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及其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702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及其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控制装置包括串联在泵和两个并联的马达之间的分流阀,该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获取工程车辆前轮的转向角度信息的信息采集单元;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的第一油口连接所述泵的出油口,第二油口连接油箱,第三油口连接所述分流阀的控制端;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及所述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端;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根据所述转向角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三油口与第一油口连通或者与第二油口连通的模式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能有效提升工程车辆牵引力,并解决马达吸空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及其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控制装置包括串联在泵和两个并联的马达之间的分流阀,该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获取工程车辆前轮的转向角度信息的信息采集单元;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的第一油口连接所述泵的出油口,第二油口连接油箱,第三油口连接所述分流阀的控制端;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及所述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端;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根据所述转向角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三油口与第一油口连通或者与第二油口连通的模式控制单元。本技术提供的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能有效提升工程车辆牵引力,并解决马达吸空的问题。【专利说明】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及其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的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及装设有该控制装置的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液压驱动平地机可采用单泵并联双马达的方式驱动。为克服两侧轮胎在不同附着条件或单边偏载出现打滑的情况,专利号为CN200810176483的文献中揭示在泵和马达之间串联分流阀,该分流阀在正常作业和转弯过程中不投入工作,只有在检测到左、右液压马达转速比超出预设转速比范围(两轮速差很大,即单边打滑)时,控制分流阀强制分流。然而,在出现单边打滑时,首先需要经过两侧马达转速测量,然后再程序判断以使分流阀分流,整个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导致工程车辆(如平地机)出现刨坑现象;此外,在两轮马达速差较大时强制分流阀投入,转速较快一端的马达由于补油不能及时供应,会出现短暂的吸空现象,对马达寿命造成不利影响。故,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上述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中出现的车辆刨坑引起的牵引力下降和马达容易出现吸空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及装设有该控制装置的工程车辆,以解决现有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刨坑引起的牵引力下降和液压系统中马达容易吸空的不足。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串联在泵和两个并联的马达之间的分流阀,该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获取工程车辆前轮的转向角度信息的信息采集单元;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的第一油口连接所述泵的出油口,第二油口连接油箱,第三油口连接所述分流阀的控制端;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及所述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端;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根据所述转向角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三油口与第一油口连通或者与第二油口连通的模式控制单元。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工程车辆的前桥转向轴上。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第一行程开关及第二行程开关;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配合作用的第一限位块以及与所述第二行程开关配合作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及第二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工程车辆的前桥桥架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工程车辆前桥的两个转向轴上。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配合作用的第一触发器以及与所述第二接近开关配合作用的第二触发器;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安装在所述工程车辆的前桥桥架上,所述第一触发器及第二触发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工程车辆前桥的两个转向轴上。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用于感测所述工程车辆的第一转向油缸的活塞杆位移信息的第一位移传感器及用于感测所述工程车辆的第二转向油缸的活塞杆位移信息的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活塞杆位移信息或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活塞杆位移信息确定所述工程车辆前轮的转向角度信息的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及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气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气开关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电气开关的动作信息控制所述第三油口与第一油口连通或者与第二油口连通的模式选择单元。进一步地,所述模式控制单元与模式选择单元集成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二位三通换向阀本技术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在正常作业时,分流阀投入工作,两侧马达流量一致,共同驱动车辆行走,从而发挥出较大的牵引力;同时控制装置通过信息采集单元获取工程车辆前轮的转向角度信息,在前轮转向角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将控制第三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分流阀处于自由轮状态,两个马达根据自身运行状态分配流量,可有效解决马达吸空的问题。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包括泵、与所述泵连接的两个并联的马达、上述任一种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为平地机。该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具备上述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相应的技术效果,兹不赘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施例中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中放置的物料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浙青混合料。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及描述,图1中的泵I及其相关的阀组、油箱2、两个并联的马达4属于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本技术控制装置实施例的控制对象,不应理解为控制装置的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串联在泵I和两个并联的马达4之间的分流阀3、信息采集单元(在本实施例中信息采集单元为角度传感器13)、电磁换向阀5及控制器6 ;其中,角度传感器13用于获取工程车辆前轮的转向角度信息;电磁换向阀5的第一油口连接泵I的出油口 M,第二油口连接油箱,第三油口连接分流阀3的控制端;控制器6分别连接角度传感器13及电磁换向阀5的控制端;控制器6包括模式控制单元61,用于根据角度传感器13输送的转向角度信息控制第三油口与第一油口连通或者控制第三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上述控制器6根据转向角度信息对电磁换向阀5的具体控制过程如下:在控制器6根据角度传感器13输送的转向角度信息确定转向角度达到预设角度(转向角度超过该预设角度后,分流阀3将无法及时补油,导致马达4出现吸空现象,损坏马达4)时,控制电磁换向阀5的第三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此时,分流阀3的控制端与油箱连通,分流阀3处于自由轮位置(即不再处于分流状态),两个并联的马达4根据自身运行状态分配流量,从而消除马达4憋压和吸空的现象;当控制器6根据角度传感器13输送的转向角度信息确定前轮转向角度小于该预设角度后,控制器12控制电磁换向阀5的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泵双马达驱动工程车辆液压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串联在泵(1)和两个并联的马达(4)之间的分流阀(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获取工程车辆前轮的转向角度信息的信息采集单元;电磁换向阀(5),所述电磁换向阀(5)的第一油口连接所述泵(1)的出油口(M),第二油口连接油箱,第三油口连接所述分流阀(3)的控制端;控制器(6),分别连接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及所述电磁换向阀(5)的控制端;所述控制器(6)包括用于根据所述转向角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三油口与第一油口连通或者与第二油口连通的模式控制单元(6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卫民刘震洲郑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