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大伟专利>正文

分体迂回式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9768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迂回式立交桥,包括十字立交桥A、一字立交桥B、过渡段和其他附属设施;其特征在于:(1)、采用高架桥与从下面穿过高架桥的下沉式通道立体交叉通行方式,在保证高架桥底面与下沉式通道之间的高度差满足车辆通行条件时,有效减少引桥的长度;(2)、立交桥采用分体式结构,根据不同路况采用不同的建桥方式,使其能够在少占或不占用路口周围的空间情况下,提供最大通行服务能力;(3)、交叉转弯时采用迂回通行方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体迂回式立交桥,无需设置红路灯,使各方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通过路口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迂回式立交桥,包括十字立交桥A、一字立交桥B、过渡段和其他附属设施;其特征在于:(1)、采用高架桥与从下面穿过高架桥的下沉式通道立体交叉通行方式,在保证高架桥底面与下沉式通道之间的高度差满足车辆通行条件时,有效减少引桥的长度;(2)、立交桥采用分体式结构,根据不同路况采用不同的建桥方式,使其能够在少占或不占用路口周围的空间情况下,提供最大通行服务能力;(3)、交叉转弯时采用迂回通行方式。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分体迂回式立交桥,无需设置红路灯,使各方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通过路口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专利说明】分体迂回式立交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交桥,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交叉路口和公路交叉路口的分体迂回式立交桥。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家车辆日益增多,在带来生活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特别是在上下班期间,交通拥堵问题尤其严重,造成时间的浪费,空气的污染,现已成为社会问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1)、城市道路无法满足发展需要,造成车流量过大;2)、道路路口设置不合理。因城市空间有限,无法大量拓宽或者增加城市中的道路,而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改变道路路口设置方式,提高道路路口的通行服务能力,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较好方法。现行道路路口设置方式主要有两种:安装红绿灯方式和架设立交桥方式;路口安装红绿灯方式,在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反而易造成交通拥堵问题,不适合设置在主干路上。路口架设立交桥方式就成为主要的方式;现有的立交桥有菱形互通式立交桥、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桥、环形立交桥、四层面立交桥等,这些形式的立交桥因其具有占地面积大、桥体闻、引桥长和建造成本闻等缺点,不适合在路口面积小的城市道路建设。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特别需要一种分体迂回式立交桥,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迂回式立交桥,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与现有的立交桥结构相比,分体迂回式立交桥具有占地面积小、桥体低、引桥短、结构简单、组建灵活、通行能力高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体迂回式立交桥,由十字立交桥A、一字立交桥B、过渡段和其他附属设施相互组合而成,形成互通、无交叉的立体交通网络,其特征在于: (1)、采用高架桥与从下面穿过高架桥的下沉式通道立体交叉通行方式,在保证高架桥底面与下沉式通道之间的高度差满足车辆通行条件时,有效减少引桥的长度; (2)、立交桥采用分体式结构,根据不同路况采用不同的建桥方式,使其能够在少占或不占用路口周围的空间情况下,提供最大通行服务能力; (3)、交叉转弯时采用迂回通行方式。所述的十字立交桥A,其特征在于横向采用高于地平面的高架桥,用于横向的直行,纵向采用低于地平面的下沉式通道,下沉式通道横着穿过高架桥,用于纵向的直行;高架桥位于横向道路的中间部分,下沉式通道位于纵向道路的中间部分,横向道路余下部分与纵向道路余下部分各自由匝道相连,用作车辆的右转车道;所述的高架桥包括上坡段、水平段、下坡段,下沉式通道包括下坡段、水平段、上坡段,其中高架桥的上坡段、下坡段和下沉式通道的下坡段、上坡段的坡度范围为3%?8%,高架桥水平段位于下沉式通道水平段的正上方,高架桥水平段的长度不小于下沉式通道的水平段横截面的长度,下沉式通道水平段的长度不小于高架桥横截面的长度;高架桥的宽度与下沉式通道的宽度,由各方向车流量和其所在的机动车道的总宽度综合决定,高架桥的宽度与高架桥两边匝道的宽度之和,不小于与高架桥同向的机动车道的总宽度,下沉式通道的宽度与下沉式通道两边匝道的宽度之和,不小于与下沉式通道同向的机动车道的总宽度;高架桥水平段的底部与周围地平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小于2米,高架桥水平段的底面与下沉式通道水平段之间高度差不小于4.5米;机动车道的外侧设置有非机动车道FD。所述的十字立交桥A,根据对部分路段是否增加行车道数,十字立交桥A可分为一般性立交桥Al (如图1、图2、图3所示)和拓宽性十字立交桥A2 (如图4、图5、图6所示),拓宽性十字立交桥A2可在占地较少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交叉道口的服务通行能力。所述的十字立交桥A,包括四个拐弯处的地道和位于高架桥两侧的人行天桥,主要用于各方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所述的一字立交桥B,其特征在于在道路中间部分架设高于地平面的高架桥,用于车辆的直行;在高架桥的始末两端处,分别设有下沉式U形通道Ul、U2,U形通道Ul、U2分别从下面横着穿过高架桥,用于完成双向车辆的180°转弯掉头;在两U形通道Ul、U2中间,设有桥下非机动车道FDl,该桥下非机动车道FDl与机动车道两侧的非机动车道FD相连接;所述的高架桥包括上坡段、水平段、下坡段,U形通道包括下坡段、水平段、上坡段,其中高架桥的上坡段、下坡段和U形通道的下坡段、上坡段的坡度范围为3%?8%,U形通道U1、U2的水平段位于高架桥水平段的正下方,高架桥水平段的长度不小于U形通道Ul水平段横截面长度、U形通道U2水平段横截面长度、桥下非机动车道FDl横截面长度三者之和;桥下非机动车道FDl宽度根据非机动车、行人的流动情况和附属设施等综合决定,高架桥的宽度与U形通道U1、U2的宽度,由各方向车流量和机动车道总宽度综合决定,高架桥的宽度与2倍U形通道的宽度之和,不小于与高架桥同向的机动车道的总宽度;高架桥水平段的底部与桥下非机动车道FDl之间的高度差不小于2米,高架桥水平段的底部与U形通道水平段之间的高度差不小于4.5米;机动车道的外侧设置有非机动车道FD。所述的一字立交桥B,根据对部分路段是否增加行车道数,一字立交桥B可分为一般性一字立交桥BI (如图7、图8、图9所示)和拓宽性一字立交桥B2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拓宽性一字立交桥B2可在占地较少的情况下,有效提高道路的服务通行水平。所述的过渡段,包括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外侧的非机动车道FD,如图13所示,主要用于十字立交桥A与一字立交桥B、一字立交桥B与丁字路口之间的连接,延长其间的距离,保证车辆在变道区的安全行驶。所述的其它附属设施,包括管线、照明、排水、安全护栏、道路的标记、道路的标线坐寸o所述的分体迂回式立交桥,在保证车辆畅行的条件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合,以满足不同路况的需要;其一般的组合方式为十字路口分体迂回式立交桥FYQ-S (N) (N可为2、3、4)、丁字路口分体迂回式立交桥FYQ-D (N) (N可为2、3)等。所述十字路口分体迂回式立交桥FYQ-S (N) (N可为2、3、4),包括I座十字立交桥A、N座一字立交桥B和若干过渡段,其组成形式为:十字立交桥A位于十字路口中心处,在距十字路口中心适当距离(适当距离表示相邻十字立交桥A与一字立交桥B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相邻变车道上的车辆以一定速度在变道区的安全行驶),在两条交叉道路上架设N座一字立交桥B。如FYQ-S2表示此十字路口分体迂回式立交桥主要由I座十字立交桥A、2座一字立交桥B和若干过渡段组成,十字立交桥A位于十字路口中心处,在十字立交桥A的下沉式通道同向的道路上放置2座一字立交桥B,且2座一字立交桥B处于十字立交桥A的高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迂回式立交桥,由十字立交桥A、一字立交桥B、过渡段和其他附属设施相互组合而成,形成互通、无交叉的立体交通网络,其特征在于:(1)、采用高架桥与从下面穿过高架桥的下沉式通道立体交叉通行方式,在保证高架桥底面与下沉式通道之间的高度差满足车辆通行条件时,有效减少引桥的长度;(2)、立交桥采用分体式结构,根据不同路况采用不同的建桥方式,使其能够在少占或不占用路口周围的空间情况下,提供最大通行服务能力;(3)、交叉转弯时采用迂回通行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大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