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922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支设于后浇带两侧位置的空心管柱及填充于所述空心管柱中的加固填充料,所述空心管柱的下端固定于下部结构,所述空心管柱的上端固定于后浇带两侧位置的底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空心管柱与内注的加固填充料构成高强度的新型支撑柱体,支设在后浇带两侧的底板模板的下方,来代替传统的满堂脚手架,对后浇带浇筑前的底板结构进行支撑加固,可实现后浇带处模板支撑体系提前拆除,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周转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后浇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30、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31,如图1所示。传统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梁板后浇带两侧预留模板支撑体系,往往采用满堂脚手架或其他顶撑架,这种模板支撑体系需等待后浇带浇筑完成后方可拆除,导致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撑体系在此之前也不可拆除,模板支撑体系等临材周转使用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能够提前拆除后浇带位置的钢支撑体系,提高钢管满堂架的周转利用。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支设于后浇带两侧位置的空心管柱及填充于所述空心管柱中的加固填充料,所述空心管柱的下端固定于下部结构,所述空心管柱的上端固定于后浇带两侧位置的底板结构。所述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空心管柱的上端固定于后浇带两侧的底板结构的底部模板,所述底部模板上开设有预留孔洞,所述空心管柱的上端插设并固定于所述预留孔洞中。所述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空心管柱的上端管口与所述预留孔洞的顶部洞口相齐平。所述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空心管柱的外管壁贴合于所述预留孔洞的孔壁,所述空心管柱与所述预留孔洞之间设有密封胶。所述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加固填充料为与所述底板结构同步浇筑的混凝土。所述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下部结构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空心管柱的外管壁四周的定位柱脚,所述空心管柱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定位柱脚中。所述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柱脚包括竖设于所述下部结构上的至少三根定位筋,多根所述定位筋均匀分布并抵靠于所述空心管柱的外管壁的四周。所述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定位筋的高度为所述下部结构与所述底板结构之间的间距的2/5至3/5。所述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空心管柱的外管壁上缠绕有紧固环。所述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空心管柱为PVC管。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空心管柱与内注的加固填充料构成高强度的新型支撑柱体,支设在后浇带两侧的底板模板的下方,来代替传统的满堂脚手架,对后浇带浇筑前的底板结构进行支撑加固,可实现后浇带处模板支撑体系(如满堂脚手架)提前拆除,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周转次数;进一步地,空心管柱采用PVC管,内注的加固填充料采用与底板结构同步浇筑的混凝土,在浇筑底板结构时,同步浇筑成型,强度较高且制作方便,不会影响到整体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空心管柱中未填充加固填充料。图3为本技术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中空心管柱的下端固定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主要用于代替传统的模板支撑体系,如满堂脚手架,对后浇带两侧的底板结构进行支撑加固,达到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体系提前拆除后,仍可保证后浇带处的底板结构的稳定,从而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等临材的周转使用率。参阅图2~4所示,本技术的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主要由支设于后浇带两侧位置的空心管柱11及填充于该空心管柱11中的加固填充料12,该空心管柱11可采用PVC管,如采用管内径为200mm的PVC管。加固填充料12满填于PVC管中,形成支撑柱体,牢牢地支撑在后浇带位置的两侧底板结构的下方,具体地,空心管柱1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下部结构21,空心管柱12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后浇带两侧位置的底板结构22。下部结构21位于底板结构22的下方,传统模板支撑体系主要用于支设底板结构22的底部模板及传递底部模板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所承受的荷载,为此,常采用大量满堂脚手架作为该模板支撑体系,废材废料,且必须等到底板后浇带浇筑完成后方可拆除,不利于脚手架的周转使用,施工成本较高。本技术采用空心管柱11与内注的加固填充料12构成高强度的新型支撑柱体,支设在后浇带两侧的底板模板的下方,来代替传统的满堂脚手架,对后浇带浇筑前的底板结构进行支撑加固,可实现后浇带出模板支撑体系(如满堂脚手架)提前拆除,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周转次数。进一步地,PVC管中内注的加固填充料12采用与底板结构22同步浇筑的混凝土,参阅图4所示。在浇筑底板结构22时,可同步进行浇筑,确保本技术的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制作方便,又不会影响到整体施工。配合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的空心管柱11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后浇带两侧位置的底板结构22的底部模板23,底部模板23上开设有预留孔洞(图中未显示该预留孔洞),空心管柱11的上端插设并固定于该预留孔洞中。空心管柱11的上端管口与该预留孔洞的顶部洞口相齐平,并且空心管柱11的外管壁贴合于该预留孔洞的孔壁,从而可以确保底板结构22的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可沿空心管柱11的内管壁向下流淌,直至填充满整根空心管柱11,构成支撑柱体,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底板结构22的整体性或增加额外的混凝土浇筑工序。进一步地,在空心管柱11与底部模板23的预留孔洞之间设有密封胶(图中未显示该密封胶),优选地,将该密封胶设置在空心管柱11的外管壁与预留孔洞的底部洞口的连接处,以避免混凝土渗漏。空心管柱11的下端通过定位柱脚固定在下部结构21上,该定位柱脚由至少三根固设于下部结构21上的定位筋13组成,定位筋13竖向设置且设置位置对应于空心管柱11的外管壁四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四根该定位筋13,四根定位筋13均匀分布并抵靠于空心管柱11的外管壁的四周。定位筋13的下端埋设在下部结构21中,定位筋13伸出下部结构21的部分的高度为下部结构21与底板结构22之间的间距(该间距一般为层高)的2/5至3/5,优选为1/3层高。利用由多根定位筋构成的定位柱脚对空心管柱11的下端进行定位和固定。进一步地,可通过在空心管柱11的下端管口设置粘胶来与下部结构固定,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空心管柱11不会移位。进一步地,在空心管柱11的外管壁上缠绕有多道紧固环14,多道紧固环14等间距箍设在空心管柱11的外管壁上,间距约为300mm。依次来固定空心管柱11,保证管身不被混凝土涨裂破坏。在设置有定位筋13的位置,可将上述紧固环14箍设在定位筋13的外侧,以加强定位筋13对空心管柱11的固定作用,防止空心管柱在混凝土浇筑时发生位移。本技术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采用空心管柱与内注的加固填充料构成高强度的新型支撑柱体,支设在后浇带两侧的底板模板的下方,来代替传统的满堂脚手架,对后浇带浇筑前的底板结构进行支撑加固,可实现后浇带处模板支撑体系(如满堂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设于后浇带两侧位置的空心管柱及填充于所述空心管柱中的加固填充料,所述空心管柱的下端固定于下部结构,所述空心管柱的上端固定于后浇带两侧的底板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设于后浇带两侧位置的空心管柱及填充于所述空心管柱中的加固填充料,所述空心管柱的下端固定于下部结构,所述空心管柱的上端固定于后浇带两侧的底板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柱的上端固定于后浇带两侧位置的底板结构的底部模板,所述底部模板上开设有预留孔洞,所述空心管柱的上端插设并固定于所述预留孔洞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柱的上端管口与所述预留孔洞的顶部洞口相齐平。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柱的外管壁贴合于所述预留孔洞的孔壁,所述空心管柱与所述预留孔洞之间设有密封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早拆法用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锦杰刘涛陈广旭周恒杨江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