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自行支撑驱动机构的注模注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485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自动支撑阀件的驱动机构的注模喷管。长杆形的阀件向后延伸进入缸体部件,此部件装在喷管的主体上。阀件的后端连接气动驱动的活塞,以使它在开启与关阀位置之间往复。一个楔形夹可拆卸地把缸体部件安装到连接件上,该连接件被栓接到喷管的主体的后端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般的模注,特别涉及带有自动支撑阀件的驱动机构的热喷管。阀控注模系统带有销栓或阀件,各个阀件延伸穿过热喷管是众所周知的,机械驱动阀件的现有的例子见诸于美国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的申请号是4,222,733,1980年9月16日分布。气动和液动的驱动机构也是公知的,正如申请人在美国的专利(申请号4,433,969,1984年2月28日公布)中所描述的,以及1987年10月6日公布的美国专利(申请号4,698,013,波特瑞Butcher)中所描述的。新近机械驱动整个喷管系统在申请人的美国专利中描述(申请号为4,787,840公布日为1988年11月29日)。众所周知,在非线性的长形模槽的情况下,模槽通过若干阀门填充,而喷管相互相对地镶嵌于不同角度位置中是具有优势的。例如在斯堪密特(schmidt)等的美国专利中所表示的那样。该专利申请号分别是4,702,689;4,810,184;4,793,795,公布日分别是1987年10月27日;1989年3月7日;1988年12月27日。然而提供独立的镶嵌的阀件驱动机构却是昂贵而又笨重的,该驱动机构对于各个喷管具有正确的定位。因此,就诸方面之一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个长杆形加热的阀控注模喷管,此喷管具有带后端和前端的主体,前端延伸进入冷却的模芯中的深腔,主体具有邻接后端的侧面和中心孔,此中心孔从后端延伸到前端,通过模芯到模槽与阀门成一直线。长杆形阀件具有驱动后端和装入中心孔的前端,阀件的驱动端被可运行有效地连接到驱动机构,此机构具有一个缸体部件以使用阀件在收缩开启状态和向前关闭状态之间纵向地往复,在向前关闭状态中,阀件的前端被封闭在阀门中。主体具有熔化物通道,此通道从侧面上的进口穿过延伸到前端上的出口,以便输送熔化物。熔化物具有旁侧部分通道,此通道从进口延伸到纵向部分,此纵向部分在中心孔中环绕着阀件延伸到出口。在此,具有改进的阀件是有一个从主体部分的后端向后延伸的部分,并且驱动机构紧密地装在主体部分的后端上,以啮合阀件的驱动端,而使阀件在开启与关闭位置之间往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及优点将在下面伴随附图一起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注模系统的一部份的正视图,表示出若干喷管,该喷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推荐的实施例,以不同的定向方位装在长总管的侧表面;图2是表示喷管之一的剖面图;图3表示驱动机构的组装轴侧图。首先参照图1、图2所示,该图表示出一个阀控注模系统的具有几个喷管10的部份,此喷管在不同的方向上装于一个长形钢总管12。每个热喷管具有一钢主体14,此钢主体具有后端16,前端18和一个在其间延伸的中心孔20。每个喷管10具有一个成整体的侧部22,此侧部带有邻接后端16的侧面24,后端16通过螺栓28装在总管12的侧表面26上。侧部22具有中心部位升高的法兰部分30,该部分被装入在位于总管12的侧表面26中的座32中。每个喷管10在模芯或者模槽板36中延伸进入深腔34,此模槽板带有一个绝热空气间隔38,此间隔在热喷管10与环绕的冷却模槽板36之间。喷管10具有密封镶嵌件40,该镶嵌件被拧在主体14的前端18上,跨越空气间隔38。密封镶嵌件具有一个圆柱形凸起部分42,该部分装入在环绕阀门46的座44中,穿过模槽板36通向模槽部48。因此,喷管10位于一个位置处,在此位置中,中心孔20与阀门46排成一直线,并且密封镶嵌件40具有锥形内孔50,该孔从喷管10的中心孔20到阀门46延伸。长形总管12通过定位环51相对于模槽板36被定位,以便在它们之间提供一个绝热空气间隔53。总管12具有一个纵向的熔化物52,该孔从进口55延伸,并从此进口处分支成许多横向的出口孔54。每个喷管10具有带旁侧向部分58和纵向部分60的熔化物通道56。旁侧部分58从在侧面24上的进口62处延伸,该出口与总管口的横向出口孔54之一排成一列,并且,纵向部分60环绕长杆状阀件64延伸到在前端18上的出口66上而通向阀门46,该阀件被装入在中心孔20中。通过总管12和喷管10流动的熔化物通过加热总管12,由于用栓装在总管12上的电板加热器68加热,以及因成整体的电加热元件70加热总管12而使熔化物保持在熔融状态。加热元件70具有一铬镍合金电阻丝中心地延伸通过有耐热能力的粉末绝热材料,此耐热材料诸如在一钢铸件中的氧化镁。它有螺旋部分72,该部分被焊在主体14的外表面中的模槽中,并且被保护层复盖,此保护层在美国申请的专利中已描述。(申请号是4,768,283,1988年9月6日分布)加热元件70的螺旋部分72带有不同的斜倾环绕熔化物通道56的纵向部分60,该斜倾是根据预定的构形变化以便保持熔化物在更均匀的温度下通过熔化物通道56流动。模槽板56由通过冷却道管74的泵送的冷却水冷却。长杆形阀件64具有一个前端76和部分78,该前端在向前关闭状态下,置于阀门46中,而该78部分从喷管10的主体14的后端16到扩大的驱动后端80向后方向延伸。阀件64的驱动后端80被气压驱动机构82啮合,该气压驱动机构安装在喷管10的主体14的后端16上,如在图3中所描述的详细情况。一个带有从那里延伸的密封套筒部分86的钢连接件84,此钢连接用螺栓88紧密地固定到喷管10的主体14的后端16上,此螺栓通过孔90延伸进入喷管10的主体14中。密封的套筒部分86安装在中心孔20中,并且与阀件64环绕配合以避免当阀件64往运动时高压熔化物的泄漏。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84的密封套筒部分86延伸进入中心孔20中通到熔化物通道56的旁侧部分处与纵向部分60连结,并且密封套筒部分86的前端形成以使其绕着它们之间的弯头改变熔化物方向的形状。连接件84具有向后延伸的法兰部分92,此法兰具有锥形的外表面94和后表面96。阀件64的向后延伸部分78穿过连接件84的中心孔98进入缸体部件100。缸体部件100包含一个活塞102,此活塞在缸体104中往复运动,此缸体的成形是由后板部分106装到前部分108,此前部分108具有带螺栓112的圆柱体的外壁110。活塞102有一个空心颈部114,此部分被装入在中心孔116中,通过高压密封118向前延伸而安装在缸体104的前部108中。阀件64通过颈部114延伸,在阀件后端80上的扩大头120依靠圆板122紧固到活塞102上,此圆板是通过带O形环125的螺栓124被固定到活塞102上以防止泄漏。缸体部件100也有一个法兰部分126,此法兰带有一个锥形外表面128,该表面向前延伸到前表面130。在本实施例中,缸体部件100通过楔形夹132紧固到连接件84上,此楔形夹包围连接件84的适配的法兰部分92和缸体部件100的法兰部分122。当楔形夹132的两个对开部134,136被螺栓138紧固在一起时,法兰部92,126的邻接的后部和前面96,130和中心孔98,116对中地紧固在一起。因此,当气体的压力通过连接体140,142到达缸体104时,此压力加在活塞102的相对侧面上,活塞和阀件64在所示的收缩开启位置和向前关闭位置之间作往复运动,在此关闭状态,阀件64的前端76座落在阀门46中。在使用中,此系统如图所示装配,并且电能加在板式加热器68上,而且加热元件70加热总管12和喷管10,以便达到预期操作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杆形加热的阀控注模喷管,其中的喷管具有主体部分,此主体具有后端和延伸进入冷却模芯中的深腔的前端,主体具有邻接后端的侧面和中心孔,该中心孔从后端延伸到前端,通过模芯到模槽并与阀门成一直线,一个具有驱动后端和被装入中心孔的前端的长杆形阀件,该阀件的驱动端有效可运行地被连接到驱动机构上,该驱动机构具有使阀件在收缩开启状态与向前关闭状态之间纵向地作往复运动,缸体部件在向前关闭状态时,阀件的前端座落于阀门,主体具有熔化物通道用以输送熔化物,该通道从侧面上的进口延伸穿到前端上的出口,熔化物通道具有旁侧部分,此部分从进口到纵向部分延伸,此纵向部分在中心孔环绕阀件延伸到出口,其特征是,阀件有一个从主体部分的后端向后延伸部分,驱动机构被紧密地安装在主体部分的后端上,以啮合阀件驱动端,而使阀件在开启和关闭状态之间作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布斯特乌尔里克盖勒特
申请(专利权)人:乔布斯特乌尔里克盖勒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