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庆惠专利>正文

沉浮式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833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沉浮式立交桥,所述立交桥适用于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对应甲、乙、丙、丁四个方向;所述立交桥包括地下人行通道、车道桥、高跨桥、圈形高跨桥和多个斜坡匝道,其中,地下人行通道位于十字路口交汇处地表的下方;车道桥置于地面,跨过地下人行通道;高跨桥浮于地面,跨过车道桥;圈形高跨桥浮于地面,跨过车道桥,并且环绕在高跨桥外,其具有四个端口,该四个端口分别对应甲、乙、丙、丁方向,并且每个端口均设置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多个斜坡匝道用于将高跨桥和圈形高跨桥与地面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交桥具有节约土地成本、节约红绿灯投资、降低建筑施工和车辆通行的风险、提高车辆和人行的通行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交桥,尤其涉及一种沉浮式立交桥
技术介绍
城市道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以停让时间换取空间的通行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停让致车辆启动和刹车损耗增大,多次停让造成社会劳动时间被截停,人民宝贵的生命时间被空耗在车里,被截流在街道上发动着的车辆的尾气污染严重,街道限速致车辆行驶缓慢造成堵塞严重,车辆占道致容车量不足。立交桥的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但是,高层结构的立交桥致施工风险和行车风险更高;占用道外土地的立交桥致成本更高,不利于城市道路十字路口通行方式改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为先进的立交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沉浮式立交桥,该立交桥占用土地面积小,无需红绿灯导行,有效缓解十字路口的交通堵塞,同时还提高了通行安全系数。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浮式立交桥,所述立交桥适用于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对应甲、乙、丙、丁四个方向;所述立交桥包括地下人行通道、车道桥、高跨桥、圈形高跨桥和多个斜坡匝道,其中,地下人行通道位于十字路口交汇处地表的下方;车道桥包括甲-丙走向的第一车道桥和丙-甲走向的第二车道桥,第一车道桥和第二车道桥相邻,并且均置于地面,跨过地下人行通道;高跨桥包括丁 -乙走向的第一高跨桥和乙-丁走向的第二高跨桥,第一高跨桥和第二高跨桥相邻,并且浮于地面,跨过车道桥;圈形高跨桥浮于地面,环绕在高跨桥外,其具有四个相连通的端口,此四个端口分别对应甲、乙、丙、丁方向,并且每个端口均设置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 ;多个斜坡匝道包括四个第一斜坡匝道和八个第二斜坡匝道,高跨桥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斜坡匝道连通地面,圈形高跨桥每个端口的出口和入口分别通过第二斜坡匝道连通地面。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沉浮式立交桥还包括甲-乙走向的第一右转车道、乙-丙走向的第二右转车道、丙-丁走向的第三右转车道、丁-甲走向的第四右转车道,该四个右转车道均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地下人行通道呈H型,其包括隧道和四个进出通道,隧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方向的进出通道,进出通道将隧道与地面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揭示了一种沉浮式立交桥,该立交桥包括地下人行通道、车道桥、高跨桥、圈形高跨桥以及多个斜坡匝道,其中地下人行通道建于地下并用于供行人通行,车道桥建于地面并用于供车辆直行,高跨桥浮于地面并用于供车辆直行,圈形高跨桥浮于地面用于供车辆转弯,多个斜坡匝道用于将高跨桥和圈形高跨桥与地面连通。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的立交桥不占道外土地,节约土地成本;无需拆迀,特别适用城市道路十字路口的通车方式改造,节约红绿灯投资;人行通道建于地下,防雨、防晒同时节约顶盖投资;该立交桥为低层结构,可降低建筑施工和车辆通行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沉浮式立交桥的立体图。图2是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沉浮式立交桥的俯视图。图3是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沉浮式立交桥的地下人行通道的立体图。图4是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沉浮式立交桥的部分剖视图。附图标记:1-隧道,2-进出通道,3-第一车道桥,4-第二车道桥,5-第一高跨桥,6-第二高跨桥,7-第一斜坡匝道,8-第二斜坡匝道,11-第一右转车道,12-第二右转车道,13-第三右转车道,14-第四右转车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沉浮式立交桥适用于十字路口,定义该十字路口对应于甲、乙、丙、丁四个方向,该沉浮式立交桥包括用于供行人通行的H形地下人行通道、用于供车辆直行的车道桥、用于供车辆直行的高跨桥、用于供车辆转弯或直行的圈形高跨桥、用于使高跨桥和圈形高跨桥连通地面的斜坡匝道、以及用于供车辆快速右转的地面右转车道,本专利技术的立交桥无需使用红绿灯进行交通导行,无需停让,提高了车辆通过十字路口的效率。H形地下人行通道位于十字路口交汇处地表的下方,其包括隧道1、四个进出通道2,隧道I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进出通道2,进出通道2与地面相连接,本实施例中,该四个进出通道2均为阶梯型通道。车道桥包括甲-丙走向的第一车道桥3和丙-甲走向的第二车道桥4,第一车道桥3和第二车道桥4相邻,并且均置于地面,跨过地下人行通道;高跨桥包括丁 -乙走向的第一高跨桥5和乙-丁走向的第二高跨桥6,第一高跨桥5和第二高跨桥6相邻,并且浮于地面,跨过第一车道桥3和第二车道桥4 ;圈形高跨桥浮于地面,环绕在高跨桥外,具体地,圈形高跨桥包括四个相连通的端口,该四个端口分别对应于甲、乙、丙、丁四个方向,并且每个端口均设置有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其中,对应于甲方向的端口设有A出口和B入口,对应于乙方向的端口设有C出口和D入口,对应于丙方向的端口为E出口和F入口,对应于丁方向的端口为G出口和H入口。在圈形高跨桥的四个端口处,并且是出口和入口之间分别设置有分路区,因此,圈形高跨桥上有直行的DG路和HC路,右转的BC路、DE路、DG路、FG路和HA路,左转的BA路、DC路、FE路、HG路、X路和Y路,HC路和BC路的车辆可经X路进入DG路或DE路,FG路和DG路的车辆可经Y路进入HC路或HA路。斜坡匝道包括四个第一斜坡匝道7和八个第二斜坡匝道8,第一高跨桥5和第二高跨桥6的两端均分别连接第一斜坡匝道7,第一斜坡匝道7将地面与第一高跨桥5和第二高跨桥6连通,圈形高跨桥每个端口的出口和入口分别连接第二斜坡匝道8,第二斜坡匝道8将地面与圈形高跨桥连通。地面右转车道包括甲-乙走向的第一右转车道11、乙-丙走向的第二右转车道1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浮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交桥适用于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对应甲、乙、丙、丁四个方向;所述立交桥包括地下人行通道、车道桥、高跨桥、圈形高跨桥和多个斜坡匝道,其中,地下人行通道位于十字路口交汇处地表的下方;车道桥包括甲‑丙走向的第一车道桥和丙‑甲走向的第二车道桥,第一车道桥和第二车道桥相邻,并且均置于地面,跨过地下人行通道;高跨桥包括丁‑乙走向的第一高跨桥和乙‑丁走向的第二高跨桥,第一高跨桥和第二高跨桥相邻,并且浮于地面,跨过车道桥;圈形高跨桥浮于地面,环绕在高跨桥外,其具有四个相连通的端口,此四个端口分别对应甲、乙、丙、丁方向,并且每个端口均设置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多个斜坡匝道包括四个第一斜坡匝道和八个第二斜坡匝道,高跨桥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斜坡匝道连通地面,圈形高跨桥每个端口的出口和入口分别通过第二斜坡匝道连通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惠
申请(专利权)人:徐庆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