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6561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包括平板和支设在所述平板下方的若干支座,所述平板上方在对应于各个所述支座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垂直于所述平板的若干柱,在所述支座下方设有一根或多根支撑桩。这种结构省去了梁结构,既可以节省部分混凝土材料和钢筋材料,还可以降低了对土石开挖深度的要求,以及降低地下室底板支模和防水层施工的难度,优化了施工工艺,整体上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地下室底板中,有三种受力状态,分别是作用于底板顶面的向下的重力荷载状态、作用于底板底面的向上的水浮力状态和作用于底板底面的向上的人防动荷载状态,以上三种受力工况可能单独、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当这三种受力工况同时存在时,可能彼此会相互抵消,但是在对底板的设计中,计算受力工况时仅考虑对底板最为不利的状态。即计算向下荷载的受力工况时不考虑向上荷载的抵消作用,计算向上荷载的受力工况时仅考虑向下荷载的自重。现有的地下室底板一般有一层或多层,其结构通常采用与地上主体结构相同的梁板式结构。在梁板式结构中,由于基础梁上的荷载往往偏大,所以需将基础梁的截面尺寸设置得较大以承受荷载,从而导致基础梁的配筋量大。另外,基础梁需要向下凸出底面设置,这不仅增加了土石的开挖工程量和施工难度,还增加了底板防水层的施工难度和工程量,增加建筑和结构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理的地下室底板结构,简化施工工艺,降低地下室底板建造的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包括平板和支设在所述平板下方的若干支座,所述平板上方在对应于各个所述支座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垂直于所述平板的若干柱,各所述支座下方设有一根或多根支撑桩。进一步地,所述柱在所述平板上的投影呈矩形阵列分布,横向柱距为a,纵向柱距为b,0.6≤a/b≤1.67,a≤15m,b≤15m。其中,a/b的值是指该数值范围内的任一点值,例如a/b=0.6、a/b=0.7、a/b=0.8、a/b=0.9、a/b=1、a/b=1.2、a/b=1.25、a/b=1.3、a/b=1.4、a/b=1.5、a/b=1.6或a/b=1.67。a≤15m是指该数值范围内的任一点值,例如a=15m、a=14m、a=12m、a=10m、a=9m、a=8m、a=7m、a=6m、a=5m、a=4m、a=3m、a=2m或a=1m。b≤15m是指该数值范围内的任一点值,例如b=15m、b=14m、b=12m、b=10m、b=9m、b=8m、b=7m、b=6m、b=5m、b=4m、b=3m、b=2m或b=1m。优选地,0.8≤a/b≤1.25,a≤10m,b≤10m。更优选地,a/b=1,a=10m,b=10m。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为承台或天然基础,所述承台为单桩承台或多桩承台,所述支撑桩设置在所述承台下方且所述支撑桩的顶端伸入所述承台内部,或者所述支撑桩埋设在所述天然基础中。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为托板或柱帽,所述支撑桩设置在所述支座下方,且在所述支座和所述支撑桩之间设有承台或天然基础,所述承台为单桩承台或多桩承台,所述支撑桩设置在所述承台下方且所述支撑桩的顶端伸入所述承台内部,或者所述支撑桩埋设在所述天然基础中。进一步地,所述支座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平板的厚度,所述支座在所述平板上投影的横向宽度为A,纵向宽度为B,0.2≤A/a≤0.5,0.2≤B/b≤0.5。其中,A/a的值是指该数值范围内的任一点值,例如A/a=0.2、A/a=0.25、A/a=0.3、A/a=0.35、A/a=0.4、A/a=0.45或A/a=0.5。B/b的值是指该数值范围内的任一点值,例如B/b=0.2、B/b=0.25、B/b=0.3、B/b=0.35、B/b=0.4、B/b=0.45或B/b=0.5。优选地,0.3≤A/a≤0.35,0.3≤B/b≤0.35。更优选地,A=3m、B=3m,A/a=0.3,B/b=0.3。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为柱帽,所述柱帽由平行于所述平板平面的顶面和底面、设在所述柱帽的顶面和底面之间且倾斜于所述平板平面的周向侧面构成,所述柱帽竖向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在所述柱帽竖向横截面中,所述柱帽顶面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柱帽底面的横向宽度,所述柱帽顶面与所述柱帽周向侧面形成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小于或者等于30°。进一步地,所述平板划分为位于各所述支撑柱下方的若干第一平板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平板部分之外的若干第二平板部分,以对应位于所述第一平板部分上方的所述支撑柱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向横向延伸出大于或者等于(1/4)×a的宽度为所述第一平板部分的横向宽度范围,向纵向延伸出大于或者等于(1/4)×b的宽度范围为所述第一平板部分的纵向宽度范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板部分和所述第二平板部分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通长钢筋,所述通长钢筋在所述承台或所述天然基础中通长,所述第二平板部分的顶面和/或底面设有短钢筋,所述第一平板部分的顶面和/或所述支座的底面中设有所述短钢筋,在所述支座中的所述短钢筋锚固接入所述平板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平板部分的底面和所述第一平板部分的顶面设有所述短钢筋。优选地,所述第二平板部分的顶面和所述第一平板部分的底面设有所述短钢筋。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中还设有所述通长钢筋,在所述支座中,所述通长钢筋与所述短钢筋间隔设置,且所述通长钢筋与所述短钢筋锚固接入到所述平板中。进一步地,所述平板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1m。进一步地,当所述支座为承台或所述支座下方设有承台时,在所述承台下方设有垫层,所述垫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在本技术的地下室底板省去梁结构,既可以节省部分混凝土材料和钢筋材料,还可以降低了对土石开挖深度的要求,以及降低地下室底板支模和防水层施工的难度,优化了施工工艺,整体上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此外,平板划分为若干跨度较小的第一平板部分和第二平板部分,使平板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均可传递受力。同时,平板下方根据地基情况灵活设置不同类型的支座,用于承受荷载,使地下室底板结构的受力更加合理,即便减小平板的厚度和配筋,仍能满足地下室底板的功能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地下室底板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H-H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结构的变形之一。图4是实施例一地下室底板结构配制钢筋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地下室底板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H-H线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二地下室底板结构配制钢筋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三地下室底板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9是图8中H-H线的剖面示意图。图10(a)是实施例三中柱帽的结构示意图。图10(b)是实施例三中柱帽结构的变形之一、图11是实施例三地下室底板结构配制钢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用于说明各部件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特别限定各部件或组成部分的具体安装方位。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和支设在所述平板下方的若干支座,所述平板上方在对应于各个所述支座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垂直于所述平板的若干柱,在所述支座下方设有一根或多根支撑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和支设在所述平板下方的若干支座,所述平板上方在对应于各个所述支座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垂直于所述平板的若干柱,在所述支座下方设有一根或多根支撑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在所述平板上的投影呈矩形阵列分布,横向柱距为a,纵向柱距为b,0.6≤a/b≤1.67,a≤15m,b≤15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承台或天然基础,所述承台为单桩承台或多桩承台,所述支撑桩设置在所述承台下方且所述支撑桩的顶端伸入所述承台内部,或者所述支撑桩埋设在所述天然基础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托板或柱帽,所述支撑桩设置在所述支座下方,且在所述支座和所述支撑桩之间设有承台或天然基础,所述承台为单桩承台或多桩承台,所述支撑桩设置在所述承台下方且所述支撑桩的顶端伸入所述承台中,或者所述支撑桩埋设在所述天然基础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柱帽,所述柱帽由平行于所述平板平面的顶面和底面、设在所述柱帽的顶面和底面之间且倾斜于所述平板平面的周向侧面构成,所述柱帽竖向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在所述柱帽竖向横截面中,所述柱帽顶面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柱帽底面的横向宽度,所述柱帽顶面与所述柱帽周向侧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