯分挡板(2)下方的一顶坯板(42);沿管坯分挡板(2)圆周方向等角度地设有可径向伸缩的拨头(21),还设有与拨头(21)垂直对应的升降杆(4),升降杆(4)可垂直滑动地安装在顶坯板(42)上;升降杆(4)下方另设有第二凸轮板(41);与管坯分挡板(2)相配合设一管坯滑道(3),管坯滑道(3)具有倾斜的进口段(31)和一弧形滑行段(32),在进口段(31)与滑行段(32)的衔接处(35)旁设一管坯止动片(33);当拨头(21)、滑行段(32)、升降杆(4)和第二凸轮板(41),与坯具(8)的中心垂直对正时,进行管坯与坯具(8)插合操作。(*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所属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具体地说是将管坯制成中空容器的塑料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塑料加工机械中,广泛采用的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因为它的速度快、效率高,要求管坯由进料机构输送到坯具的工序,也相应采用自动上料装置。某些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要求管坯管口向上卡入输送链条上的坯具,由于上料装置中管坯紧贴着管坯,而输送链条上的坯具中的管坯之间需有一定的距离,管坯与坯具需变距插合,如果卡入位置不对或产生偏差就会造成废品。中国专利ZL 0076670.9“塑料管坯加热拉吹变距取送机构”介绍了一种由加热器加热后将管坯输送到拉吹机模具中的技术方案,它也可以用于管坯自动进料机构工序,它由一变距机构带动夹座,夹座头部安装卡钳,卡钳与管坯相配合。在各夹座之间安装变距定位杆,在最后或最前一只夹座上连接往复动力装置,卡钳是2组或3组或3组以上,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变距输送的问题,但该装置需作左右、上下、前后运动,机构较复杂,占地面积较大,且在卡钳为2组或3组或3组以上时,由于动力装置的动力不稳定性或机械产生的误差,致使管坯不能全数准确地卡入坯具。此外,当前全自动中空容器生产线上各单元机构都是按操作顺序固定在机架上,有的生产线是将拉伸机构和合模机构机架单独配置,以抓取机构与预热装置进行工序衔接,这种配置机构复杂,因而易产生故障的点多,占地面积大,而且技术和经济上也不尽合理。所以现在都采用在一条生产线的机架平面上安排各工序,其中拉伸机构和合-->模机构放在预热装置和卸料机构之间,为有效利用空间及美化整体外形,将合模机构放置在机架构成的平面以内,并于机架上、下相应的支架和框架上安装封盖、侧开门等构成支撑体或本体或箱体,以便防灰、检修和保温,平面机架的总体外形可为方形或圆形或三角形。因此,该结构的拉伸机构和合模机构由于周围机架及各机构的妨碍,拆装、检修、换模具非常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与管坯输送装置同步运行的,管坯能准确、可靠的插入坯具的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本技术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该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中部平面机架上顺次安装进料机构、预热装置、拉伸机构、合模机构和卸料机构。机架上还具有管坯输送装置,该管坯输送装置包括环型传动链条,链条上安装有坯具,链条与多个链轮啮合,其中的一个链轮与转轴连接。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还设有管坯上料装置,为管坯输送装置输送管坯,该管坯上料装置包括与链轮共轴安装在链轮下方的一管坯分挡板和在管坯分挡板下方的一顶坯板。沿管坯分挡板圆周方向等角度地设有可径向伸缩的拨头,还设有与拨头垂直对应的升降杆,升降杆可垂直滑动地安装在顶坯板上。升降杆下方另设有第二凸轮板。与管坯分挡板相配合设一管坯滑道,管坯滑道具有倾斜的进口段和一弧形滑行段,在进口段与滑行段的衔接处旁设一管坯止动片。当拨头、滑行段、升降杆和第二凸轮板,与坯具的中心垂直对正时,进行管坯与坯具插合操作。本技术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方案,上述沿管坯分挡板圆周方向等角度地设有可径向伸缩的拨头外端为为拨叉,拨叉具有与管坯口相配合的弧形结构,拨叉形成的空槽与管坯滑道的滑行段相配合。拨头上安装一轴轮,机架上固定一第一凸轮板,轴轮与第一凸轮板滚动配合,从而可驱动拨头在分挡板的径向所设滑槽内伸缩。滑槽近中心段为一空腔,内装一弹簧,弹簧两端顶靠在拨头内端面和滑槽空腔内端面。-->所述管坯滑道的进口段与滑行段的衔接处形成一弯角,滑行段呈圆弧状,与拨头运动轨迹一致,所述止动片为簧片。所述升降杆下端与顶坯板之间套有压簧。升降杆上端面制有与管坯底相配合的凹坑。所述升降杆下端装有一滑轮,第二凸轮板上表面为曲面,滑轮沿该曲面滚动,第二凸轮板41侧面呈圆弧状,与拨头运动轨迹一致。所述坯具下部为插坯头,插坯头为中空结构,其外壁具有圆周凹槽,凹槽内置断口的圆柱形簧圈,簧圈外径略大于管坯内径。在外壁的外面还设有外套,其高度小于插坯头,外套与外壁间形成狭口,狭口宽度与管坯口厚度相配合,狭口上部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卸料机构为固定在机架上,并位于输送装置两侧的二块翘板,可分别插在中空容器瓶口的两侧,翘板的上翘面面向输送装置上的中空容器,上翘面高于中空容器的挡圈,下翘面低于中空容器口的挡圈,二翘板间距略小于中空容器的挡圈直径,宽于中空容器螺纹口外径。管坯滑道下方设一与管坯滑道的滑行段具有相同长度和曲率的管坯限位板,限位板与管坯外侧壁相配合,维持管坯底部对正凹坑。在所述该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中部机架的平面机架下部具有一支撑部分和位于该支撑部分上面的一本体部分,自支撑部分和本体部分一侧向外延伸出一第一延伸部分,用以安装合模机构。邻接该第一延伸部分同侧的支撑部分具有向内凹进部分,形成一容纳模具操作的空间。在所述凹进部分的支撑部分下部,在第一延伸部分同侧,向外延伸出第二延伸部分。在所述凹进部分的支撑部分下部,在第一延伸部分同侧,设有一活动车。拉伸机构为封口气缸和充气气缸相互组合的连动气缸,充气气缸的充气活塞杆穿过封口气缸的封口活塞杆中心,充气活塞杆与封口气缸、封口活塞杆间装置有密封环。多工位拉伸机构的每个连动气缸的充气活塞上端,都向上延伸有联动杆,各联动杆与一横梁固定,联动-->杆穿过充气气缸顶面处安装封闭环。在本体部分内安装有提供输送机构动力的电力装置、动力装置及其连动装置,还配置有与电力、动力及其连动装置配套的导线和管线。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的管坯自动上料装置采用了与管坯输送装置同步运转的,具有拨头的分挡板以及顶坯板,并与管坯滑道、升降杆和第二凸轮板配合,在管坯插合坯具时,上下垂直对应,使原料管坯可以按工艺要求准确地插入到输送装置上的坯具插坯头上,解决了进料机构中管坯间距离小,坯具上相邻管坯距离大的管坯落料传输问题。本设计不用外加动力,结构简单,运转可靠,减小了废品率。坯具插坯头壁上的簧圈、外套,以及密封垫结构,保证了管坯插合顺利和拉伸工序对密封的要求,简便易行。该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还能够适应在一个吹制周期内吹制多个产品的多工位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的管坯进料和输送的要求。本技术本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在机架构成的支撑部分和本体部分侧向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分和同侧自支撑部分下方向内的凹进部分,使合模机构的各结构部件最大限度地接近操作人员,可操作空间增大,检修、调整工艺或调换模具非常方便。所采用的第二延伸部分或活动车结构,使本技术方案更加完善。因而,本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相比现有同类型机械可节省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全自动中空塑料成型机主要工序配置俯视概图;图2本技术的管坯自动上料装置总体结构的正视图;图3为分挡板主视图,其中点划线所示为管坯滑道、第一凸轮板的位置示意图;;图4为分挡板侧剖视图,其中点划线所示为管坯滑道、拨叉相应位置和第一凸轮板的位置示意图;图5是管坯滑道部件图,其中点划线为管坯在进口段和滑行段处-->的示意;图6导板图示;图7是顶坯板部件图;图8是第二凸轮板部件俯视图;图9是第二凸轮板部件正视图;图10是插坯头结构图;图11为卸料机构示意图;图12是机架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中部平面机架(5)上顺次安装进料机构(9)、预热装置(91)、拉伸机构(92)、合模机构(93)和卸料机构(7),机架(5)上还具有管坯输送装置(1),该管坯输送装置(1)包括环型传动链条(11),链条(11)上安装有坯具(8),链条(11)与多个链轮啮合,其中的一个链轮(12)与转轴(13)连接,其特征在于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还设有管坯上料装置,为管坯输送装置(1)输送管坯,该管坯上料装置包括与链轮(12)共轴安装在链轮(12)下方的一管坯分挡板(2)和在管坯分挡板(2)下方的一顶坯板(42);沿管坯分挡板(2)圆周方向等角度地设有可径向伸缩的拨头(21),还设有与拨头(21)垂直对应的升降杆(4),升降杆(4)可垂直滑动地安装在顶坯板(42)上;升降杆(4)下方另设有第二凸轮板(41);与管坯分挡板(2)相配合设一管坯滑道(3),管坯滑道(3)具有倾斜的进口段(31)和一弧形滑行段(32),在进口段(31)与滑行段(32)的衔接处(35)旁设一管坯止动片(33);当拨头(21)、滑行段(32)、升降杆(4)和第二凸轮板(41),与坯具(8)的中心垂直对正时,进行管坯与坯具(8)插合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头(21)外端为为拨叉(24),拨叉(24)具有与管坯口相配合的弧形结构,拨叉(24)形成的空槽与管坯滑道(3)的滑行段(32)相配合;拨头(21)上安装一轴轮(25),机架上固定一第一凸轮板(22),轴轮(25)与第一凸轮板(22)滚动配合,从而可驱动拨头(21)在分挡板(2)的径向所设滑槽内伸缩,滑槽近中心段为一空腔,内装一弹簧(26),弹簧(26)两端顶靠在拨头(21)内端面和滑槽空腔内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坯滑道的进口段(31)与滑行段(32)的衔接处(35)形成一弯角,滑行段(32)呈圆弧状,与拨头(21)运动轨迹一致,所述止动片(33)为簧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4)下端与顶坯板(42)之间套有压簧(43);升降杆(4)上端面制有与管坯底相配合的凹坑(44)。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之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4)下端装有一滑轮(45),第二凸轮板(41)上表面为曲面(46),滑轮(45)沿该曲面(46)滚动,第二凸轮板(41)侧面呈圆弧状,与拨头(21)运动轨迹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具(8)下部为插坯头(83),插坯头(83)为中空结构,其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桂森
申请(专利权)人:蔡桂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