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驱油用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956398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三元共聚物含有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A、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B和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C。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含有该三元共聚物的驱油用组合物。含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三元共聚物的水溶液具有低表面张力,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含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三元共聚物的水溶液具有较高的表观粘度。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油用组合物配制的溶液能够提高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的原油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三元共聚物含有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A、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B和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C。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含有该三元共聚物的驱油用组合物。含有本专利技术所述三元共聚物的水溶液具有低表面张力,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含有本专利技术所述三元共聚物的水溶液具有较高的表观粘度。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驱油用组合物配制的溶液能够提高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的原油采收率。【专利说明】一种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驱油用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该三元共聚物在驱油剂中的应用,以及一种含有该三元共聚物的驱油用组合物。
技术介绍
化学驱是提高三次采油中原油采收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化学驱可分为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和复合驱。自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国外进行聚合物驱的矿场试验中,绝大多数都采用了聚丙烯酰胺。而最近20多年以来,国内除个别油田曾进行过生物聚合物现场试验外,绝大多数也都采用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聚丙烯酰胺是由丙烯酰胺单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而成的水溶性线型高分子聚合物,我国工业化生产聚丙烯酰胺已有大约30年的历史。虽然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具有较高的粘度,但是聚丙烯酰胺存在着盐敏、热降解和机械降解等性能方面的缺陷。例如,当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时,因阳离子浓度增大,中和了羧基阴离子的负电荷,破坏了双电层结构,聚丙烯酰胺分子链由松散的伸展状态回复到紧密的卷曲状态,分子线团尺寸变小,分子间摩擦力变小,溶液粘度因而降低;在高温条件下,聚丙烯酰胺会发生明显的热氧降解和水解作用,使溶液粘度降低;此外,当线性聚丙烯酰胺被置于高剪切应力场中,分子链会发生断裂,从而发生机械降解。聚丙烯酰胺的上述缺点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对聚丙烯酰胺的改性可以改变丙烯酰胺的分子结构以克服其固有的弱点。在聚合物亲水性大分子链上引入少量疏水基团,由于疏水基团的憎水作用,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水溶液中会相互聚集,在该聚集过程中,大分子链相互缔合使得流体动力学半径增大,强化增粘作用,进而提高了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能够获得更适合油田使用的改性共聚物,解决目前高温高盐油藏阻碍聚合物驱油技术应用的问题。N-烷基丙烯酰胺是一类重要的丙烯酰胺衍生物单体。N-烷基丙烯酰胺由于含有疏水基团,可被作为疏水单体用以合成各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关于N-烷基丙烯酰胺及其共聚物的合成方法,文献 US5712413、US3948989、US6369249、CN101143832、CN101104592、CN101171298等均有介绍。复合驱是将两种以上的驱油成分组合使用的驱油方式,其驱油效率通常高于单一成分的驱油剂。目前油田使用的复合驱中,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复配使用时,在地层运移过程中二者易发生“色谱分离”现象,使复配体系偏离所设计的配方,从而导致驱油效率大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的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而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含有该三元共聚物的驱油用组合物。通过醚化、酯化等化学反应在纤维素中引入亲水基,破坏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缔合,使其不能够结晶而溶于水,通过上述方法改性的纤维素一般称为水溶性纤维素。由于水溶性纤维素具有一般表面活性剂所不具备的优点(如增粘性能),所以将水溶性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开发成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使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N_烷基丙烯酰胺和下述式(4)表示的化合物(即水溶性纤维素的衍生物)共聚得到的聚合物,由于式(4)所示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N-烷基丙烯酰胺具有较强的耐盐和耐温性能,所以含有该聚合物的水溶液在高温、高盐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的表观粘度,并且能够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元共聚物,其中,该三元共聚物含有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其中,所述结构单元A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B为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C为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且以所述三元共聚物中结构单元的总摩尔数为基准,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50-99摩尔%,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5-20摩尔%,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5-30摩尔% ;优选地,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70-99摩尔%,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5-10摩尔%,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5-20摩尔% ;【权利要求】1.一种三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该三元共聚物含有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其中,所述结构单元A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B为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C为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且以所述三元共聚物中结构单元的总摩尔数为基准,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50-99摩尔%,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5-20摩尔%,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5-30摩尔% ;优选地,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70-99摩尔%,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5-10摩尔%,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5-20摩尔%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共聚物,其中,R2、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CH2CH2SO3M基团、氢原子或碳原子数4-15的直链烷基,优选选自-CH2CH2SO3M基团、氢原子或碳原子数7-12的直链烷基;R5和R6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3-15的直链烷基,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6-12的直链烷基,且R5和R6不同时为氢原子。3.—种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使取代度为0.3-1.5的磺乙基纤维素与RltlX表示的卤代烃接触,并分离出接触后所得产物中的式(4)表示的化合物,其中,取代度为0.3-1.5的磺乙基纤维素的取代基团为-CH2CH2SO3M基团,M为钠或钾,R10表示碳原子数4-15的烷基,R7、R8、R9各自独立地选自-CH2CH2SO3M基团、氢原子或R10, η为230-290的整数,η个R7、η个R8、η个R9中至少有一个-CH2CH2SO3M基团和R1(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R10为碳原子数4-15的直链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7-12的直链烷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为碱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所述取代度为0.3-1.5的磺乙基纤维素与所述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2-0.4 ;优选地,所述碱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选自碳原子数为1-20的脂肪族胺,碳原子数3-8脂环族胺,碳原子数6-10的芳香族胺和五元以上氮杂环化合物中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碱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选自吡啶、咪唑、甲胺、乙胺、丙胺和丁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所述碱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为吡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质子极性溶剂的用量为取代度为0.3-1.5的磺乙基纤维素和RltlX表示的卤代烃的总重量的10-20倍;所述非质子极性溶剂选自N, N-二甲基甲酰胺、N, 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和1,3-二甲基丙撑脲中的一种或多种。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该三元共聚物含有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其中,所述结构单元A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B为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C为具有式(3)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且以所述三元共聚物中结构单元的总摩尔数为基准,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50?99摩尔%,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5?20摩尔%,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5?30摩尔%;优选地,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70?99摩尔%,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5?10摩尔%,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5?20摩尔%;其中,R1为氢原子或甲基;R2、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CH2CH2SO3M基团、氢原子或碳原子数4?15的烷基,M为钠或钾,R2、R3和R4中至少有一个?CH2CH2SO3M基团和碳原子数4?15的烷基;R5和R6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3?15的烷基,且R5和R6不同时为氢原子;所述三元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700万?1200万。FDA000018098800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芳吴江勇王晓春杨捷高文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