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型模具单元的控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501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提供一种射出成型模具单元的控压装置,该模具单元至少包含彼此对立设置的一固定、可动模仁,该固定、可动模仁相对端面间形成供一成型材料射入的一模穴,该可动模仁可沿一轴向移动改变该模穴大小,使该成型材料成型为一在该轴向上具有一厚度容许公差的成型物,该控压装置包含一压电致动器、一压力传感器,及储存一理想压力曲线的一运算处理器,该压电致动器是与该可动模仁连接,且可沿该轴向带动其移动,该压电致动器具有一甚小于该厚度容许公差的往复进给精度,该压力传感器是与该固定模仁连接且可感测该模穴压力,该运算处理器是与该压电致动器、该压力传感器连接,并可驱动该压电致动器带动该可动模仁调整该模穴压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出成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制成密度均匀的射出成型物的射出成型模具单元的控压装置
技术介绍
图1是概要说明模穴压力与成型时间关系的压力曲线图。如图1所示,为现有射出成型机将塑料射入一由一固定模仁、一可动模仁所形成的模穴内的过程中,该模穴的内部压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一般而言,该模穴的压力变化可区分为射料阶段I、压缩阶段II,及保压成型阶段III等三个阶段,且,在保压成型阶段,塑料会开始硬化成型为一射出成型物,因此,该模穴内的压力也会逐渐下降。而,射出成型物的品质与其成型过中的压力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实际上会借由在该固定模仁侧装设一压力传感器,并记录每一射出成型物射出成型时,该模穴内的压力曲线变化,如此,利用分析每一射出成型物的品质,即可以品质较佳的射出成型物的压力变化曲线作为一理想压力曲线(ideal pressure curve),并可供后续的射出成型作业参考,借以持续生产出高品质的射出成型物。图2是现有一种光学镜片半成品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现有一次射出成型过程中,光学镜片1的原料在大小保持固定的模穴内,无法控制调整原料于模穴内在保压成型阶段的压力变化,所以无法控制该光学镜片1每一次的射出成型品质。再者,其浇道是设置在模穴的旁侧,所以,射料时该光学镜片1在横方向上的压力分布并不均匀(浇道射入点的压力将为最高),造成该光学镜片1的成型密度不均,因而会影响该光学镜片1成型后的物理光学性质。图3是现有一种二次压制程所使用的一模具单元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该模具单元的组合剖视图,说明该二次压制程进行第二次闭模,以缩小模穴,以及图5是该二次压制程所制成的一光学镜片半成品的剖视图。如图3、4、5所示的二次压制程,其是配合一包含一可动侧模座板2、一固定侧模座板3、一压缩弹簧机构4及二光学模仁5、6的模具单元进行操作。该二次压制程是先进行第一次闭模,而使该等光学模仁5、6相对端面间形成一厚度为t+Δt的扩大模穴7(借以降低一光学镜片8成型前的厚薄比),接着,将定量的塑料射入填满扩大的该模穴7。然后,利用该压缩弹簧机构4进行第二次闭模,使该模穴7的厚度挤压缩小至该光学镜片8所欲成型的厚度t,并将多余的塑料挤压至一溢流槽(图未示)内。如此,虽可改善该光学镜片8因厚薄比所产生的缺点,但是,该二次压制程仍具有以下的缺失一、该第二次闭模动作只能定距控制该模穴7大小,仍无法控制调整该模穴7在保压成型阶段的压力变化。二、该二次压制程在塑料射出后段,即同时进行第二次闭模的压缩动作,以将多余的塑料挤压至该溢流槽内,因此,塑料在成型为该光学镜片8的过程中会产生横方向的流动,如此也会造成该光学镜片8在横方向上的压力分布不均(浇道射入点的压力将为最高,而溢流槽进入点的压力将为最低),并导致该光学镜片8的成型密度不均,因而会影响该光学镜片8成型后的物理光学性质。三、该光学镜片8成型后多余的塑料会成型为一溢流槽废料801,不但造成塑料的浪费,也导致再加工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射出成型模具单元的控压装置,该模具单元至少包含一可动构件、一固定构件、一设置于该可动构件内的可动模仁,及一设置于该固定构件内的固定模仁,该可动模仁与该固定模仁之间形成一模穴,以供一成型材料注入该模穴内形成一成型物,并且该可动模仁可沿一轴向相对于该固定模仁移动,该控压装置包含一压电致动器,设置于该可动构件内并与该可动模仁连接,并且该压电致动器可沿该轴向带动该可动模仁移动,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该固定构件内并与该固定模仁连接,且该压力传感器经由该固定模仁量测该模穴的压力,并输出一讯号,及一运算处理器,分别与该压电致动器、该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并用以储存一理想压力曲线,该运算处理器接收该讯号,并与该理想压力曲线比较、处理运算后,驱动该压电致动器带动该可动模仁移动,以调整该模穴内的压力。根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型态的一种射出成型模具单元的控压装置,该模具单元至少包含一可动构件、一固定构件、一设置于该固定构件内的可动模仁,及一设置于该可动构件内的固定模仁,该可动模仁与该固定模仁之间形成一模穴,以供一成型材料注入该模穴内形成一成型物,并且该可动模仁可沿一轴向相对于该固定模仁移动,该控压装置包含一压电致动器,设置于该固定构件内并与该可动模仁连接,并且该压电致动器可沿该轴向带动该可动模仁移动,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该可动构件内并与该固定模仁连接,且该压力传感器经由该固定模仁量测该模穴的压力,并输出一讯号,及一运算处理器,分别与该压电致动器、该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并用以储存一理想压力曲线,该运算处理器接收该讯号,并与该理想压力曲线比较、处理运算后,驱动该压电致动器带动该可动模仁移动,以调整该模穴内的压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单元,于一射出成型机内使用,将一成型材料形成一成型物,该模具单元包含一固定构件,一可动构件,与该固定构件对立设置,一固定模仁,设置于该固定构件内,一可动模仁,设置于该可动构件内,并与该固定模仁之间形成一模穴,一压电致动器,设置于该可动构件内,并与该可动模仁的一端连接,以便将该可动模仁沿一轴向相对于该固定模仁移动,及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该固定构件内,并与该固定模仁的一端连接,用以感测该模穴内的压力并输出一讯号。根据上述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型态的一种模具单元,于一射出成型机内使用,将一成型材料形成一成型物,该模具单元包含一固定构件,一可动构件,与该固定构件对立设置,一固定模仁,设置于该可动构件内,一可动模仁,设置于该固定构件内,并与该固定模仁之间形成一模穴,一压电致动器,设置于该固定构件内,并与该可动模仁的一端连接,以便将该可动模仁沿一轴向相对于该固定模仁移动,及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该可动构件内,并与该固定模仁的一端连接,用以感测该模穴内的压力并输出一讯号。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出成型机,用以将一成型材料形成一成型物,包括一承载基座,一夹模单元,设置于该承载基座上,具有一固定侧机台取付板,及一与该固定侧机台取付板对立设置的可动侧机台取付板,如上所述的一模具单元,设置于该固定侧机台取付板与该可动侧机台取付板之间,且该模具单元的固定构件是固设于该固定侧机台取付板上,该模具单元的可动构件是固设于该可动侧机台取付板上,一驱动单元,设置于该承载基座上,可驱动该可动侧机台取付板移动,以使该可动构件与该固定构件紧密结合或分离,一射料单元,设置于该承载基座上,并将该成型材料提供至该模具单元的模穴内,及一运算处理器,于其内储存一理想压力曲线,并与该模具单元的压电致动器及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构成一控压装置,当该成型材料注入该模穴内时,该压力传感器量测该模穴内压力并输出一讯号至该运算处理器,该运算处理器根据该理想压力曲线处理运算该讯号后,调制该压电致动器施加于该模穴内的压力,使得每一成型物皆以完全相同的压力曲线形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一种模穴压力与成型时间的关系曲线示意图。图2是现有一种光学镜片半成品的剖视图。图3是现有一种二次压制程所使用的一模具单元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该模具单元的组合剖视图,说明该二次压制程进行第二次闭模,以缩小模穴。图5是该二次压制程所制成的一光学镜片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出成型模具单元的控压装置,该模具单元至少包含一可动构件、一固定构件、一设置于该可动构件内的可动模仁,及一设置于该固定构件内的固定模仁,该可动模仁与该固定模仁之间形成一模穴,以供一成型材料注入该模穴内形成一成型物,并且该可动模仁可沿一既定方向相对于该固定模仁移动,该控压装置包含一压电致动器、一压力传感器,及一运算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器,设置于该可动构件内并与该可动模仁连接,并且该压电致动器带动该可动模仁沿该既定方向移动;该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该固定 构件内并与该固定模仁连接,且该压力传感器经由该固定模仁量测该模穴的压力,并输出一讯号;及该运算处理器,分别与该压电致动器、该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并用以储存一理想压力曲线,该运算处理器接收该讯号,并与该理想压力曲线比较、处理运算后,驱 动该压电致动器带动该可动模仁移动,以调整该模穴内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伯菘陈世忠赵圣瑞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