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丢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丢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1836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丢手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底部接头、丝杠机构、柱塞以及弹性卡接机构。装置外壳内部开设容置腔;底部接头套设于装置外壳的一端;丝杠机构同轴插设于容置腔;柱塞固连于丝杠机构的一端,丝杠机构动作,带动柱塞沿容置腔的轴向移动;底部接头的侧部开设第一通孔,装置外壳对应于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第二通孔,弹性卡接机构安装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抵靠柱塞,底部接头通过弹性卡接机构卡接于装置外壳,当柱塞脱离弹性卡接机构时,底部接头脱离装置外壳。该丢手装置能够简化丢手过程,可控性强,提升丢手成功率,能够高效安全地实现丢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开发,尤其涉及一种丢手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石油天然气开发领域中所采用的丢手工具大都是纯机械结构,需要利用提拉钢丝、电缆或水力打压剪断销钉实现丢手。现存的丢手工具存在结构复杂、丢手操作工艺繁琐、可靠性差以及成功率低等问题。

2、因此,亟需一种丢手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丢手装置,该丢手装置能够简化丢手过程,可控性强,提升丢手成功率,能够高效安全地实现丢手。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丢手装置,包括:

4、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开设容置腔,

5、底部接头,所述底部接头套设于所述装置外壳的一端;

6、丝杠机构,所述丝杠机构同轴插设于所述容置腔;

7、柱塞,所述柱塞固连于所述丝杠机构的一端,所述丝杠机构动作,带动所述柱塞沿所述容置腔的轴向移动;

8、弹性卡接机构,所述底部接头的侧部开设第一通孔,所述装置外壳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第二通孔,所述弹性卡接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抵靠所述柱塞,所述底部接头通过所述弹性卡接机构卡接于所述装置外壳,当所述柱塞脱离所述弹性卡接机构时,所述底部接头脱离所述装置外壳。

9、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丢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丝杠机构包括丝杠、中心杆和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固连于所述装置外壳内,所述丝杠伸入所述限位套筒,所述中心杆螺纹套接于所述丝杠外,并部分同轴设置于所述限位套筒内,所述柱塞连接于所述中心杆远离所述丝杠的端部。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丢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丝杠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容置腔中,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丝杠背离所述中心杆的一端,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丝杠绕所述丝杠的中心轴线转动。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丢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电机输出轴和连接轴,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电机输出轴转动,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丝杠。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丢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丝杠机构还包括限位环台,所述限位环台固连于所述限位套筒的开口处,所述中心杆贯穿所述限位环台,伸出所述限位套筒,所述中心杆插设于所述限位套筒的端部环设防脱凸台,所述防脱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环台的内径。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丢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丝杠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限位套筒螺接于所述装置外壳内,所述第一密封圈夹设于所述限位套筒和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之间。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丢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卡接机构包括弹簧座、弹性元件和限位块,所述弹簧座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弹簧座,并朝向所述底部接头的中心轴线延伸,所述限位块夹设于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端和所述柱塞之间。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丢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装置外壳包括第一外筒、顶部接头和第二外筒,所述顶部接头和所述第二外筒分别封堵于所述第一外筒的两端开口处;所述第二外筒背离所述第一外筒的一侧开设容置槽,所述丝杠机构贯穿所述第一外筒的端部,伸入所述容置槽中,所述柱塞位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底部接头套设于所述第二外筒的开口处。

16、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丢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装置外壳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顶部接头螺接于所述第一外筒内,所述第二密封圈夹设于所述顶部接头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外筒的内壁之间。

17、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丢手装置的优选方案,装置外壳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外筒螺接于所述第一外筒内,所述第三密封圈夹设于所述第二外筒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外筒的内壁之间。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丢手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底部接头、丝杠机构、柱塞以及弹性卡接机构。该装置外壳内部开设容置腔,该底部接头套设于该装置外壳的一端,该丝杠机构同轴插设于该容置腔,该柱塞固连于该丝杠机构的一端,该丝杠机构动作,带动该柱塞沿该容置腔的轴向移动。也就是说,该丝杠机构能够通过转动带动柱塞实现直线运动。该底部接头的侧部开设第一通孔,该装置外壳对应于该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第二通孔,该弹性卡接机构安装于该第一通孔和该第二通孔中,抵靠该柱塞,该底部接头通过该弹性卡接机构卡接于该装置外壳,当该柱塞脱离该弹性卡接机构时,该底部接头脱离该装置外壳。也就是说,该弹性卡接机构和柱塞能够形成配合,当柱塞沿该容置腔的轴向移动至与第二通孔错位时,该柱塞失去对弹性卡接机构的支撑作用,该底部接头和该装置外壳之间的卡接作用消失,此时底部接头能够脱离该装置外壳,实现丢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300)包括丝杠(310)、中心杆(320)和限位套筒(330),所述限位套筒(330)固连于所述装置外壳(100)内,所述丝杠(310)伸入所述限位套筒(330),所述中心杆(320)螺纹套接于所述丝杠(310)外,并部分同轴设置于所述限位套筒(330)内,所述柱塞(400)连接于所述中心杆(320)远离所述丝杠(310)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300)还包括驱动装置(340),所述驱动装置(340)安装于所述容置腔(110)中,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丝杠(310)背离所述中心杆(320)的一端,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丝杠(310)绕所述丝杠(310)的中心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40)包括驱动电机(341)、电机输出轴(342)和连接轴(343),所述驱动电机(341)能够驱动所述电机输出轴(342)转动,所述电机输出轴(342)通过所述连接轴(343)连接于所述丝杠(3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300)还包括限位环台(350),所述限位环台(350)固连于所述限位套筒(330)的开口处,所述中心杆(320)贯穿所述限位环台(350),伸出所述限位套筒(330),所述中心杆(320)插设于所述限位套筒(330)的端部环设防脱凸台(321),所述防脱凸台(321)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环台(350)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30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360),所述限位套筒(330)螺接于所述装置外壳(100)内,所述第一密封圈(360)夹设于所述限位套筒(330)和所述装置外壳(100)的内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机构(500)包括弹簧座(510)、弹性元件(520)和限位块(530),所述弹簧座(510)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弹性元件(520)连接于所述弹簧座(510),并朝向所述底部接头(200)的中心轴线延伸,所述限位块(530)夹设于所述弹性元件(520)的自由端和所述柱塞(4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00)包括第一外筒(120)、顶部接头(130)和第二外筒(140),所述顶部接头(130)和所述第二外筒(140)分别封堵于所述第一外筒(120)的两端开口处;所述第二外筒(140)背离所述第一外筒(120)的一侧开设容置槽,所述丝杠机构(300)贯穿所述第一外筒(120)的端部,伸入所述容置槽中,所述柱塞(400)位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底部接头(200)套设于所述第二外筒(140)的开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0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50),所述顶部接头(130)螺接于所述第一外筒(120)内,所述第二密封圈(150)夹设于所述顶部接头(130)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外筒(120)的内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壳(100)还包括第三密封圈(160),所述第二外筒(140)螺接于所述第一外筒(120)内,所述第三密封圈(160)夹设于所述第二外筒(140)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外筒(120)的内壁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300)包括丝杠(310)、中心杆(320)和限位套筒(330),所述限位套筒(330)固连于所述装置外壳(100)内,所述丝杠(310)伸入所述限位套筒(330),所述中心杆(320)螺纹套接于所述丝杠(310)外,并部分同轴设置于所述限位套筒(330)内,所述柱塞(400)连接于所述中心杆(320)远离所述丝杠(310)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300)还包括驱动装置(340),所述驱动装置(340)安装于所述容置腔(110)中,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丝杠(310)背离所述中心杆(320)的一端,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丝杠(310)绕所述丝杠(310)的中心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40)包括驱动电机(341)、电机输出轴(342)和连接轴(343),所述驱动电机(341)能够驱动所述电机输出轴(342)转动,所述电机输出轴(342)通过所述连接轴(343)连接于所述丝杠(3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300)还包括限位环台(350),所述限位环台(350)固连于所述限位套筒(330)的开口处,所述中心杆(320)贯穿所述限位环台(350),伸出所述限位套筒(330),所述中心杆(320)插设于所述限位套筒(330)的端部环设防脱凸台(321),所述防脱凸台(321)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环台(350)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30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建石海峰霍明明张秋阳钟富林杨帆霍新柳进徐良伟王学申寻娇党玉峰易建乔张金武隋红伟李星宇张柳田凯玮刘平全李磊兵朱高磊徐涛韩龙韩冬刘津铭贺婵娟效世杰范香春李占超许大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