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采用喷雾法制备工艺,先将无水卤化镁与通式化合物ROX和NR13进行预处理,所述通式中R、R1为C1~C10的烃基,X为卤素,反应温度-50℃~50℃,反应时间0.5~10小时,无水卤化镁、ROX及NR13的摩尔比为1:(1~5):(1~5);再将预处理的载体卤化镁与钛化合物、给电子体配制成母液;再与适量无机填料掺混,经喷雾成型后,与钛化合物活性组分接触得到催化剂。载体与通式化合物的预处理过程,可明显改善载体卤化镁的晶体形态,提高了催化剂活性组份的负载量,催化剂特别适用于乙烯聚合,在聚合过程中反应平稳,温度容易控制,而且没有粘釜现象,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70年代开发聚乙烯高效催化剂以来,聚乙烯催化剂制备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多种催化剂制备体系。早期的研磨法、悬浮浸溃法等由于载体形态及处理等方面问题,催化剂活性组份在载体上的有效负载量较低,近年来逐渐被化学反应法所替代。催化剂载体也从早期的直接使用逐渐过渡到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改善载体形态和性能,提闻聚合物广品的指标 ...
【技术保护点】
聚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喷雾法制备工艺,将钛化合物、卤化镁、给电子体配制成母液,再与适量无机填料掺混,经喷雾成型后,与钛化合物接触得到,其特征在于:母液配制前,先将无水卤化镁与通式化合物ROX和NR13进行预处理,通式化合物中的R、R1为C1~C10的烃基,X为卤素,具体的制备过程包括:1)在烷烃类溶液中加入卤化镁、通式为ROX和NR13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反应温度?50~50℃,反应时间0.5~10小时,卤化镁、ROX与NR13的摩尔比为1:(1~5):(1~5);2)再加入烷基铝化合物反应1~3小时,卤化镁与烷基铝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10,反应温度10℃~1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安平,朱博超,贾军纪,李振昊,李振宇,李艳芹,高琳,谢克锋,宋赛楠,张平生,刘文霞,陈雪蓉,郝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