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成形用模具及该树脂成形用模具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290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高的脱模性、不增大制造成本就能够制造的树脂成形用模具,该树脂成形用模具能够为了制造如液晶显示器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和非球面微透镜、微菲涅耳透镜、光盘等那样在表面具备微细的凹凸的树脂成形品而使用。具备电铸层(11)和在电铸层(11)上形成的导电化膜(12)的压模(树脂成形用模具)10,其导电化膜(12)的表面(12c)由铝形成,背面(12d)由作为导电化金属的镍形成。而且,从表面(12c)到背面(12d)上述铝及上述镍的成分组成连续地变化。另外,表面(12c)也可以由铝及氧形成。而且,上述铝也可以与上述氧化合,成为铝的氧化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使成形对象树脂的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而使用的树脂成形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特别适用于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制造。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制造如液晶显示器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和非球面微透镜、微菲涅耳透镜、光盘等那样在表面具备微细的凹凸的树脂成形品的树脂成形用模具,过去就知道图7所示的压模1。该压模1具备镍电铸层1a、和在镍电铸层1a上形成的金属导电化膜1b。在这样的压模1的制造中使用具备玻璃衬底2a、和在玻璃衬底2a上形成并具有微细的凹凸图形的光致抗蚀剂膜2b的原盘2。即,在原盘2的表面形成镍的导电化膜1b,将该金属导电化膜1b作为阴极进行电铸,形成作为压模主体(树脂成形模具主体)的镍电铸层1a。然后,以导电化膜1b和光致抗蚀剂膜2b的界面为边界,从原盘2剥离导电化膜1b及镍电铸层1a,由此制造了压模(树脂成形模具)1。该压模1例如为了在光盘等成形对象树脂上形成微细的凹凸面而作为树脂成形模具的一部分而使用,通过向压模1注射成形成形对象树脂,进行树脂成形品的制造。在这里,该压模1与树脂成形品的易脱离度(脱模性)未必良好。这被认为,主要只由镍形成的导电化膜1b的剥离面(表面)不具有高的脱模性,这一化学特性带来的影响大。因此,特别是成形对象树脂为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场合,由于其面积大,而且凹凸图形的高低差大,因此成形对象树脂和压模1的接触面积大,有脱模性进一步降低的问题。因此,发生不能顺利地进行树脂成形、凹凸图形的形状未忠实地转印在成形品上等的不良情况,树脂成形品的生产性降低,制造成本增大。于是,为了提高压模1和树脂成形品的脱模性,提出了图8所示的压模3(例如参照特开平10-308040号公报)。该压模3与压模1同样具有镍电铸层3a和金属导电化膜3b。而且,压模3具有在该金属导电化膜3b上成膜的氧化膜3c,而且在氧化膜3c上设置了由有机氟化合物形成的脱模层3d。另外,作为这种其他的压模,提出了在形成了凹凸图形的母材的表面设置了脱模层的压模(例如参照特开平11-039730号公报)。它是在由硅形成的母材上为了提高与树脂成形品的脱模性,而设置了由镍(Ni)、铬(Cr)、钛(Ti)、铝(Al)、铜(Cu)、金(Au)银(Ag)或铂(Pt)之中任1种以上的金属或其化合物等形成的脱模层的压模。可是,压模3虽然利用由有机氟化合物形成的脱模层3d能够提高脱模性,但是为了制造压模3,在从原盘2剥离的工序之后,需要采用真空蒸镀法等形成有机氟化合物的脱模层3d的工序。因此,压模3,制造工序增加,有招致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另外,特开平11-039730号公报所记载的压模,想定了主要由硅形成的母材,采用金属形成的母材,该母材和上述脱模层有可能易剥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成形用模具及提供其制造方法,所述树脂成形用模具,在具有与成形对象树脂的高的脱模性的同时,耐久性优异,而且不增大制造成本就能制造。为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用模具,其具备表面形成凹凸且由导电性金属形成的导电化膜、和在该导电化膜的背面通过电铸而形成的电铸层,上述导电化膜的上述表面基本上由铝形成,同时上述背面由导电化金属形成,从上述表面向上述背面上述铝及上述导电化金属的成分组成比连续地变化,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该树脂成形用模具成形树脂的场合,在树脂成形后将成形树脂体从该模具脱模时,导电化膜表面层不剥离。这样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用模具,由于上述表面由易与成形对象树脂剥离的铝形成,因此是脱模性高的树脂成形用模具。而且,该树脂成形用模具由于从上述表面向上述背面上述铝及上述导电化金属的成分组成连续地变化,因此形成上述表面的上述铝难从上述导电化膜剥离。导电化金属,从牢固地保持在电铸层上,且在与铝之间从表面向上述背面上述铝及上述导电化金属的成分组成比能够连续地变化这一观点出发选择。作为所述的导电化金属,可定为镍、金、银、或铜的任一种,另外,可定为金、银、铜及镍之中任意的二种以上(包括两种)的合金。导电化膜可以是采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化学镀镍法等任意的方法形成的。所谓“导电化膜的上述表面基本上由铝形成”是指,只要作为树脂成形用模具所要求的特性、例如脱模性等能够良好地维持,就也可以含有氧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另外,作为形成电铸层的金属,从通过电铸,能够在导电化膜的背面形成能牢固地保持导电化金属、且作为良好的模具主体而发挥功能的电铸层这一观点出发,选择适当的金属。作为电铸层形成用金属,可定为镍、铜或锌的任一种,还可以是铜、锌、及镍之中任意的二种以上的合金。而且,作为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用模具成形的成形对象树脂,例如列举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橡胶增强聚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树脂、聚乙烯、聚丙烯、非晶聚烯烃树脂、尼龙6、尼龙66、改性聚亚苯基醚等。对于导电膜,所谓“上述表面基本上由铝形成,同时上述背面由导电化金属形成,从表面向上述背面上述铝及上述导电化金属的成分组成比连续地变化”是指以下的意思。即,在基本上由铝形成的表面和基本上用导电化金属形成的背面之间,在从导电化膜的表面到背面的层的任意的假想截面上,不存在明确地区分该假想截面的两侧的界面。一般地导电化膜中的铝量有从表面向背面减少的倾向,另一方面导电化膜中的导电化金属量有从背面向表面减少的倾向。但所谓“连续地”未必只意指“单调的减少或者增加变化”。即,在使用树脂成形用模具成形树脂的场合,在树脂成形后将成形树脂体从该模具脱模时,导电化膜表面层不剥离的有一些的上升下降的锯齿状的减少或增加也被允许。必要最低限是,导电化膜表面基本上为铝以对成形树脂赋予充分的脱模性的同时,导电化膜背面用导电化金属形成以适合于形成电铸层,且牢固地保持在电铸层上,且中间层与表面层和背面层不剥离而连续地一体化。本专利技术的别的观点,是提供一种树脂成形用模具,该树脂成形用模具具备表面形成凹凸且由导电性金属形成的导电化膜、和在该导电化膜的背面通过电铸而形成的电铸层,上述导电化膜的上述表面基本上由铝及氧形成,同时上述背面由导电化金属形成,从上述表面向上述背面上述铝及上述导电化金属的成分组成比连续地变化,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该树脂成形用模具成形树脂的场合,在树脂成形后将成形树脂体从该模具脱模时,导电化膜表面层不剥离。这样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用模具,由于上述表面由易与成形对象树脂剥离的铝及氧形成,因此脱模性高。而且,该树脂成形用模具由于从上述表面向上述背面上述铝及上述导电化金属的成分组成连续地变化,因此与上述氧一起形成上述表面的上述铝难从上述导电化膜剥离。以下举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案。特别是如果没有矛盾,则将其组合了的方案也是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用模具的优选实施方案。(1)上述导电化膜采用这样的材料形成将铝和导电化金属以重量组成比70∶30-10∶90的比例组成的材料。通过这样做,在树脂成形时得到良好的脱模性。(2)通过蒸镀形成导电化膜。通过这样做,得到成膜性均一的导电化膜。(3)上述导电化膜的厚度是200-3000埃。这样的厚度是适合于采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化学镀镍法等形成导电化膜的膜厚。(4)在距上述导电化膜的表面深度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成形用模具,其具备在表面形成凹凸且由导电性金属形成的导电化膜、和在该导电化膜的背面通过电铸而形成的电铸层,上述导电化膜的上述表面基本上由铝形成的同时,上述背面由导电化金属形成,从上述表面向上述背面上述铝及上述导电化金属的成分组成比连续地变化,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该树脂成形用模具成形树脂的场合,在树脂成形后将成形树脂体从该模具脱模时,导电化膜表面层不剥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川幸弘八木功唐井贤
申请(专利权)人: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