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中专利>正文

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380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包括轴承座、皮带轮、主轴;其特征在于,其还设有调整筒及顶盖,所述轴承座内环筒的内顶缘设有一环阶,轴承座顶面锁设有一顶盖;所述调整筒内缘面形成上端较小、下端较大两个不同内径,两个不同内径间设有一斜接面,调整筒外缘面具有同心度调整间隙地套承在内环筒内,并由三支以上迫紧螺栓抵紧外顶缘而固定;所述主轴成外缘面与调整筒内缘面相契对应状的筒形轴体,其顶端开设有数个具有间隔的直槽,呈可调节高低位置地套设在调整筒内,并由三支以上迫紧螺栓抵紧外底缘而固定。(*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一、
本技术涉及眼镜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二、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转式隐形眼镜成型机,一般是利用一个顶推机构将隐形眼镜的成型母模,顶入并握持在旋模机构的筒形主轴内顶端,从而使滴载在成型母模的液态原料通过主轴的转动,产生离心作用而顺沿模面旋转成型后,再通过一个下推机构将成型母模退出主轴,以进行后续的反复作业。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旋模机构,其筒形主轴是直接套设在固定与轴承座2的内环筒,并在轴承座的内环筒底端接设一皮带轮3,通过驱动主轴1连动成型母模a动作。上述现有的旋模机构,存在的缺陷是,其主轴不具有调节校正同心度功能,故,当完成套合的主轴同心度稍有偏差时将导致成型母模连带产生偏心旋转现象,进而影响隐形眼镜的成型质量;当成型母模外径有略小变化时,因主轴顶端不具有张压调整功能,故导致成型母模握持稳定性不足。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其具有微幅调节校正主轴顶端张压及同心度的功能,使固定于主轴内顶端的成型母模得到适当的握持力,从而避免成型母模产生偏心回转现象,以有效提高隐形眼镜的成型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包括轴承座、皮带轮、主轴;其改进之处在于,其还设有调整筒及顶盖,所述轴承座内环筒的内顶缘设有一环阶,轴承座顶面锁设有一顶盖;所述调整筒内缘面形成上端较小、下端较大两个不同内径,两个不同内径间设有一斜接面,调整筒外缘面具有同心度调整间隙地套承在内环筒内,并由三支以上迫紧螺栓抵紧外顶缘而固定;所述主轴成外缘面与调整筒内缘面相契对应状的筒形轴体,其顶端开设有数个具有间隔的直槽,呈可调节高低位置地套设在调整筒内,并由三支以上迫-->紧螺栓抵紧外底缘而固定;筒形主轴通过调整筒斜接面的压制,使顶端直槽部随着轴体的适当上升位移而聚缩地弹性调整张压,筒形主轴通过调整筒与轴承座内环筒间的调整间隙,由等分设置的迫紧螺栓进行调整校正同心度位移的作业。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其中筒形主轴外缘面与调整筒内缘面设有可相对应螺合的螺纹,以弹性调节筒形主轴的上下位移动作。前述的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其中用于驱动筒形主轴的皮带轮,可为传动件。前述的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其中用于驱动筒形主轴的皮带轮直接由马达驱动。前述的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其中传动件为齿轮、摩擦轮。四、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旋模机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旋模机构调整校正主轴顶端张压状态侧视示意图。图3A是图3所示调整筒与筒形主轴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旋模机构调整校正主轴同心度状态侧视示意图。图4A是图4所示调整筒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旋模机构调整校正主轴同心度状态局部俯视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现有技术部分:a成型母模、1主轴、2轴承座、3皮带轮;本技术部分:10轴承座、11内环筒、12环阶、20皮带轮、30调整筒、31环凸部、32斜接面、33螺纹、34迫紧螺栓、40筒形主轴、41螺纹、42直槽、43迫紧螺栓、50顶盖、b调整间隙。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包括一设置在机体台面上的轴承座10、一固定在轴承座内环筒外底缘的皮带轮20、一套设在轴承座内环筒的调整筒30、一套设在调整筒的筒形主轴40以及一锁设在轴承座顶面的顶盖50;其中,所述轴承座10内环筒11的内顶缘凹设有一环阶12;所述调整筒30外径略小于轴承座内环筒的内径,外顶缘设有一环凸部31,且内缘面形成上端较小、下端较大两个不同内径,两个不同内径-->间设有一斜接面32,较大内径的内缘面设有螺纹33,并由三支以上穿连在轴承座内环筒壁面的迫紧螺栓34抵紧外顶缘而固定;所述主轴40为外缘面与调整筒30内缘面相契对应状的筒形轴体,其外缘面设有可旋入调整筒30的螺纹41,且轴顶端开设有数个具有间隔的直槽42,呈可调节高低位置地套设在调整筒30内,并由三支以上穿经内环筒壁面的迫紧螺栓43抵紧外底缘而固定。参阅图2、图3、图3A所示,当筒形主轴40内顶缘的内径不足以对定位的成型母模a产生适当的迫紧握力时,仅须放松筒形主轴外底缘的三支迫紧螺栓43,再适当地螺旋调升筒形主轴40,通过调整筒斜接面32的压制,使筒形主轴40顶端直槽42部产生内聚作用地微幅调小该处内径,使定位后的成型母模a不致产生松动、脱落现象,再旋紧外底缘三支迫紧螺栓43而固定筒形主轴的高度,即完成其调整校正主轴顶端张压作业。参阅图2、图4、图4A、图5所示,当通过测量计算得知筒形主轴40的同心度有偏差现象时,先放松筒形主轴外底缘三支迫紧螺栓34的进、退调整,使筒形主轴40在预设的调整间隙b之间,水平移动的校准在同心位置后,再旋紧筒形主轴外底缘三支迫紧螺栓43予以固定,即完成其调整校正主轴同心度的作业。本技术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的优点是:1、筒形主轴通过调整筒斜接面的压制,使顶端直槽部能随着轴体的上升移动而聚缩,从而使筒形主轴顶端能够弹性调节适当的成型母模的握持张压。2、筒形主轴外缘面与调整筒内缘面设有可对应螺合的螺纹,以弹性调节筒形主轴的上下位移动作。3、筒形主轴通过调整筒与轴承座内环筒间的调整间隙,由等分设置的迫紧螺栓进行同心度调整校正位移作业。4、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达到成型母模不松脱,主轴同心度不偏差的实用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模机构的主轴调节校正装置,包括轴承座、皮带轮、主轴;其特征在于,其还设有调整筒及顶盖,所述轴承座内环筒的内顶缘设有一环阶,轴承座顶面锁设有一顶盖;所述调整筒内缘面形成上端较小、下端较大两个不同内径,两个不同内径间设有一斜接面,调整筒外缘面具有同心度调整间隙地套承在内环筒内,并由三支以上迫紧螺栓抵紧外顶缘而固定;所述主轴成外缘面与调整筒内缘面相契对应状的筒形轴体,其顶端开设有数个具有间隔的直槽,呈可调节高低位置地套设在调整筒内,并由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中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