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熔体连接套管的模注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906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模腔模注装置,其具有两个由细长的连接套管上连的、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加热的歧管。连接套管的螺纹部螺合于一个歧管的螺纹孔,连接套管的无螺纹部紧密容装于另一个歧管的无螺纹孔中防止熔体泄漏,但仍可充分地滑动,以适应加热注嘴相对冷模的热膨胀和热收缩。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套管由比钢制歧管具有更大膨胀系数的铍铜合金制成,以便容易安装,并在加热到操作温度时膨胀而紧密地配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模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装置,其中,熔体输送连接套管在两个安装于同一平面上的加热的歧管之间延伸,并具有容装于一个歧管中的螺纹端和容装于另一个歧管中的无螺纹端。正如1988年8月2日公布的本申请人的美国专利4,761,343中所示,提供给具有很多注嘴的装置的相互连接的加热的模注歧管是公知的。美国专利4,761,343所公开的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来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之前的现有技术的背景和状态。然而,美国专利4,761,343所示的装置具有跨接歧管以跨越多个支承歧管。但是,这要求歧管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延伸,在应用中这是个缺点,如在没有空间架设歧管时需要叠模。在同一平面上使两个歧管相连也是已知的,但在已有的设计中存在着缺点,即由于热膨胀和热收缩,歧管的移动造成很难避歧管免错位。1980年8月26日公布的布里特等人的美国专利4,219,323示出了两个加热的歧管在同一平面上延伸,其中,通过在连接件上切割出膨胀十字槽来克服热膨胀和热收缩的问题所作的努力是很粗糙的。除了很不精确外,这种解决方案还具有这样的缺点,即连接件中还需要单独的套管以防止熔体从膨胀槽泄漏。1995年1月5日公开的沃尔夫的WO95/00312示出了一种可膨胀的注嘴连接,其通过由冷却环围绕的两个管端来构成,但该文献与本专利技术不太相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细长的歧管连接套管来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该连接套管具有容装于一个歧管中的螺纹端和以滑动配合容装于另一个歧管的无螺纹端,以允许热膨胀和热收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注装置,该装置具有由细长的连接套管相连的、相间隔的第一和第二加热的歧管。第一和第二加热的歧管及连接套管在同一平面上安装于模型中,该模型具有从第一加热的歧管通过连接套管延伸至第二加热的歧管的熔体通道,其改进在于,连接套管具有从一端延伸的第一部、从另一端延伸的第二部以及从所述一端向所述另一端贯穿其中延伸的熔体孔。该第一部容装于与熔体通道对中的第一加热的歧管中的第一孔中,该第二部容装于与熔体通道对中的第二加热的歧管中的第二孔中,连接套管的第一和第二部中的至少一个装配于加热的歧管中的第一和第二孔中的一个孔中,以使连接套管的一部分在第二加热的歧管的孔中充分地滑动,从而允许歧管和连接套管的热膨胀和热收缩,防止从其中流过的压力下的熔体从熔体通道中泄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将熔体从中央进口输送至模型中的多个腔室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穿过熔体通道熔体及中央加热的歧管输送熔体。其次,将来自中央加热的歧管的熔体穿过细长的连接套管的中心孔进行输送,该连接套管具有从一端延伸的第一部、从另一端延伸的第二部以及从所述一端向所述另一端贯穿其中延伸的熔体孔。该第一部容装于与熔体通道对中的中央歧管中的第一孔中,该第二部容装于与熔体通道对中的第二加热的歧管中的第二孔中。连接套管的第一和第二部之一装配于加热的歧管中的第一和第二孔中的一个孔中,以使连接套管的一部分在所述的一个孔中充分地滑动,从而允许歧管和连接套管的热膨胀和热收缩,防止从其中流过的压力下的熔体从熔体通道中泄漏。第三,将来自连接套管的熔体穿过熔体通道、注嘴歧管进行输送,该注嘴歧管与中央歧管和连接套管处在同一平面延伸。熔体通道在注嘴歧管中分成多个分支。最后,将来自熔体通道的每个分支的熔体穿过注嘴歧管、注嘴的中心孔进行输送,该注嘴邻近注嘴歧管安装,注嘴的中心孔通向延伸至腔室之一的浇口。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将结合附图在下述说明中体现出来。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于两个加热歧管之间的连接套管的模注装置的一部分的等角视图。图2是已安装连接套管使两个歧管互连后的类似视图。图3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连接套管的等角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套管的等角视图。首先参见图1,其示出了两个诸如中央进入歧管10和注嘴歧管12的加热歧管的一部分,该两个歧管安装于模型中的同一平面上。中央歧管10和注嘴歧管12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细长的连接套管14相互连接,该连接套管14具有从中央歧管10通过连接套管14中的中心孔18延伸至注嘴歧管12的热浇道熔体通道16。尽管图中表示连接套管14连接了中央歧管10和注嘴歧管12,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套管14也可用于连接任意两个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加热歧管,而不管它们是否是包括其它连接套管和加热歧管的更大装置的一部分。连接套管14具有从一端22延伸的螺纹圆柱部20、从另一端26延伸的无螺纹圆柱部24和在螺纹圆柱部与无螺纹圆柱部20、24之间围绕连接套管14延伸的六角法兰28。由表示组装位置的图2中可以看到,连接套管14的螺纹部20螺入于中央歧管10中的相配合的螺纹孔30,无螺纹圆柱部24容装于注嘴歧管12中的相配合的无螺纹孔32。中央歧管10中的螺纹孔30和注嘴歧管12中的无螺纹孔32与从中央歧管10通过连接套管14延伸至注嘴歧管12的道熔体通道16对中。中央歧管10和注嘴歧管12安装于模型中(未示出),与连接套管14在同一平面上延伸。如图所示,熔体通道16在注嘴歧管12中分支以将熔体输送到多个相间隔的从注嘴歧管延伸的注嘴(未示出)。中央注嘴歧管10由加热板34加热,注嘴歧管12具有一体的于其中延伸的、预定结构的电加热元件36。连接套管14的无螺纹部24紧密地配合于注嘴歧管12中的无螺纹孔32,使之足以防止压力下的熔体从熔体通道16中泄漏,但仍然能够在孔32中充分地滑动,以适应加热的歧管10、12及连接套管14的热膨胀和热收缩。在典型的例子中,无螺纹部24具有25.00mm的外径,无螺纹孔32具有25.01mm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歧管10、12由钢制成,而连接套管14由具有更大膨胀系数的铍铜合金制成,这样,连接套管14便能很容易地安装,然后,在加热到操作温度时膨胀为在孔32中紧密地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歧管10、12和连接套管14可由同样的材料制成,并预装以提供要求的配合。在使用中,通常两个从中央歧管10沿相反的方向延伸的注嘴歧管12在同一平面上安装于冷却的模型(未示出)中。电源施加于加热元件34、36以将歧管10、12及连接套管14加热至要求的操作温度。其中装有歧管10、12及连接套管14的模型(未示出)由泵送冷却水通过冷却导管以传统的方式冷却。两个歧管10、12通常集中地位于模型中,加热的歧管10、12及连接套管14相对于冷却的模型的热膨胀由在注嘴歧管12的无螺纹孔32中滑动的连接套管14的无螺纹部24来适应。当然,连接套管14也可以反过来用螺纹部20容装于注嘴歧管12中,并可产生同样的结果。根据预定的注射循环,来自模注机(未示出)的压力下的熔体通过熔体通道流动而充入多个腔室中。现在参见图4,其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套管14。由于大部分元件与上述相同,两个实施例中共同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说明和表示。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套管14具有从一端22延伸的无螺纹部38和从另一端26延伸的无螺纹部24。当然,当使用本实施例时,中央歧管10中的孔30和注嘴歧管12中的孔32都是无螺纹的。连接套管14的两个无螺纹部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注装置,其具有由细长的连接套管相连的、相间隔的第一和第二加热的歧管,第一和第二加热的歧管及连接套管在同一平面上安装于模型中,该模型具有从第一加热的歧管通过连接套管延伸至第二加热的歧管的熔体通道,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管具有从一端延伸的 第一部、从另一端延伸的第二部以及从所述一端向所述另一端贯穿其中延伸的熔体孔,该第一部容装于与熔体通道对中的第一加热的歧管中的第一孔中,该第二部容装于与熔体通道对中的第二加热的歧管中的第二孔中,连接套管的第一和第二部中的至少一个装配于加热的歧管中的第一和第二孔中的一个孔中,以使连接套管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的一个孔中充分地滑动,从而允许歧管和连接套管的热膨胀和热收缩,防止从其中流过的压力下的熔体从熔体通道中泄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布斯特乌尔里克盖勒特
申请(专利权)人:乔布斯特乌尔里克盖勒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