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1076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包括斜顶头和顶端与该斜顶头固定连接的斜顶杆;该斜顶头的一侧形成有成型腔;其中,在开模状态,所述斜顶头(10)的中心线与斜顶杆(12)的中心线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使斜顶头(10)向远离所述成型腔(15)的方向偏离,且使成型腔(15)偏离其在合模状态的位置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倒扣结构宽度(c)。因此,在合模过程中,顶针板将顶针拉入直顶孔,使斜顶头与斜顶杆固定连接部位产生弹性变形,保证成型腔能准确成型制品的倒扣结构;在开模过程中,顶针板推动顶针,将斜顶头顶离直顶孔,斜顶头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倒扣结构的方向移动,使成型腔顺利地脱离倒扣结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顶出具有较小倒扣 结构制品的注塑模具顶针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模具,主要由定模、动 模、顶出机构等组成。对于没有倒扣结构或侧凹的制品,可在定模和定模仁 上加工直顶孔,将直顶针穿过该直顶孔并固定在顶针板上,就可接用直顶针将制品顶出。对于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的制品9上具有倒扣结构91的制品,或 者具有侧凹的制品,不能直接顶出而又方便斜顶针顶出时,需用斜顶机构来 顶出。常用的斜顶机构如图3和图5所示,斜顶针1与斜顶座2共同组成斜 顶机构;斜顶针1包括斜顶头10和斜顶杆12,斜顶头10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成 型倒扣结构的成型腔15;斜顶杆12的顶端与斜顶头10固定连接, 一般采用一 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在斜顶杆12的底端部设置成倒T型卡钩11,斜顶座2上 开设有与该卡钩ll相应的倒T型卡槽20,斜顶座2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在顶针 板5上,卡钩11可滑动地卡在该卡槽20内,开模或合模时,顶针板5通过驱 动斜顶座2带动斜顶针1对模具内的成型产品顶出或斜顶针1复位。也有釆 用如图4所示,在斜顶杆12的底端部设置成L型卡钩11,斜顶座2上开设有 与该卡钩ll相应的L型卡槽20。这种斜顶针机构需要在定模4和定模仁41上 线切割出斜顶孔与斜顶针配合,并在顶针板5上固定斜顶座2与斜顶针1配 合使用,无疑增加了模具制作成本和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顶出具有较小倒扣结构制 品的注塑模具顶针,只需在定模和定模仁上加工出直顶孔、且将顶针杆的底 端直接固定在顶针板上就可顺利顶出制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注塑模具顶针1 ,包括斜顶头IO和顶端与该斜顶头10固定连接的斜顶杆12;该斜顶头10的一侧形成有成型腔15;其中,在开模状态,所述斜顶头10的中心线与斜顶杆12的中心线成一定 的夹角,该夹角使斜顶头10向远离所述成型腔15的方向偏离,且使成型腔15 偏离其在合模状态的位置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倒扣结构宽度c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斜顶头10与所述斜顶杆12固 定连接部位13的径向尺寸小于斜顶头10及斜顶杆12的径向尺寸。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开模状态,斜顶头的中心线与斜顶 杆的中心线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使斜顶头向远离成型腔的方向偏离,且使 成型腔偏离其在合模状态的位置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倒扣结构宽度c ,因 此,在合模过程中,顶针板将顶针拉入直顶孔,由于直顶孔的孔壁的作用, 使斜顶头与斜顶杆固定连接部位产生弹性变形,斜顶头的中心线与斜顶杆的 中心线平行或重合,保证成型腔能准确成型制品的倒扣结构;制品成型后, 在开模过程中,顶针板推动顶针,将斜顶头顶离直顶孔,直顶孔的孔壁解除 对斜顶头的束缚,斜顶头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倒扣结构的方向移动,使 成型腔顺利地脱离倒扣结构。因此,将本技术用于顶出具有较小倒扣结 构制品,可保证倒扣量较小产品的顺利出模,且不需要线切割来割斜顶孔, 这样无疑给模具的制作及维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縮短了模具制作 时间及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具有较小倒扣结构制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的一种注塑模具顶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的另一种注塑模具顶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的一种注塑模具顶针的应用于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在开模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在合模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在开模状态和合模状态的主视比较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斜顶头表示在合模状态的位置,实线斜顶头表示在开模状态的位置。图9是本技术一种注塑模具顶针的应用于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至图8 ,本技术一种注塑模具顶针1 ,包括斜顶头10和 顶端与该斜顶头10固定连接的斜顶杆12,且斜顶头10与斜顶杆12固定连接部 位13的径向尺寸小于斜顶头10及斜顶杆12的径向尺寸;该斜顶头10的一侧形 成有内凹的用于成型倒扣结构的成型腔15;如图7所示,在合模状态,所述 斜顶头10的中心线与所述斜顶杆12的中心线平行或重合,保证成型腔15能准 确成型制品的倒扣结构。由于顶针l一般由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金 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弹性,如图6所示,在开模状态,所述斜顶头10的 中心线与斜顶杆12的中心线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使斜顶头10向远离所述成 型腔15的方向偏离,且使成型腔15偏离其在合模状态的位置的距离d大于或 等于倒扣结构宽度c,这样,在顶出制品时,斜顶头10能在回弹力的作用下 向远离倒扣结构的方向移动恢复到开模时的状态,使成型腔15顺利地脱离倒 扣结构。对于有侧凹的制品,将上述的成型腔15替换成用于成型侧凹部位的外凸 的成型部,且在开模状态,所述斜顶头10的中心线与斜顶杆12的中心线成一 定的夹角,该夹角使斜顶头10向远离成型部的方向偏离就可。请参阅图9,将本技术应用于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定模4和 定模仁41上加工出直顶孔,直顶孔相比斜顶孔加工容易;并将顶针杆12的底 端直接固定在顶针板5上在合模过程中,顶针板5将顶针1拉入直顶孔, 由于直顶孔的孔壁的作用,使斜顶头10与斜顶杆12固定连接部位13产生弹性 变形,斜顶头10的中心线与斜顶杆12的中心线平行或重合,保证成型腔15能 准确成型制品的倒扣结构;制品成型后,在开模过程中,顶针板5推动顶针 1 ,将斜顶头10顶离直顶孔,直顶孔的孔壁解除对斜顶头10的束缚,斜顶头 IO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倒扣结构的方向移动,使成型腔15顺利地脱离倒 扣结构。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对于径向尺寸较小的顶针,为了加工方 便,斜顶头10与斜顶杆12固定连接部位13的径向尺寸可以制成等于斜顶杆12 的径向尺寸,在合模过程中,斜顶头10与斜顶杆12固定连接部位13也能够产 生弹性变形,使成型腔15能处于成型倒扣结构的位置,在顶出制品时,斜顶 头10也能够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倒扣结构的方向移动恢复到开模时的状态,使成型腔15顺利地脱离倒扣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顶针(1),包括斜顶头(10)和顶端与该斜顶头(10)固定连接的斜顶杆(12);该斜顶头(10)的一侧形成有成型腔(15);其特征在于在开模状态,所述斜顶头(10)的中心线与斜顶杆(12)的中心线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使斜顶头(10)向远离所述成型腔(15)的方向偏离,且使成型腔(15)偏离其在合模状态的位置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倒扣结构宽度(c)。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顶针(1 ),其特征在于所述斜 顶头(10)与所述斜顶杆(12)固定连接部位(13)的径向尺寸小于斜顶头(10)及斜顶杆(12)的径向尺寸。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包括斜顶头和顶端与该斜顶头固定连接的斜顶杆;该斜顶头的一侧形成有成型腔;其中,在开模状态,所述斜顶头(10)的中心线与斜顶杆(12)的中心线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使斜顶头(10)向远离所述成型腔(15)的方向偏离,且使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顶针(1),包括斜顶头(10)和顶端与该斜顶头(10)固定连接的斜顶杆(12);该斜顶头(10)的一侧形成有成型腔(15);其特征在于:在开模状态,所述斜顶头(10)的中心线与斜顶杆(12)的中心线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使斜顶头(10)向远离所述成型腔(15)的方向偏离,且使成型腔(15)偏离其在合模状态的位置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倒扣结构宽度(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子沛占柏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