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多用途餐厨垃圾分选脱水处理设备属于脱水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包括电机、联轴器、排气/清洗口、出料口调节装置、等径螺纹段、建压段、变径螺纹段、旋转连接机构、液份收集槽、液份收集槽排口、破袋钩、等径输送螺纹段、螺杆芯轴及动密封、挤压脱液上机筒、排污出口、液份储箱上开口、挤压脱液下机筒、固份储箱、液份储箱、液压支撑调整机构、过滤板、排液口、连接软管、固份清理口、排油口及自动控制系统。液份收集槽与下机筒相连,过滤板滤出的液体份经过液份收集槽排口和连接软管导入液份储箱。物料脱液后留存的固体份从机筒副出料口排出到固份储箱。出料口调节装置通过调整可旋转挡板的位置控制出料口的闭合度,提高建压脱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小型化多用途餐厨垃圾分选脱水处理设备属于脱水领域。本专利技术包括包括电机、联轴器、排气/清洗口、出料口调节装置、等径螺纹段、建压段、变径螺纹段、旋转连接机构、液份收集槽、液份收集槽排口、破袋钩、等径输送螺纹段、螺杆芯轴及动密封、挤压脱液上机筒、排污出口、液份储箱上开口、挤压脱液下机筒、固份储箱、液份储箱、液压支撑调整机构、过滤板、排液口、连接软管、固份清理口、排油口及自动控制系统。液份收集槽与下机筒相连,过滤板滤出的液体份经过液份收集槽排口和连接软管导入液份储箱。物料脱液后留存的固体份从机筒副出料口排出到固份储箱。出料口调节装置通过调整可旋转挡板的位置控制出料口的闭合度,提高建压脱液效果。【专利说明】一种小型化多用途餐厨垃圾分选脱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高含水率餐厨垃圾进行分选、破袋、脱水等操作以分离餐厨垃圾的固体成分、油水成分的高效处理装置,同时涉及餐厨垃圾固体成份挤压脱水、油水成分分离、餐厨垃圾制沼气预处理、餐厨垃圾固体成份焚烧预处理装置,以及高含水物料,如鱼虾等海产品、水产品的固液分离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的物理性状普遍呈现固液混合态,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水、无机盐、有机酸,及各种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杂多糖、脂肪等)。此外餐厨垃圾中还可能包含塑料、纸制容器,塑料、木制餐具,有时会出现餐厨垃圾被装在塑料袋、盒包装中的情况。因此在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应当在分选处理设备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破袋、分选、脱水等工艺要求。目前常用的餐厨垃圾分选处理通常采用滚筒式分选装置、振动栅格分选装置、沉降发酵分选处理装置等设备,滚筒式分选装置主要利用旋转的大型过滤滚筒实现对餐厨垃圾的分选,大尺寸的杂物被留在滚筒中,液体与小尺寸的餐厨垃圾成份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过滤孔中落入到下方的餐厨垃圾收集装置中,供后续处理。为提高处理效率,滚筒式分选装置通常体积很大,对处理场地的要求高。工作过程属于开放式处理,由于餐厨垃圾的腐烂发酵会产生大量异味,只能设置在垃圾集中处理地点。滚筒式分选装置主要用于分拣餐厨垃圾中杂物,无法实现餐厨垃圾的固液分离。振动栅格分选装置的基本原理与滚筒式分选装置类似,只是将旋转的大型过滤滚筒换为振动的栅格滤板,通过栅格滤板的振动实现餐厨垃圾杂物的分选。大尺寸的杂物被留在栅格滤板上,液体与小尺寸的餐厨垃圾成份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过滤孔中落入到下方的餐厨垃圾收集装置中,供后续处理。振动栅格分选装置体积也较大,工作过程封闭性要好于滚筒式分选装置,但噪音较大,也只能设置在垃圾集中处理地点。振动栅格分选装置同样无法实现餐厨垃圾的固液分离。沉降发酵分选处理装置是通过将餐厨垃圾导入沉降罐或沉降池,利用餐厨垃圾中的油、水、固体成分的不同比重进行分选。部分处理装置在沉降罐或沉降池加入注水管或导气管,利用水浮力和气浮力,进一步提升固液、油水的分离效果。沉降发酵分选处理装置体积适中,便于设置,处理过程为密闭式,环境影响小。但间歇式的处理方式导致效率较低,油水分离效果较好,但固液分离仅仅是将沉降在底部的固体部分取出,取出物仍含有大量的水分,需要后续处理。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餐厨垃圾的分选处理效果,通常利用输送带或螺旋输送器,将以上三种处理设备进行工序组合,构建为大规模、系统性的餐厨垃圾分选处理系统,成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这种处理中心一般处理城市的远郊区,而餐厨垃圾的主要源头是在城市内,因此导致餐厨垃圾从源头到集中处理地点过程长、中间环节多,更容易造成其它类型垃圾混入餐厨垃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餐厨垃圾分选处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餐厨垃圾分选装置普遍尺寸较大,只适合于在垃圾处理场站集中布置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多用途餐厨垃圾集成处理设备的小型化,处理效率高,可以布置在社区街道、大型餐饮场所,也可以设置为车载,实现餐厨垃圾的移动处理。针对滚筒式分选、振动栅格分选装置体积大、开放式处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基于螺杆挤压的餐厨垃圾小型化、封闭式分选处理,对于不同含水率的餐厨垃圾都可适用。通过螺杆对于餐厨垃圾的挤压,实现了高效脱水,避免了滚筒式分选、振动栅格分选装置分选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沉降发酵分选处理装置对餐厨垃圾的处理为间歇式、处理时间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先固液分离,然后针对液体成份进行沉降处理,实现较好的固液分离、油水分离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装置如附图1,该设备包括电机1、联轴器2、排气/清洗口 3、出料口调节装置4、等径螺纹段5、建压元件6、旋转连接机构7、变径螺纹段8、液份收集槽9、液份收集槽排口 10、破袋钩11、等径输送螺纹段12、动密封13、螺杆芯轴14、排污出口 15、挤压脱液上机筒16、液压支撑调整机构17、挤压脱液下机筒18、固份储箱19、液份储箱20、液压支撑调整机构21、过滤板22、排液口 23、连接软管24、固份清理口 25、排油口 26、及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1、联轴器2、螺杆芯轴14、动密封13、等径螺纹段5、变径螺纹段8、建压元件6、等径输送螺纹段12、挤压脱液上机筒16、挤压脱液下机筒18共同组成了针对餐厨垃圾的螺杆脱液机筒副。电机I的输出轴与安装在机筒中的螺杆芯轴通过联轴器2相连接,螺杆芯轴伸入机筒副中,在两端使用螺杆动密封进行密封。螺杆脱液机筒副的下机筒安装有可拆卸的过滤板22,如图3所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更换不同过滤孔径的过滤板,一般常用的过滤孔径可以设置为2到5_。螺杆脱液机筒副通过旋转连接机构7与储箱基座连接在一起,该旋转机构通过旋转轴及滑动轴承配合实现。螺杆脱液机筒副下机筒18出料口 B处设有出料口调节装置4,可通过旋转挡板的转动调整出闭合度的大小控制含液物料在机筒内压力的大小,此旋转挡板可由液压杆等方式实现其从O到90度的旋转。出料口调节装置图如4所示,旋转挡板在图中I位置时闭合度为O,旋转挡板在图中2位置时闭合度为50%,旋转挡板在图中3位置时闭合度为100%。液压支撑调整机构21 —端与储箱下底座固定,另一端固定在螺杆脱液机筒副上,用于调整机筒副倾角。电机I固定连接在机筒副上,当液压支撑调整机构调整机筒副倾角时,设备随着机架改变倾角调整-30°后的状态如图5,调整后机筒副与水平方向夹角在-45°到15°之间。当机筒副旋转到-45°时,加料口 A处于最低位置,便于加料。同时通过对机筒副角度的调节,可以有效控制液份的分离效果。液份收集槽9与螺杆脱液机筒副的下机筒18相连。餐厨垃圾从螺杆脱液机筒副的加料口 A加入,经螺杆挤压、过滤板过滤出的液体份被收集在液份收集槽9中,并经过液份收集槽排口 10和连接软管24流入液份储箱20。根据处理物料的种类或工艺需要,可在螺杆脱液机筒副的加料口 A加装螺旋强制加料装置,如图6所示。液份收集槽9的下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液份收集槽排口 10处于最低的位置,以确保液份流出。由于螺杆脱液机筒副可以在夹角-45°到15°间倾斜,为便于使液份从液份收集槽9流入液份储箱20,因此液份储箱20的液份入口的高度设置,应低于螺杆脱液机筒副水平放置时液份收集槽排口 10的高度。连接软管24的长度,应确保螺杆脱液机筒副在-45°到15°倾角的活动范围内,可以实现液份收集槽排口 10与液份储箱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化多用途餐厨垃圾分选脱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联轴器(2)、排气/清洗口(3)、出料口调节装置(4)、等径螺纹段(5)、建压元件(6)、旋转连接机构(7)、变径螺纹段(8)、液份收集槽(9)、液份收集槽排口(10)、破碎装置、等径输送螺纹段(12)、动密封(13)、螺杆芯轴(14)、排污出口(15)、挤压脱液上机筒(16)、液压支撑调整机构(17)、挤压脱液下机筒(18)、固份储箱(19)、液份储箱(20)、液压支撑调整机构(21)、过滤板(22)、排液口(23)、连接软管(24)、固份清理口(25)、排油口(26)、及自动控制系统;螺杆脱液机筒副由螺杆芯轴(14)、动密封(13)、等径螺纹段(5)、建压元件(6)、变径螺纹段(8)、等径输送螺纹段(12)、挤压脱液上机筒(16)、挤压脱液下机筒(18)组成;电机固定在螺杆脱液机筒副上,电机通过联轴器(2)与螺杆芯轴(14)相连,螺杆芯轴(14)伸入机筒副中,螺杆脱液机筒副通过旋转机构(7)与储箱基座连接,液压支撑调整机构一端与储箱下底座固定,另一端固定在螺杆脱液机筒副上;液份收集槽(9)与螺杆脱液机筒副的下机筒相连,物料从加料口到出料口,经历螺纹元件依次为等径输送螺纹段(12)、变径螺纹段(8)、建压元件(6)、等径螺纹段(5),出料口及调节装置(4),通过调整可旋转挡板的闭合度控制含水物料在机筒副内压力,机筒下方安装有过滤板(22)和液份收集槽(9),两端根部使用动密封进行密封;螺杆脱液机筒副通过旋转连接机构(7)与储箱基座连接在一起,该旋转机构通过旋转轴及滑动轴承配合实现;液压支撑调整机构(21)一端与储箱下底座固定,另一端固定在螺杆脱液机筒副上,螺杆脱液机筒副能在夹角?45°到15°间倾斜;液份收集槽(9)与螺杆脱液机筒副的下机筒(18)相连,液份收集槽(9)的收集槽排口(10)通过连接软管(24)连接液份储箱(20);等径输送螺纹段与变径螺纹段间有断开螺纹与破碎装置配合,或者变径螺纹段间设断开螺纹与破碎装置配合;机筒副出料口设有调节装置(4),通过调整可旋转挡板的位置控 制出料口的开度;液份储箱(20)利用油水比重不同,设置隔板使浮在上方的油份导流到油份分格,实现油水分离;排气/清洗口(3)、液份储箱上开口(16)分别用于对螺杆脱液机筒副和液份储箱(20)的清洗操作,清洗喷入的水从排污出口(14)、排液口(23)和排油口(26)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张鹤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