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树脂薄膜被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336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为了贮藏危险物等对埋设在地下使用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封头部可以高效率且按照实际形状使用树脂薄膜进行被覆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树脂薄膜的被覆方法,包括: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有曲面构成的封头部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树脂薄膜被覆方法中,对前述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封头部,在使用溶胀剂使树脂薄膜溶胀的状态下,按照封头部的曲率使树脂薄膜伸长而粘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封头部被覆树脂薄膜的方法,更详细地讲,涉及为了贮藏例如危险物等在地下埋设使用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封头部高效率地且按照其形状被覆树脂薄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有关危险物规定的规章制度的部分修改法律、和有关危险物规定的规则部分修改的规则已开始修定、施行,可以使用埋设在地下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贮藏危险物。所谓上述增强塑料衬双壁罐,例如,如图1与图2所示,是在钢制罐1的外侧,在上部与法兰部(气相部G)以外的部分(液相部L)形成间隙2且设增强塑料层3成为罐主体4,从该罐主体4的上部向底面插入与前述间隙2连通的检测管5,同时虽然没有图示、但在前述检测管5的底部配设可以检测罐1泄漏的危险物及从增强塑料层3流入的地下水两者的传感器,在适宜的部位还配设处理该传感器的输出的检测装置。上述增强塑料衬双壁罐中增强塑料层3的形成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作为其中的一例可举出所谓的喷砂成型法或涂层成型法。即,这种所谓喷砂成型法,是为了增大与增强塑料层3的密合性,对不需要设间隙2的气相部G实施喷砂处理后涂布底漆,另外,在液相部L缠绕确保间隙2用的薄的树脂薄膜,相当于前述罐主体4的侧面的封头部DH也同样处理后,喷涂玻璃纤维与树脂,根据需要重复这种喷涂过程,形成有所期望厚度的增强塑料层3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上述以往技术的场合有如下的问题。即,上述封头部DH,虽然根据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种类或尺寸有各种各样的形状,由于不完全是平坦的,一定有曲面,故采用以前的喷砂成型法要使用对该封头部DH确保间隙2用的前述薄的树脂薄膜,例如要准备采用沿直径的直线把圆形的薄膜分割成许多的二等边三角形状的分割薄膜,将该分割薄膜沿着圆周方向贴合使顶端与封头部DH的中心一致,需要把前述圆形的薄膜形成盘状,这虽然似乎简单,但实际上这种作业不仅需要很多的人工,而且需要特别长的作业时间,并且存在往往形成折皱或间隙的难点。另外,也提出了使用铝箔替代上述薄的树脂薄膜的方案,但若与树脂薄膜进行比较,虽然亲合性提高,但没有解决人工及折皱或间隙的问题。另一方面,除上述喷砂成型法以外,也采用使用玻璃纤维板的涂层成型法,但对上述封头部DH使用薄的树脂薄膜有同样的问题。此外,也有预先按照罐主体的封头部的模具,对照该封头部的模具制造预成型品,把该预成型品安装在罐主体上的方法,但这种情况由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或实际的封头部因制品不同而形状微妙的不同,故预成型品有与封头部的形状不完全一致的问题,存在产生间隙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例如为了贮藏危险物等对埋设在地下使用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封头部可以高效率地且按照实际的形状使用树脂薄膜进行被覆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其特征是,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有曲面构成的封头部的中,以前述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封头部在使用溶胀剂使树脂薄膜溶胀的状态下,按照封头部的曲率使树脂薄膜伸长而粘贴。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是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树脂薄膜使用聚乙烯醇系薄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溶胀剂使用水。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是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前述水含有表面活性剂。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是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表面活性剂使用肥皂。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是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前述水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是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有机溶剂使用丙酮。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是上述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使用溶胀剂使前述树脂薄膜溶胀时的伸长率,在张力50N/5mm2的条件下是25%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例如为了贮藏危险物等可以对埋设于地下使用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封头部高效率地且按照其实际的形状使用树脂薄膜进行被覆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被覆方法。因此,可以实施作为整体仿照罐主体的增强塑料衬,可以通过增强塑料衬增大耐施加于罐主体上的土压或地下水压的强度,对用于贮藏LPG用的罐来讲,可以使罐内外的导热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被覆方法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纵截面图。图2是表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被覆方法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横截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被覆方法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被覆方法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被覆方法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树脂薄膜伸长率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求树脂薄膜伸长率的实验例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求树脂薄膜伸长率的试样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2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被覆方法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2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被覆方法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2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被覆方法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实施方案1图1与图2是表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构成图。该增强塑料衬双壁罐,如图1与图2所示,是在钢制罐1的外侧,形成间隙2且设增强塑料层3成为罐主体4,从该罐主体4的上部向底面插入与前述间隙2连通的检测管5,同时如图1所示,在前述检测管5的底部配设可以检测从罐1泄漏的危险物及从增强塑料层3流入的地下水这两者的传感器6,还在适宜的部位配设处理该传感器6输出的检测装置7。作为上述钢制罐1,例如,可以使用直径2100mm的罐。上述增强塑料衬双壁罐在第4类危险物用的罐1的场合,在上部与法兰部(气相部G)以外的部分(罐液相部L从罐底面到加入贮藏液体的最高位置)形成间隙2且设增强塑料层3,在LPG用的罐1的场合,必须基本上沿着360度全周形成间隙2且设增强塑料层3形成双壁罐。然而,有关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1的,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有曲面构成的封头部的中,对前述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封头部,在使用溶胀剂使树脂薄膜溶胀的状态下,按照封头部的曲率使树脂薄膜伸长粘贴。即,上述增强塑料衬双壁罐,为了在钢制罐1的外周形成作为通过双层壁即间隙2的外壳的增强塑料层3,必须在钢制罐1的表面被覆树脂薄膜8,该树脂薄膜8必须被覆在形成双层壁的整个部分上,使之不产生折皱。作为上述树脂薄膜8,例如,可以使用厚度为25μm~100μm、材质由聚乙烯醇(PVA)薄膜、或对PVA薄膜附加耐水性的薄膜、PVA为主要成分的维尼龙薄膜等构成的树脂薄膜。具体地,作为树脂薄膜8的材料,可举出可乐丽公司维尼龙薄膜的纤维包装用VF-L(商标)。然而,上述增强塑料衬双壁罐是卧置圆筒型,由于两端形成端板DH,故在上述罐的圆筒状部分通过沿着周方向或轴方向粘贴薄膜8,则可以不产生折皱地进行被覆。对此,上述罐的封头部DH呈半球状、椭圆形状、盘形状、形成在角隅处有曲面的形状等各种的形状,但任何一种情况也均有弯曲的曲面,必须在有这种弯曲的曲面的封头部DH上不发生折皱地粘贴树脂薄膜8。另外,该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把与形成规定宽度(例如,40cm)的树脂薄膜8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前端边缘8a,从圆筒状部的端部盖住封头部DH的弯曲部9,沿着罐1的轴向使用双面胶粘带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树脂薄膜被覆方法,其特征是,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有曲面构成的封头部的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树脂薄膜被覆方法中,对前述增强塑料衬双壁罐的封头部,在使用溶胀剂使树脂薄膜溶胀的状态下,按照封头部的曲率使树脂薄膜伸长而粘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田善明川岛贞男东崎英树坂盖明夫川北祐贵平林优己
申请(专利权)人:玉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