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缩短成型工序的注塑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143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缩短成型工序的注塑成型机,主要用于电源线的加工制造,其包括有一出料机、一储料槽、一压出式进料装置、一输送装置以及至少一机械手臂,其中所述出料机、储料槽及压出式进料装置以串联方式顺序连接排列设置,所述输送装置为一具有封闭回路的输送台,能够循环地载送模具运转,所述机械手臂和出料机设置在输送装置回转路径上端,同时在出料机前级连接有储料槽及压出式进料装置以加快塑料热熔时间,进而加快出料机射出速度,通过以上装置,让射出成型中的每一工序,在输送装置的输送过程中,能够分开个别进行,减少等待时间以缩短工时,并且配合输送带输送和机械手臂的取件及置件,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整体效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注塑成型机,特别是一种可缩短成型工序的注塑成型机。其中具有一封闭回路的输送装置,使得在射出成型中的每一工序,都能够通过该输送设置个别进行,进而减少射出成型的模具在冷却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同时让射出作业所需的塑料,可预先经由喂料机预熔后,再提供给出料机射出使用,加快出料机射出速度。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源线结构,是在一插头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电源接脚及电源线,其中所述的电源接脚与电源线轴接于插头本体内部,所述的插头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它是通过塑料射出成型方式,将电源接脚与电源线轴接处,完整地包覆于本体中构成一体,避免轴接处松动或脱落,进而利用绝缘性好的插头本体作为握持部。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传统的电源线加工作业示意图,电源线与电源接脚预先通过铆端加工连接成半成品10,吊挂于工作车20上运送,并利用人工将半成品10置入模具30中定位。所述的模具30为多模穴301设计,可同时容置多件半成品10,再经由塑料射出成型机40将熔胶灌注于模具30中,待熔胶冷却成型后予以开模,并通过人工取出成品挂回工作车20上统一运送。上述的作业方式,可将多件半成品同时进行射出成型,表面看似乎很符合经济效益,但实际上正好相反,其最主要原因在于:1.射出成型全工序包含关模、射出、冷却、开模、顶出,必须在所述的周期内全程完成,然而射出前的塑料热熔,以及射出后模具冷却过程耗费了大半时间,在此段作业时间内又无法继续下一工序,相当不符合经济效率。2.射出装置所使用的塑料,必须通过燠热、胶化、保温及回料处理,才能让射出管保持在随时可射出状态,且每次射料作业后,射出管中的螺杆必须回转加料,无形中增加等待时间。3.利用人力从事置件、取件作业,不仅容易产生倦怠感且效率不佳,同时又-->增加人力成本,无助于提升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短成型工序的注塑成型机,通过所述的机构中具有封闭回路的输送装置,让射出成型工序中的关模、射出、冷却、开模、顶出等工序,在输送装置的输送过程中,能够分开个别进行,减少射出成型的模具在冷却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并让工时缩短。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短成型工序的注塑成型机,通过喂料机的设置,将塑料定量补足于另一出料机中,让出料机的射料管省去回料等待时间,加快出料机射出速度。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短成型工序的注塑成型机,搭配有机械手臂及输送带,以作为置件、取件及物料之输送作业之用,利用自动化机具来替代人力,可借此增进作业效率并减少人力资源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机构主要包括有一出料机、一储料槽、一压出式进料装置、一输送装置以及至少一机械手臂;其中,所述出料机、储料槽及压出式进料装置以串联方式顺序连接排列,设置在输送装置回转路径上端,所述的压出式进料装置一端与储料槽一端连接,储料槽另一端与出料机连接;所述的输送装置,为一具有封闭回路的、能够在马达驱动下从作业起始端到作业终端循环地载送模具运转的输送台;机械手臂,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作业起始端及作业终端,作为取放工件之用。所述的出料机为一射出成型机,且具有一出料槽,并在储料槽与出料槽之间设有一阻逆阀;所述的压出式进料装置为压出成型机。所述的模具为提供给单一工件使用的单穴式模具。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减少射出成型的模具在冷却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并让工时缩短;加快出料机射出速度;增进作业效率并减少人力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状态外观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和作业流程示意图;图4为传统的电源线加工作业装置示意图;-->图5为传统的电源线加工作业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半成品;20-工作车;30-模具;40-射出成型机;1-出料机;11-出料槽;12-射出螺杆;2-储料槽;21-螺杆;3-压出式进料装置;4-输送装置;41-作业起始端;42-作业终端;5、5’-机械手臂;6-阻逆阀;7、7’-模具;8-原料;9-自动铆端机。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如图1本技术的可缩短成型工序的注塑成型机,主要用于电源线的加工制造,其包括有一出料机1、一储料槽2、一压出式进料装置3、一输送装置4以及至少一机械手臂5,其中,所述出料机1、储料槽2及压出式进料装置3以串联方式顺序连接排列,所述的压出式进料装置一端与储料槽一端连接,储料槽另一端与出料机连接,且在储料槽2与出料槽11之间设有一阻逆阀6(anti-reverse valve),用以隔绝及防止两端物料回流。所述出料机1为一射出成型机,且具有一出料槽11储放塑料,通过射出螺杆12的移动而将槽内塑料射出,在射出流程完成之后,所述的射出螺杆12后退使得出料槽11内压力变小,连接于出料槽11后级的储料槽2可立即通过螺杆21的移动,将塑料注入出料槽11当中予以补充,另外所述的压出式进料装置3能够以大约180℃的高温预先将塑料热融,当储料槽2内塑料慢慢减少,导致槽内压力减小至一适当值时,连结于储料槽2后级的压出式进料装置3便可利用压力的改变,将塑料注入到储料槽2当中保温,由此出料机1可直接利用储料槽2提供的已热熔完成的塑料进行射出工序,节省等待射出螺杆12热熔所花费的时间,使得出料机1可以连续快速出料。请继续参阅图2、图3,上述输送装置4为一具有封闭回路的输送台,可分别呈矩形状(如图3)或环状(如图2)设置,并在马达驱动下,从作业起始端41至作业终端42循环地运转并且载送模具7,并在其运转回路的路径上端,每移转一段距离设一工作站,用以执行一项射出成型工序,其中所述的模具7为单穴式模具,提供予单一工件使用;而机械手臂5设置于输送装置4的作业起始端41,用以替代人力执行半成品的取料和上料动作,以及使用另一机械手臂5’(如图3)设置于作业终端42作为成品下料之用,而通过机械手臂5、5’的设置,可减少人力资源的耗费。-->明确上述组件结构之后,在此进一步明确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法和较佳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2、图3,以电源线加工工序为例,它是利用自动裁减机先将原料8裁剪至所需长度,经过自动铆端机9进行脱外被、脱内心及铆端过程之后,再将已铆好端子的半成品10,通过机械手臂5取件后置放于模具7中,最后再通过射出工序,使电源线的插接头部分成型成为成品。请同时参阅图2、图3,上述的成型工序包含关模、射出、冷却、开模、顶出五个阶段,其中各个阶段在输送装置4的输送过程中陆续逐一完成,通过所述的输送装置4在其运转回路的路径上每移动相隔一段距离设一工作站,并执行一项射出成型工序,包括:利用机械手臂5取出半成品10置放于模具7中,经过关模程序后,通过出料机1射出成型,并利用输送装置4移转至下一工序的时间当中让模具7冷却,再从输送装置4移转到下一工序开模,并将成品自模具7’中顶出后,通过机械手臂5’的取件后移往下一站作电气测试,因此整个电源线的加工全工序,在循环式输送装置4循环的运转下,得以分别逐项完成。特别一提的是,上述工序中相当费时的冷却过程,是利用输送装置4移转的过程当中完成的,在此同时,所述出料机1持续对下一模具7进行射出成型的工序而无间断,因此可省去耗费在等待上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缩短成型工序的注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出料机、一储料槽、一压出式进料装置、一输送装置以及至少一机械手臂;所述出料机、储料槽及压出式进料装置以串联方式顺序连接排列,设置在输送装置回转路径上端,所述的压出式进料装置一端与储料槽一端连接,储料槽另一端与出料机连接;输送装置,是一具有封闭回路的、能够在马达驱动下从作业起始端到作业终端循环地载送模具运转的输送台;机械手臂,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作业起始端及作业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缩短成型工序的注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出料机、一储料槽、一压出式进料装置、一输送装置以及至少一机械手臂;所述出料机、储料槽及压出式进料装置以串联方式顺序连接排列,设置在输送装置回转路径上端,所述的压出式进料装置一端与储料槽一端连接,储料槽另一端与出料机连接;输送装置,是一具有封闭回路的、能够在马达驱动下从作业起始端到作业终端循环地载送模具运转的输送台;机械手臂,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作业起始端及作业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治
申请(专利权)人:北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