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桂森专利>正文

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212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包括一机架(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公转链(2)、自转链(3)和加热装置,所述的公转链(2)包括一公转链条(21),所述公转链条(21)由一电机通过两个传动轮(22、23)带动旋转,所述公转链条(21)外侧设有多个支承座(24),所述支承座(24)上设有同轴安装的转动轴(25)和自转链轮(26),所述的自转链(3)包括驱动轮(31)、被驱动轮(32)和自转链条(33),所述自转链条(33)与设于所述支承座上的自转链轮(26)相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31)与所述公转链(2)的任一传动轮(22)同轴,并由同一电机驱动,且所述驱动轮(31)位于所述与其同轴的传动轮(22)的下部,所述驱动轮(31)直接与一自转传动轮(34、35)啮合,所述自转传动轮(34、35)与所述被驱动轮(32)中的任意一个同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塑料管坯加热装置,其管坯自转结构一般是:管坯支承座的转动轴安装齿轮,在机架的侧壁安装齿条,依靠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管坯支承座的转动轴和管托产生转动,从而使管坯自转,这种结构的缺点一是管坯的自转依赖于管坯支承座的公转,二是管坯的自转速度比较慢。为此,现有技术已经做了一系列的改进,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99216210.6公开的塑料管加热器,其包括一机架,机架上安装有一公转链和一自转链,公转链包括一公转链条,公转链条由一电机通过两个传动轮带动旋转,公转链条外侧设有多个支承座,支承座上设有同轴安装的转动轴和自转链轮;而自转链包括驱动轮、被驱动轮和自转链条,自转链由另一电机通过驱动轮驱动被驱动轮,使自转链条和自转链轮相啮合,从而形成自转。这种结构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管坯支承座的公转和管坯的自转,克服了管坯自转时对管坯支承座的公转的依赖性和管坯的自转速度比较慢等缺点,但电机成本较高,增加一个电机以及随之带来的电机的维修与维护,相对现有技术来说,不够经济、提高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塑料管坯加热装置,其不仅在管坯的自转依赖管坯支承座的公转的基础上,增加了管坯的自转速度,而且经济合理、加工成本低。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公转链、自转链和加热装置,所述的公转链包括一公转链条,所述公转链条由一电机通过两个传动轮带动旋转,所述公转链条外-->侧设有多个支承座,所述支承座上设有同轴安装的转动轴和自转链轮,所述的自转链包括驱动轮、被驱动轮和自转链条,所述自转链条与设于所述支承座上的自转链轮相啮合,所述的驱动轮与所述公转链的任一传动轮同轴,并由同一电机驱动,且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与其同轴的传动轮的下部,所述驱动轮直接与一自转传动轮啮合,所述自转传动轮与所述被驱动轮中的任意一个同轴。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的自转链条由两对排列成矩形的被驱动轮带动旋转,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自转传动轮驱动其中的任意一个被驱动轮。所述自转链条由一对被驱动轮带动旋转,且所述的一对被驱动轮的轴心与所述公转链的两个传动轮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位置,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自转传动轮驱动其中的任意一个被驱动轮。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中央的红外加热管、设于机架两侧的侧反射板和位于所述红外加热管上端的上反射板。所述的机架上设有换气槽,所述机架的上端还安装有换气扇。所述支承座的两侧安装有导轨,其内设有供所述支承座的悬头滑动的导槽。所述的导轨上方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自转链条相啮合。所述支承座上的转动轴顶部设有管托,所述管托为活动管托。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技术将自转链中的驱动轮设计成与公转链的任一传动轮同轴,使得管坯的自转和管坯支承座的公转可以共用一个电机分别控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两个电机而带来的维修与维护困难、电机成本高等缺陷,因而,本塑料管坯加热装置经济合理,加工成本低;其次,由于自转链和公转链使用同一个电机控制,使得本技术一是管坯支承座在公转的同时,管坯也自转,二是自转链和公转链-->同时施力于自转齿轮,且运动方向相反,因而,管坯的自转在依赖管坯支承座的公转的基础上,可以大大增加管坯的自转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俯视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俯视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的端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和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一机架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公转链2、自转链3和加热装置,所述的公转链2包括一公转链条21,所述公转链条21由一电机通过两个传动轮22、23带动旋转,所述公转链条21外侧设有多个支承座24,所述支承座24上设有同轴安装的转动轴25和自转链轮26,所述的自转链3包括驱动轮31、被驱动轮32和自转链条33,所述驱动轮31驱动被驱动轮32,并带动所述自转链条33与设于所述支承座上的自转链轮26相啮合,所述的驱动轮31与所述公转链2的任一传动轮22同轴,并由同一电机驱动,且所述驱动轮31位于所述与其同轴的传动轮22的下部,所述驱动轮31直接与一自转传动轮34、35啮合,所述自转传动轮34、35与所述被驱动轮32中的任意一个同轴。首先,本技术将自转链3中的驱动轮31设计成与公转链2的任一传动轮同轴,使得管坯的自转和管坯支承座的公转可以共用一个电机分别控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两个电机而带来的维修与维护困难、电机成本高等缺陷,因而,本塑料管坯加热装置经济合理,加工成本低。其次,由于管坯的自转由电机驱动驱动轮31后,直接与一自转传动轮34或35啮合,带动与自转传动轮同轴的被驱动轮32,从而使自转链条33带动自转链轮26旋转,形成管坯的自转,另外,管坯自转的同时,管坯支承座也公转,且运动方向相反,因而,管坯的自转在依赖管坯支承座的公转的基础上,可以大大增加管坯的自转速度。-->参见图1和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自转链条33由两对排列成矩形的被驱动轮32带动旋转,所述驱动轮31通过所述自转传动轮34驱动其中的任意一个被驱动轮32。参见图2和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自转链条33由一对被驱动轮32带动旋转,且所述的一对被驱动轮32的轴心与所述公转链2的两个传动轮22、23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位置,所述驱动轮31通过所述自转传动轮35驱动其中的任意一个被驱动轮32。参见图1、图2和图3,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两种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中央的红外加热管41、设于机架两侧的侧反射板42、43和位于所述红外加热管41上端的上反射板44。所述的机架上设有换气槽46,所述机架1的上端还安装有换气扇47。红外加热管、侧反射板、上反射板、换气槽以及换气扇的存在,使得本塑料管坯加热装置内部受热和红外线辐射均匀,温度稳定。所述支承座24的两侧安装有导轨27,其内设有供所述支承座24的悬头滑动的导槽28;导槽与悬头的配合,使得支承座24运行平稳。所述的导轨27上方设有导向轮29,所述导向轮29与所述自转链条33相啮合;导向轮29的增设,可使自转链轮26与自转链条33有效配合。所述支承座上的转动轴25顶部设有管托251,所述管托251为活动管托;将管托设计成活动管托,可以随取随放,保持常温,避免影响塑料管口。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包括一机架(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公转链(2)、自转链(3)和加热装置,所述的公转链(2)包括一公转链条(21),所述公转链条(21)由一电机通过两个传动轮(22、23)带动旋转,所述公转链条(21)外侧设有多个支承座(24),所述支承座(24)上设有同轴安装的转动轴(25)和自转链轮(26),所述的自转链(3)包括驱动轮(31)、被驱动轮(32)和自转链条(33),所述自转链条(33)与设于所述支承座上的自转链轮(26)相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31)与所述公转链(2)的任一传动轮(22)同轴,并由同一电机驱动,且所述驱动轮(31)位于所述与其同轴的传动轮(22)的下部,所述驱动轮(31)直接与一自转传动轮(34、35)啮合,所述自转传动轮(34、35)与所述被驱动轮(32)中的任意一个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转链条(33)由两对排列成矩形的被驱动轮(32)带动旋转,所述驱动轮(31)通过所述自转传动轮(34)驱动其中的任意一个被驱动轮(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管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链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桂森
申请(专利权)人:蔡桂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