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军专利>正文

用于公路立交桥的运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430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公路立交桥的运载机,包括减速机、设有多个均布承载仓的环状转轮,转轮下方设有底座,底座呈圆弧凹面;承载仓包括多个均布于转轮内外壁之间的圆形管孔,圆形管孔内设有承载平台,承载平台通过下端的圆弧面转动支撑在圆形管孔内壁面上;转轮的一侧外部设有止动环,止动环轴线相对于转轮轴线平行且具有设定距离和相位角,止动环与承载平台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轴线相对于对应的圆形管孔轴线的距离和相位角与止动环轴线相对于转轮轴线之间设定的距离和相位角相等;止动环与转轮分别通过齿轮传动由减速机驱动同向等转速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轮中部空间可得到充分利用,其实际占地面积小,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既可建造成停车库,也可用于新型公路立交运载行人或车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转载设备,特别是ー种公路立交桥的转载行人或车辆及驾乘人员的运载机。
技术介绍
公路立交桥是用于解决公路十字路ロ交通堵塞的ー种立体交通设施。现有的立交桥结构越来越庞大,其都设有长长的引桥,对于设有下穿通道的立交桥还需设置匝道或甬道。其结构复杂、建设投资大、占地面积宽、施工周期长。对于建造在城市中的立交桥而言,还需在路面上设置人行斑马线或者建造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等,还会涉及大面积的拆 迁和高额的拆迁赔偿,进ー步增大建设难度,因此,对由于用地极度紧张城市市区而言,现有立交桥的结构形式已越来越难以在市区中推广和应用。若通过采用转载机的方式取消现有立交桥的引桥、匝道或甬道、人行斑马线等,则将非常适用于城市交通改造,并可极大地減少立交桥的占地面积、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可大幅減少拆迁赔偿,以节省交通改造费用。现有技术中的转轮式停车库,将这种结构形式的停车库加以改进可用于其转载要求。但现有的转轮式简易停车库,其通常是通过设置ー模仿摩天轮结构的转轮,在转轮上设置多个吊篮式停车位。其结构简单,建造方便,成本低,能耗小。但该转轮需要构建一高耸支架,该支架用干支撑转轮的转轴,因此,其必须独立建造在某一区域,不利于场地的综合利用,且转轮中部的空间不能利用。另外,吊篮式停车位对吊索的要求高,必然带来制造成本高的不足,吊篮式车库始终处于悬挂状态,故还存在坠落安全隐患。为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建造高耸支架、无坠落安全隐患,且转轮中部空间可利用的可用于无需设置引桥的公路立交桥的运载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公路立交桥的运载机,包括连接有驱动电机的減速机、设有多个承载仓的转轮,其特征在干所述转轮呈环状结构,在转轮下方设有底座,底座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转轮且与所述转轮同轴线的圆弧凹面;所述承载仓包括均布在转轮内外壁之间且平行于转轮轴线设置的数个圆形管孔,圆形管孔内设有承载平台,承载平台下端呈与圆形管孔同轴线的圆弧面,承载平台通过下端的圆弧面转动支撑在圆形管孔内壁面上;所述转轮的ー侧外部设有止动环,止动环轴线与所述转轮轴线平行,止动环轴线相对于所述转轮轴线具有设定距离和相位角,止动环与承载平台之间转动连接有销轴,销轴轴线与对应的圆形管孔轴线平行,销轴轴线相对于对应的圆形管孔轴线的距离和相位角与止动环轴线相对于所述转轮轴线之间设定的距离和相位角相等;止动环与转轮分别通过齿轮传动方式由減速机驱动同向等转速转动。采用上述方案的本技术,由于转轮通过转动支撑在底座上端的圆弧凹面上,并由减速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转动,转轮在自身重力及承载物或人的重力作用下,保持其旋转轴线位置恒定不变,因此,转轮不需设置转轴,也不需建造用干支撑转轴的高耸支架;同时,转轮呈环状结构,承载仓设在转轮的内外壁之间,转轮内部形成有较大的剩余空间,如将该转轮下部设置于地平面以下,其转轮内部的空间可用于车行和人行,也可用作公园或广场的一部分,可有效减少其实际占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另外,构成承载仓的圆形管孔和承载平台的相向面为圆弧面,承载平台在随转轮公转的同时,承载平台可通过其下端的圆弧面以圆形管孔为中心自转,由于承载平台上转动连接有销轴,销轴还与止动环连接,止动环绕固定轴线转动,随着止动环的转动,销轴轴线位置绕止动环轴心随止动环作圆周移动,因此,该自转的角度受止动环转动 角度的限制。而止动环是按照与转轮相同旋转方向的等转速转动,止动环上任一固定点与转轮上任一固定点的相对位置始終保持不变,因此,承载平台在销轴和止动环的限制下,承载平台在随转轮公转到任意位置时,其相对于固定物体的姿态保持不变,即在将承载平台的承载面设置为水平时,承载平台的承载面始終保持水平,无论用其载人或载物都很安全,不存在发生倾斜的安全隐患。其结构简単,使用方便。再者,由于承载平台通过圆形管孔内壁、转轮被可靠地向上支撑,而非悬挂,故不存在坠落的隐患,安全性高。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机设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转轮上设有的第一齿圈啮合;第二输出轴上设有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止动环上设有的第二齿圈哨合。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旋转方向既可相同,也可不同,不同时,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中的一个米用内齿圈,另ー个米用外齿圈,相同时,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均米用内齿圈或外齿圈。其结构形式灵活,且可确保止动环与转轮按相同方向旋转。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圆弧凹面与转轮的相向外圆柱面之间设有数个用于支撑所述转轮的第一滚动体;所述圆形管孔内壁面与承载平台下端的相向圆弧面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承载平台的第二滚动体;所述底座与止动环之间设有用于使止动环按设定轴线旋转的导轨副。可确保转轮公转和承载平台转动灵活,性能可靠,且可使承载平台的姿态始终保持设定状态。进ー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轮和底座之间还设有第一保持架,第一保持架设有多个分别容纳ー个所述第一滚动体的保持孔,保持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滚动体数量相适应,相邻保持孔之间具有设定距离。以使转轮和第一滚动体受カ和磨损均匀,确保使用寿命长。进ー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滚动体为圆柱体或滚筒体结构。第一滚动体可以是球体、圆柱体或滚筒体结构,球体结构制造困难,但使用时,动カ消耗小,适用于轻载环境,圆柱体或滚筒体结构制造方便,加工成本低,且适用于重载条件。进ー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形管孔内壁面与承载平台下端的相向圆弧面之间还设有第二保持架,第二保持架设有多个分别容纳ー个所述第二滚动体的第二保持孔,第ニ保持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滚动体数量相适应,相邻第二保持孔之间具有设定距离。以使承载平台和第二滚动体受カ和磨损均匀,确保使用寿命长。进ー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滚动体为圆柱体或滚筒体结构。第二滚动体可以是球体、圆柱体或滚筒体结构,球体结构制造困难,但使用时,动カ消耗小,适用于轻载环境,圆柱体或滚筒体结构制造方便,加工成本低,且适用于重载条件。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机设有4 5级减速结构,以具有足够的减速比和合理的布局空间,确保转轮转动时具有较缓慢的理想速度和对转轮具有足够的驱动カ矩。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机设有蜗轮蜗杆副減速级。进ー步确保具有足够的减速比和合理的布局空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机还设有可由人力转动的轮盘,轮盘输出端连接有动カ输入切換装置,动カ输入切換装置的输入端还可选择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动カ输入切換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的动カ输入端连接。減速机的动カ可通过动カ输入切换装置选择与轮盘或者驱动电机连接,在停电时,本技术的简易停车库可选择采用人力操作驱动转轮实现停车、取车功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转轮中部空间可得到充分利用,其实际占地面积小,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既可用于建造成停车库,也可用于公路立交的行人、车 辆转载,其结构简单,停车安全方便,还不受停电影响。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I的A— 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I中的B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导轨副2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公路立交桥的运载机,包括连接有驱动电机(1)的减速机(2)、设有多个承载仓的转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3)呈环状结构,在转轮(3)下方设有底座(4),底座(4)的上端面设有由于支撑所述转轮(3)且与所述转轮(3)同轴线的圆弧凹面;所述承载仓包括均布在转轮(3)内外壁之间且平行于转轮(3)轴线设置的数个圆形管孔(6),圆形管孔(6)内设有承载平台(7),承载平台(7)下端呈与圆形管孔(6)同轴线的圆弧面,承载平台(7)通过下端的圆弧面转动支撑在圆形管孔(6)内壁面上;所述转轮(3)的一侧外部设有止动环(9),止动环(9)轴线与所述转轮(3)轴线平行,止动环(9)轴线相对于所述转轮(3)轴线具有设定距离和相位角,止动环(9)与承载平台(7)之间转动连接有销轴(8),销轴(8)轴线与对应的圆形管孔(6)轴线平行,销轴(8)轴线相对于对应的圆形管孔(6)轴线的距离和相位角与止动环(9)轴线相对于所述转轮(3)轴线之间设定的距离和相位角相等;止动环(9)与转轮(3)分别通过齿轮传动方式由减速机(2)驱动同向等转速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