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316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属于冶金行业冶炼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挡渣墙(1)、挡渣坝(2)、包壁(3)、包底(4)和中包(5),中包(5)由包壁(3)和包底(4)构成,开口向上,两个挡渣墙(1)和两个挡渣坝(2)分别对称设在中包(5)内,挡渣墙(1)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a大于同侧挡渣坝(2)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b,挡渣墙(1)上端与中包(5)顶部在同一平面,下端与包底(4)内侧设有空间,挡渣坝(2)固定在包底(4)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善铸坯质量,减少铸坯夹杂引起的起皮缺陷,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异议,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属于冶金行业冶炼设备

技术介绍
冶金行业,中包在连铸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分配缓冲钢流的同时又起到促进夹杂物上浮的作用,尤其是后者,是改善铸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连铸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对中包冶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中包钢水的流动状态(流场)对铸坯质量影响明显,合理的流场有利于促进钢水中夹杂物的上浮,而不合理的流场钢水中的夹杂物难于上浮,甚至造成更多的外来夹杂物的卷入,恶化钢坯质量。特别是对于中包容积小,而且中包内无控流装置,钢水停留时间短,生产中表现出钢坯轧制后在冷轧过程中夹杂起皮缺陷较多,影响了产品的市场形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改善铸坯质量,减少铸坯夹杂引起的起皮缺陷,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包含挡渣墙、挡渣坝、包壁、包底和中包,中包由包壁和包底构成,开口向上,两个挡渣墙和两个挡渣坝分别对称设在中包内,挡渣墙至包壁内侧的距离大于同侧挡渣坝至包壁内侧的距离,挡渣墙上端与中包顶部在同一平面,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挡渣墙(1)、挡渣坝(2)、包壁(3)、包底(4)和中包(5),中包(5)由包壁(3)和包底(4)构成,开口向上,两个挡渣墙(1)和两个挡渣坝(2)分别对称设在中包(5)内,挡渣墙(1)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a大于同侧挡渣坝(2)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b,挡渣墙(1)上端与中包(5)顶部在同一平面,下端与包底(4)内侧设有空间,挡渣坝(2)固定在包底(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挡渣墙(I)、挡渣坝(2)、包壁(3)、包底(4)和中包(5),中包(5)由包壁(3)和包底(4)构成,开口向上,两个挡渣墙(I)和两个挡渣坝(2 )分别对称设在中包(5 )内,挡渣墙(I)至包壁(3 )内侧的距离a大于同侧挡渣坝(2)至包壁(3)内侧的距离b,挡渣墙(I)上端与中包(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进高水静彭雷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