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金贤专利>正文

碧螺春制作成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64 阅读:27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碧螺春制作成形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电动机、曲臂机构,曲臂机构上设有锅架,锅架上设有炒锅组件;电动机通过皮带轮与设在机架中间的中间过桥轮相连,中间过桥轮再通过皮带传动件与设于锅架一侧的转动机构相连;炒锅组件上方设有气缸加压机构、连接于气缸加压机构下方的加压盖。炒锅组件包括锅体和设于锅体内的加热机构,锅体为凹型,锅底设有均匀螺旋状分布的棱骨。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锅体运动时向锅体内投入将经杀青后的碧螺春茶叶,按设定的工艺流程,自动加压,制作成形,至烘干。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大大减少所需要的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既能满足茶叶生长速度,又能满足市场对茶叶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杀青后的碧螺春茶叶进行成形制作的碧螺春制作成形机
技术介绍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其条索纤秀 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碧螺春以形美、色艳、 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因此碧螺春倍受各界人士的欢迎,市场需求 量大。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 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 2.0厘米 的原料,叶形巻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 万颗芽头。 一般5 9时采,9~15时拣剔,15时 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 天炒制,不炒隔夜茶。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在市场需求量大、清明时分茶厂惜时间 为金钱的情况下,市场上却没有可以替代手工制作碧螺春的机械设备。碧螺春 均由手工揉搓焙干制作成形,需要足够的劳动力,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不能与茶叶生长同步,也不能满足市场对茶叶的需求。 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碧螺春制作成形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曲臂机构(2),曲臂机构(2)上设有锅架(9),锅架(9)上设有炒锅组件(3);电动机通过皮带轮(8)与设在机架(1)中间的中间过桥轮(7)相连,中间过桥轮(7)再通过皮带传动件与设于锅架(9)一侧的转动机构(10)相连;所述的炒锅组件(3)上方设有气缸加压机构(5)、连接于气缸加压机构(5)下方的加压盖(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碧螺春制作成形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曲臂机构(2),曲臂机构(2)上设有锅架(9),锅架(9)上设有炒锅组件(3);电动机通过皮带轮(8)与设在机架(1)中间的中间过桥轮(7)相连,中间过桥轮(7)再通过皮带传动件与设于锅架(9)一侧的转动机构(10)相连;所述的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仁贵潘金标孙峰李亚兰
申请(专利权)人:刘金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2月25日 04:10
    碧螺春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