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块状底水油藏建库与注气重力驱协同采油方法技术_技高网

块状底水油藏建库与注气重力驱协同采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184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块状底水油藏建库与注气重力驱协同采油方法,包括:针对块状底水油藏建设储气库,其中储气库按照预设的注采周期交替循环地进行注气和采气,在注气期,向油藏的构造高部位注入夏季富余的天然气,天然气向上聚集并驱替多种类型剩余油,形成的次生气顶和富集油带逐渐增大、下移;在采气期,天然气被采出应对冬季的用气需求,次生气顶和富集油带逐渐缩小、上移;根据预测的富集油带变化特征,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采油阶段,并在不同采油阶段调整油井的射孔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富集油带的高效开采,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建库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藏开采,具体涉及一种块状底水油藏建库与注气重力驱协同采油方法


技术介绍

1、如图1所示,层状油藏是指油柱高度大于储集层厚度的油藏,也叫层状边水油藏。如图2所示,块状油藏是指油柱高度小于储集层厚度的油藏,也叫块状底水油藏。块状底水油藏得益于其块状的储集空间和较大的油柱闭合高度,有利于形成次生气顶,因此具备改建储气库的有利条件。

2、如图3所示,在针对块状底水油藏的天然底水驱或注水开发过程中,顶部阁楼油、低渗带剩余油、锥间带剩余油等难以采出。而顶部注气重力驱是动用此类剩余油的有效方法,如图4所示,通过在高部位注气形成次生气顶,使得在油气水三相的重力分异作用下形成富集油带,从而可以在油藏较低部位部署井位开采富集油带。

3、综合来看,块状底水油藏同时具有改建储气库的有利条件和注气重力驱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然而,不同于注气稳定重力驱,油藏建库和调峰过程中流体界面是震荡式下行的,富集油带的开采难度将显著增大。

4、在采用裸眼完井或者射孔完井进行开采的方案中,在储气库的一个注采周期内,采油井将周期性面临气窜和水锥的威胁,或由于油气界面下移而气窜严重关井(如图5所示),或由于油水界面上移而高含水低效开采(如图6所示),或初期开采较好但由于富集油柱的逐年下移有效采油期较短。因此,对于块状底水油藏建库与注气重力驱协同采油方法而言,存在富集油带的流体界面动态变化而导致开采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块状底水油藏建库与注气重力驱协同采油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块状底水油藏建库与注气重力驱协同采油方法,包括:

3、针对块状底水油藏建设储气库,其中储气库按照预设的注采周期交替循环地进行注气和采气,在注气期,向油藏的构造高部位注入夏季富余的天然气,天然气向上聚集并驱替多种类型剩余油,形成的次生气顶和富集油带逐渐增大、下移;在采气期,天然气被采出应对冬季的用气需求,次生气顶和富集油带逐渐缩小、上移;

4、根据预测的富集油带变化特征,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采油阶段,并在不同采油阶段调整油井的射孔深度。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富集油带变化特征包括富集油带的油气界面深度和油水界面深度在储气库全生命周期的多个注气末期的变化特征;

6、所述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采油阶段,包括:将注气末期期望射孔深度范围重叠的多个注采周期划分为同一采油阶段;

7、其中,所述期望射孔深度范围为第一深度和第二深度之间的范围,对于每个注采周期的注气末期,所述第一深度与油气界面深度之间的差值比上油柱高度的比值等于第一百分比,所述第二深度与油气界面深度之间的差值比上油柱高度的比值等于第二百分比,并且所述第一深度和所述第二深度位于油气界面深度和油水界面深度之间。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在不同采油阶段调整油井的射孔深度,包括:

9、基于每个采油阶段的多个注采周期的期望射孔深度范围的重叠部分确定相应采油阶段的射孔深度。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在不同采油阶段调整油井的射孔深度,包括:

11、基于每个采油阶段的多个注采周期的注气末期的流体界面深度的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以及所述第一百分比和所述第二百分比来确定相应采油阶段的射孔深度。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百分比为10%,所述第二百分比为25%。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3至30个采油阶段。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15、根据富集油带的油气界面深度和油水界面深度在一个注采周期内的变化特征,确定所述第一百分比和所述第二百分比。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采油阶段,包括:

17、确定全生命周期最后一个注采周期的注气末期的所述第一深度;

18、从最后一个注采周期倒推,直至某个注采周期的注气末期的所述第二深度高于所述最后一个注采周期的注气末期的第一深度时,将所述某个注采周期划分至倒数第二个采油阶段,并将所述某个注采周期之后直至所述最后一个注采周期之间的注采周期全部划分至倒数第一个采油阶段。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采油阶段,包括:

20、确定所述某个注采周期的注气末期的所述第一深度;

21、从所述某个注采周期倒推,直至另外的某个注采周期的注气末期的所述第二深度高于所述某个注采周期的注气末期的第一深度时,将所述另外的某个注采周期划分至倒数第三个采油阶段,并将所述另外的某个注采周期之后直至所述某个注采周期之间的注采周期全部划分至倒数第二个采油阶段。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富集油带变化特征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富集油带的流体界面深度在一个注采周期内的变化特征、富集油带的流体界面深度在储气库全生命周期的多个注气末期的变化特征、富集油带的流体界面深度在储气库全生命周期的多个采气末期的变化特征。

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富集油带变化特征以数据变化趋势图的形式体现。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基于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取预测的富集油带变化特征: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方法、现场监测方法。

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块状底水油藏为油柱闭合高度大于10m且底部被底水托住的块状岩体构成的油藏。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剩余油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顶部阁楼油、锥间带剩余油、岩块剩余油、潜山内幕遮挡剩余油、低渗透带剩余油。

2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块状底水油藏建库与注气重力驱协同采油方法中,根据预测的富集油带变化特征,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采油阶段,并在不同采油阶段调整油井的射孔深度,从而可以适应于富集油带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延长有效采油期、提高富集油带开采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块状底水油藏建库与注气重力驱协同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油带变化特征包括富集油带的油气界面深度和油水界面深度在储气库全生命周期的多个注气末期的变化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不同采油阶段调整油井的射孔深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不同采油阶段调整油井的射孔深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百分比为10%,所述第二百分比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3至30个采油阶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采油阶段,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采油阶段,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油带变化特征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富集油带的流体界面深度在一个注采周期内的变化特征、富集油带的流体界面深度在储气库全生命周期的多个注气末期的变化特征、富集油带的流体界面深度在储气库全生命周期的多个采气末期的变化特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油带变化特征以数据变化趋势图的形式体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取预测的富集油带变化特征: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方法、现场监测方法。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底水油藏为油柱闭合高度大于10m且底部被底水托住的块状岩体构成的油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油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顶部阁楼油、锥间带剩余油、岩块剩余油、潜山内幕遮挡剩余油、低渗透带剩余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块状底水油藏建库与注气重力驱协同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油带变化特征包括富集油带的油气界面深度和油水界面深度在储气库全生命周期的多个注气末期的变化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不同采油阶段调整油井的射孔深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不同采油阶段调整油井的射孔深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百分比为10%,所述第二百分比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3至30个采油阶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储气库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采油阶段,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储气库的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贤曾庆桥王睿思李玉琼郝紫嫣闫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