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预应力技术的地下室底板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250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预应力技术的地下室底板构造,包括底板,以及若干平行内置于底板中的预应力筋,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预应力筋采用抛物线形预应力筋,且预应力筋在底板的板支座区域为最低点,在板跨中区域为最高点;所述预应力筋由相邻预应力筋分段端部搭接组成,预应力筋分段的搭接端设置张拉锚具,搭接区域位于板跨中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地下室为过长建筑,其地下室底板中,预应力筋采用若干相互搭接的预应力筋分段形成,即实现了过长建筑的预应力筋布置,同时避免预应力筋过长造成预应力损失过大,在搭接时,在底板上设置凹槽,进而将预应力筋分段的张拉端设置在其内,顺利实现张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跨度小、柱网密,无法满足建筑多种功能的需要,造成建筑使用上的浪费。预应力技术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同时还具备了抗裂性好、节约材料、自重轻等其他优势,迎合了近代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等。地下室一般为过长建筑,预应力筋的长度同建筑长度。若不分段,则预应力筋会过长,不仅会使预应力损失过大,影响受力,而且施工繁琐。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对预应力筋进行分段后,再对相邻组的预应力筋进行搭接。由于预应力技术在地下室中的应用非常少,更不用说地下室底板的预应力施工构造了,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地下室底板的预应力构造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搭接可靠、张拉方便且预应力损失小的预应力地下室底板构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板,以及若干平行内置于底板中的预应力筋,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预应力筋采用抛物线形预应力筋,且预应力筋在底板的板支座区域为最低点,在板跨中区域为最高点;所述预应力筋由相邻预应力筋分段端部搭接组成,预应力筋分段的搭接端设置张拉锚具,搭接区域位于板跨中区域。优选的,所述相邻预应力筋分段端部搭接时,两相邻预应力筋分段搭接端分别穿过板跨中中心线后再延伸400~600mm。优选的,所述相邻组预应力筋分段的端部搭接时,两预应力筋分段搭接端间距X ^ 10mm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搭接区域设置有若干容纳各张拉锚具的凹槽,该凹槽的纵截面为倒三角形;且在张拉锚具完成张拉后在凹槽内填充细石混凝土封盖层。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地下室为过长建筑,其地下室底板中,预应力筋采用若干相互搭接的预应力筋分段形成,即实现了过长建筑的预应力筋布置,同时避免预应力筋过长造成预应力损失过大,另外,也可顺利避开后浇带,进而无需后浇带处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张拉,不会影响施工工期;在搭接时,在底板上设置凹槽,进而将预应力筋分段的张拉端设置在其内,顺利实现张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采用预应力技术的地下室底板构造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地下室底板预应力筋线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地下室底板预应力筋搭接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地下室底板预应力筋搭接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包括底板1,以及若干平行内置于底板I中的预应力筋2,预应力筋2采用抛物线形预应力筋,且预应力筋2在底板的板支座区域为最低点,在板跨中区域为最尚点O如图3、4所示,预应力筋2由相邻预应力筋分段21、22端部搭接组成,预应力筋分段21、22的搭接端设置张拉锚具3,搭接区域位于板跨中区域。相邻预应力筋分段21、22端部搭接时,两相邻预应力筋分段21、22搭接端分别穿过板跨中中心线后再延伸一定的长度Y,本实施例中Y为400~600mm,且两预应力筋分段搭接端俯视视角上的净间距X彡10mm0作为本技术更具体的实施方式:底板I的搭接区域设置有若干容纳各张拉锚具3的凹槽4,该凹槽4的纵截面为倒三角形,其高度为170mm,长度200mm,宽度同锚具宽度;且在张拉锚具3完成张拉后在凹槽4内填充细石混凝土封盖层。本实施例中,各组预应力筋分段外均包覆波纹管,在预应力筋分段的搭接端上安装有锚垫板和锚具,并在锚垫板上设置螺旋筋。【主权项】1.,包括底板,以及若干平行内置于底板中的预应力筋,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应力筋采用抛物线形预应力筋,且预应力筋在底板的板支座区域为最低点,在板跨中区域为最高点; 所述预应力筋由相邻预应力筋分段端部搭接组成,预应力筋分段的搭接端设置张拉锚具,搭接区域位于板跨中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技术的地下室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预应力筋分段端部搭接时,两相邻预应力筋分段搭接端分别穿过板跨中中心线后再延伸400?600mm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技术的地下室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组预应力筋分段的端部搭接时,两预应力筋分段搭接端间距X多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技术的地下室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搭接区域设置有若干容纳各张拉锚具的凹槽,该凹槽的纵截面为倒三角形;且在张拉锚具完成张拉后在凹槽内填充细石混凝土封盖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包括底板,以及若干平行内置于底板中的预应力筋,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预应力筋采用抛物线形预应力筋,且预应力筋在底板的板支座区域为最低点,在板跨中区域为最高点;所述预应力筋由相邻预应力筋分段端部搭接组成,预应力筋分段的搭接端设置张拉锚具,搭接区域位于板跨中区域。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地下室为过长建筑,其地下室底板中,预应力筋采用若干相互搭接的预应力筋分段形成,即实现了过长建筑的预应力筋布置,同时避免预应力筋过长造成预应力损失过大,在搭接时,在底板上设置凹槽,进而将预应力筋分段的张拉端设置在其内,顺利实现张拉。【IPC分类】E04C5/08, E04B5/00【公开号】CN204898974【申请号】CN201520587688【专利技术人】韩春斌 【申请人】江苏开来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申请日】2015年8月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预应力技术的地下室底板构造,包括底板,以及若干平行内置于底板中的预应力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采用抛物线形预应力筋,且预应力筋在底板的板支座区域为最低点,在板跨中区域为最高点;所述预应力筋由相邻预应力筋分段端部搭接组成,预应力筋分段的搭接端设置张拉锚具,搭接区域位于板跨中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开来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