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密封盘在部件上的压配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6623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密封盘(30)在部件(10)、尤其是在压力传感器装置的压力接管(13)上压配合的方法,其方式是:所述密封盘(30)放置在所述部件(10)上,且所述密封盘(30)的材料相对于所述部件(10)压配合以使所述密封盘(30)固定在所述部件(10)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所述压配合通过在所述密封盘(30)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压入部实现。所述压入部实现为相互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圆弧形区段(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密封盘在部件上的压配合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从制造密封盘在部件上、尤其是在压力传感器装置的压力接管上压配合的方法出发,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密封盘放置到所述部件上,和将所述密封盘的材料相对于所述部件压配合以使所述密封盘固定在所述部件上的方法步骤。本专利技术还从一种包括密封盘和部件,尤其是压力接管的装置出发,其中所述密封盘被放置在所述部件上并且所述密封盘的材料相对于所述部件压配合以使所述密封盘固定在所述部件上。
技术介绍
在部件,例如在压力传感器装置规定作为终端买方的装运或者运输的所谓OEM部件的情形下,必须将属于所述部件的密封盘防失去地固定在所述部件上,以使所述部件与固定在其上的密封盘能够由终端买方在一个单个工作步骤中可以安装地安装。为了将密封盘防失去地且位置精确地固定在这种部件上,所述密封盘在规定的安装位置中放置在为此设置的部件的连接管上并且根据常规压配合方法设有冲压痕迹,其方式是通过冲压凸模以一定的力构造在密封盘的圆周方向上的循环凹入作为冲压痕迹。为此,在它的冲压侧上设有相应几何形状的轮廓的冲压凸模穿过在规定的位置定位在连接管上的密封盘,其中,获得在圆周方向上循环的冲压印痕,所述密封盘利用所述冲压印痕防失去地压配合在所述连接管的它所包括的槽的外周缘上。由此,所述密封盘在它规定的安装位置中保持在所述部件上,即使在向终端买方的运输过程中保证位置精确。所述部件与防失去地固定在其上的密封盘因此可以安装地准备最终装配在相应的系统中,如在高压存储喷射系统(共轨)或者内燃机,尤其是柴油发动机,不需要处理部件和密封盘的复杂的、分开的额外的工作过程。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在冲压或压配合过程时需要15到20kN范围内的高引入力,以便保证将所述密封盘防失去地压配合在所述部件上。在这里形成的负荷峰值能够导致通过玻璃管座尤其暴露地容纳在所述部件上的压力传感器元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密封盘在部件上的压配合的方法,其方式是所述密封盘放置到所述部件上,并且所述密封盘的材料相对于所述部件压配合以使所述密封盘固定在所述部件上,其中,所述压配合通过在所述密封盘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压入部实现。按照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包括一个密封盘和一个部件的装置,其中,所述密封盘放置在所述部件上且所述密封盘的材料相对于所述部件压配合以使所述密封盘固定在所述部件上,其中,所述压配合通过在所述密封盘的表面中的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压入部构成。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区别特征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在现有技术中需要相对更高的引入力以实现利用循环的压入,将环形地构造的密封盘牢固地压配合或固定在所述部件上,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相反地,显著减小了力量消耗,其方式是通过几个在密封盘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地布置的压入部产生总计减小的作用面积或者压配合面积,伴随着相应地减小所需要的引入力。因此显著减小所述部件损坏的危险,尤其是当所述部件是压敏的压力传感器装置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配合程序,所述密封盘运输安全地,即防失去地,固定在所述压力传感器装置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更多有利的改进方案和设计方案通过下述说明给出的措施得到。根据特别简单地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所述压入部实现为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圆弧形区段。为了在圆周方向上在密封盘上得到尽可能均匀的力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所述压入部基本上以在圆周方向上彼此之间均匀的间距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还优选提供,所述压配合以在圆周方向上至少三个圆弧形区段实现,因为已经在三个圆弧形区段,可获得相对于现有技术力明显减小直到50%以用于牢固地固定所述密封盘,所述三个圆弧形区段形成有在圆周方向上彼此之间大约相同的缺口和分别相同的弧长。附图说明在下面的描述和附图中详细地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意性地示出所包含部件的视图:图1示出部件的截面图,所述部件实现为其上容纳有压力传感器元件的中压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具有外螺纹的压力接管和设有用于容纳密封盘的槽;图2示出图1的部件的底侧透视图,在所述部件上固定有密封盘,其中,所述密封盘根据现有技术借助在所述密封盘上冲压的、在圆周方向上循环的压入部压配合在所述部件上,和图3示出图1的部件的底侧透视图,所述部件具有固定在其上的密封盘,其中,所述密封盘根据本专利技术借助几个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地布置的压入部压配合在所述部件上。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示地说明部件10的包括纵截面的示意图,部件10实现为压力传感器装置,用于中压范围和高压范围的压力测量。为此,部件10具有压力传感器11,与压力传感器11电连接的接触件12和压力接管13,其中,压力接管13具有在内部偏移且结束在压力传感器11上的压力通道14和外螺纹块15。在压力接管13的径向承载台肩16和外螺纹块15的螺纹终端之间布置循环槽17,用于容纳环形地构造的密封盘。图2以局部放大图图示地说明具有压力接管13的部件10的底侧。在压力接管13上,压力通道14在压力接管13中向内延伸,密封盘20安装在布置于外螺纹块15的螺纹终端和台肩16之间的槽中。环形密封盘20根据常规压配合工艺压配合在压力接管13上,其方式是借助未示出的冲压凸模,在密封盘20的背离台肩16的侧上形成在密封盘的圆周方向上圆形地循环的凹入22或者压入部。密封盘20的材料通过这个凹入22或者冲压痕迹被挤出并且到达环形密封盘的内部边缘。在这里,所述环形密封盘的开口收缩并且所述密封盘被压配合在所述槽中。图3图示地说明具有压力接管13的部件10的底侧。在图3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配合方法,通过在密封盘30的圆周方向上安置循环的冲压痕迹,密封盘30压配合在部件10的压力接管13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实现这个冲压痕迹,其方式是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的圆弧形区段32被压入或凹入,所述圆弧形区段32在密封盘30的环形冲压侧31的圆周方向上布置。为此,密封盘30首先放置到部件10的压力接管13上,以使密封盘30容纳在为容纳它而设置的槽中且与在压力接管13的台肩16上的安装位置齐平地贴靠,其中,密封盘30的内部边缘在所述槽的区域中松弛地环绕螺纹段上部的压力接管13。在这个确定的安装位置中,借助在图中未示出的中空圆柱形冲压凸模(通过同样在图中未示出的滑块沿着压力接管13的纵向延伸轴线可运动地力控制),在另一方法步骤中,压入部32形成在密封盘30的背离台肩16的冲压侧上,其中,压入部32在单个加工过程中同时构造在密封盘30的冲压侧上。为此,所述冲压凸模具有在它的冲压侧上相应突出地构造的凸缘。压入部或凹入32提供为在密封盘30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圆弧形区段压入或者冲压到密封盘30的表面中。分别直接彼此重叠地布置的圆弧形区段之间的在圆周方向上循环的缺口是恒定相等的。各个圆弧形区段32的在圆周方向上循环的长度或者弧长也分别相等。在优选实施例中,各个圆弧形区段的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或者弧长与到各下一个邻近区段的直接邻接的缺口成比例地选择,使得圆弧形区段32的弧长大约对应直接邻接的圆弧形区段之间的在圆周方向上观察的缺口。在这里,所述圆柱形区段位于距离所述密封盘的中心相同的半径上。通过在密封盘30的表面上构造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的压入部,在冲压过程中,材料从密封盘30的体积向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制造密封盘在部件上的压配合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密封盘(30)在部件(10)上、尤其是在压力传感器装置的压力接管(13)上的压配合的方法,其方式是所述密封盘(30)放置到所述部件(10)上,并且所述密封盘(30)的材料相对于所述部件(10)压配合以使所述密封盘(30)固定在所述部件(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配合通过在所述密封盘(30)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压入部(32)实现。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29 DE 102012211289.81.一种用于制造密封盘(30)在部件(10)上的压配合的方法,其方式是所述密封盘(30)放置到所述部件(10)上,并且所述密封盘(30)的材料相对于所述部件(10)压配合以使所述密封盘(30)固定在所述部件(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配合通过在所述密封盘(30)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压入部(32)实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总作用面积这样选择,使得用于所述压配合所需要的引入力的预先给定的阈值不被超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部(32)实现为相互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圆弧形区段。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部(32)基本上以在圆周方向上彼此之间均匀的间距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部(32)用在圆周方向上各个大约相同的弧长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部(32)用在圆周方向上各个大约相同的弧长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配合用在圆周方向上至少三个圆弧形区段实现。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部(32)位于相对于中心的相同半径上。9.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施洛特豪尔L·莱格勒R·文克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