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663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3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该结构为多层,包括钢筋混凝土侧墙、侧墙后浇带、防水层,所述的多层结构由左向右排布为:钢筋混凝土侧墙、防水层、保护层泡沫板和回填土层,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侧墙和侧墙后浇带之间有接缝,所述接缝之间设置止水条,所述钢筋混凝土侧墙右侧设置后期需拆除的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混凝土预制板右侧设置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右侧设置保护层泡沫板,在保护层泡沫板右侧设置回填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用于解决防水保护层设置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之上时工序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的后浇带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室通常为超长、超深结构,为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后浇带结构。后浇带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保留一段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由于该结构位于地下侧墙,容易返潮,因此地下侧墙后浇带的防水处理非常重要。为了改进地下侧墙后浇带的防水结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44354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侧墙后浇带防水构造,包括钢筋混凝土侧墙和侧墙后浇带,钢筋混凝土侧墙与侧墙后浇带的接触部位设置止水钢板,侧墙后浇带下方设置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中设置防水层,防水层下方、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中设置防水卷材加强层,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下方设置混凝土预制板,在混凝土预制板中设置钢筋网加强层。该专利中防水保护层设置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中,由于防水层一般为高分子薄膜,该防水保护层黏附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中时,需要对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表面进行整平、压实和抹光处理,工序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用于解决防水保护层设置于细石混凝土层之上时工序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侧墙和位于钢筋混凝土侧墙上的侧墙后浇带,其特征在于:在侧墙后浇带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排布为:防水层、保护层和回填土层;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侧墙和侧墙后浇带之间的连接处设置若干止水条,所述止水条同时与钢筋混凝土侧墙和地面平行设置;所述防水层为多层结构,所述防水层为防水卷材层。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做地下侧墙后浇带的防水结构时,钢筋混凝土侧墙完成后,为及时进行地下室侧墙回填施工,预制混凝土预制板。到达设计预定的时间后,在侧墙后浇带浇筑膨胀砼,钢筋混凝土侧墙和侧墙后浇带之间留有接缝,在接缝处设置若干止水条,防止渗水。砼强度达到100%之后,拆除混凝土预制板,在侧墙外设置防水层,防止水渗进来破坏墙体,为了进一步防水以及防止防水层破坏,在防水层的右侧设置保护层,采用泡沫板作为保护层成本较低并且简单实用。之后在保护层的右侧设置回填土层,夯实回填土保证密实度,其中防水层包括多层,每一层均由防水卷材铺设而成,层层铺设,增强地下侧墙后浇带的防水效果。采用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地下侧墙较佳的防水效果,而且铺设工序简单,成本较低,适合推广应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保护层和第二防水保护层,所述第一防水保护层靠近侧墙后浇带,所述第二防水保护层靠近保护层。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防水层设置为两层,第一防水保护层为了满足地下室侧墙防水的施工要求,第二防水保护层作为防水加强层增强侧墙的防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防水保护层的厚度为3mm。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靠近混凝土预制板的防水层由厚度3mm的防水卷材铺设而成,该防水卷材黏附于钢筋混凝土侧墙以及侧墙后浇带,虽然侧墙与侧墙后浇带需要经过前期抹平处理,但是不可避免仍会有地方凹凸不平,厚度为3mm的防水卷材具有很好的形变能力,遇到凹坑或者凸起,可以利用自身的形变适应基体的变化,从而可以更好的贴合于基体表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防水保护层包括厚度为4mm的第一防水附加层和厚度为3mm的第二防水附加层,所述第一防水附加层靠近侧墙后浇带,所述第二防水附加层靠近保护层。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第一防水保护层右侧设置第二防水保护层,第二防水保护层包括两层,分别由厚度为4mm以及厚度为3mm的防水卷材铺设而成。先铺设4mm厚的防水卷材再铺设3mm厚的防水卷材。该层防水层使用厚度不同的两层防水卷材铺贴,既保证了防水卷材的强度又采用层层补漏减少卷材接缝的漏水隐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保护层为聚苯乙烯泡沫板。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保护层设置为聚苯乙烯泡沫板,该泡沫板内部多为微细闭孔结构,具有防水防潮、保温隔热、高强度抗压以及防腐耐用的性能,可将其作为防水层的保护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保护层的厚度为50-70mm。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该保护层的厚度设置为50-70mm,有较好的变形性可以与防水层更好的贴合,达到防水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止水条为遇水膨胀止水条或者钢板止水片中的一种。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钢筋混凝土侧墙和侧墙后浇带有接缝,在该接缝之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或者钢板止水片进一步防渗漏,遇水膨胀止水条在遇到水之后产生2-3倍的膨胀形变,可以填充满接缝的不规则表面、空穴和间隙,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防止渗漏。使用钢板止水片止水时,预埋一部分钢板与混凝土进行浇筑,第二次浇筑混凝土时将剩余钢板一起浇筑进去,起到阻止外面的压力水渗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侧墙后浇带内填充膨胀砼块。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膨胀砼具有补偿收缩以及产生自应力的功能,此外还具有抗渗性强,硬化后强度高的特点,使用膨胀砼浇筑侧墙后浇带可以进一步增强侧墙后浇带的抗渗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卷材层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使用的防水材料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防水材料除防水之外,还具有自粘性和自愈性,使用火焰加热器对防水卷材加热,卷材表面沥青熔融即可与混凝土垫层更好的贴合,在铺贴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凸起或气泡,在半小时之内用针挑破,即可自愈,不影响防水材料的效果。使用防水卷材进行铺贴,层与层之间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可以增大防水层适应基体形变的能力。有益效果:防水层设置为两层,双层防护防止渗水,在防水层的右侧设置聚苯乙烯泡沫板,除进一步防水防潮之外还可以避免防水层被破坏,此外聚苯乙烯泡沫成本低,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附图标记说明:1、钢筋混凝土侧墙;2、侧墙后浇带;3、接缝;4、止水条;41、第一止水带;42、第二止水带;43、第三止水带;5、第一防水保护层;6、第二防水保护层;61、第一防水附加层;62、第二防水附加层;7、保护层;8、回填土层。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钢筋混凝土侧墙1和侧墙后浇带2,侧墙后浇带2采用后浇方式嵌入钢筋混凝土侧墙1内,钢筋混凝土侧墙1和侧墙后浇带2之间有接缝3,所述接缝3为凸形缝,在该缝隙之间设置止水条4,止水条4包括第一止水带41、第二止水带42和第三止水带43,止水条4同时平行于钢筋混凝土侧墙1和地面设置,其中第一止水带41和第三止水带43分别设置于接缝3的两端,第二止水带设置于接缝3的中间,所述止水条4的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下底边靠近防水层一侧,所述止水条4为遇水膨胀止水条或者钢板止水片;混凝土预制板(图中未标出),为了及时进行地下侧墙的回填土施工,提前预制混凝土预制板,在侧墙后浇带2浇筑膨胀砼,待其固化之后可将该预制板拆除,进行后续防水层的铺设;第一防水保护层5,由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设而成,厚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侧墙(1)和位于钢筋混凝土侧墙(1)上的侧墙后浇带(2),其特征在于:在侧墙后浇带(2)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排布为:防水层、保护层(7)和回填土层(8);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侧墙(1)和侧墙后浇带(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若干止水条(4),所述止水条(4)同时与钢筋混凝土侧墙(1)和地面平行设置;所述防水层为多层结构,所述防水层为防水卷材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侧墙(1)和位于钢筋混凝土侧墙(1)上的侧墙后浇带(2),其特征在于:在侧墙后浇带(2)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排布为:防水层、保护层(7)和回填土层(8);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侧墙(1)和侧墙后浇带(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若干止水条(4),所述止水条(4)同时与钢筋混凝土侧墙(1)和地面平行设置;所述防水层为多层结构,所述防水层为防水卷材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保护层(5)和第二防水保护层(6),所述第一防水保护层(5)靠近侧墙后浇带(2),所述第二防水保护层(6)靠近保护层(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防水保护层(5)的厚度为3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侧墙后浇带防水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凝瑞胡勇军王占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耐尔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