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滑轮组件的加热装置和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2801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大型滑轮组件的加热装置和装配方法,属于超大型滑轮组件技术领域。该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的面积均大于超大型滑轮组件的滑轮的轮毂内孔的面积,且第一加热带与第二加热带以一定间隙相对平行放置,轮毂内孔适用于置于第一加热带与第二加热带之间的间隙内,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加热,以使轮毂内孔的膨胀量达到标准膨胀量的控制单元,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加热装置和装配方法对超大型滑轮组件的滑轮的轮毂内孔单独进行加热,加热范围不涉及滑轮的主体部分,因此对滑轮主体部分的质量影响小,且加热所消耗的能源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属于超大型滑轮组件
。该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的面积均大于超大型滑轮组件的滑轮的轮毂内孔的面积,且第一加热带与第二加热带以一定间隙相对平行放置,轮毂内孔适用于置于第一加热带与第二加热带之间的间隙内,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加热,以使轮毂内孔的膨胀量达到标准膨胀量的控制单元,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加热装置和装配方法对超大型滑轮组件的滑轮的轮毂内孔单独进行加热,加热范围不涉及滑轮的主体部分,因此对滑轮主体部分的质量影响小,且加热所消耗的能源少。【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大型滑轮组件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三峡工程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滑轮组件是三峡升船机传动装置中的重要零件。由于三峡升船机传动装置整体很大,相应地,滑轮组件的尺寸巨大,具体是:滑轮的外径为5米以上,滑轮轮毂的内孔为600毫米以上。这样的滑轮组件为超大型滑轮组件。目前,对具有上述尺寸的超大型滑轮组件进行装配时,一般采取整体加热法,该整体加热法需要与超大型滑轮组件相匹配的超大型加热炉,具体方法是:超大型滑轮组件的滑轮整体放入超大型加热炉中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将滑轮取出,检测滑轮轮毂的内孔是否达到标准膨胀量,如果未达到,则将滑轮重新放入超大型加热炉中继续加热;如果达到,则将滑轮组件的滑轮轴组件插入滑轮轮毂的内孔内,以将滑轮轴组件与滑轮装配在一起。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整体加热方案在加热内孔的同时,也加热了滑轮的主体部分,这一方面影响了滑轮主体部分的质量,另一方面,整体加热到滑轮轮毂内孔的标准膨胀量所需的温度,所消耗的能源非常高,大约耗电3600Kw。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以克服现有整体加热法存在的滑轮主体部分的质量受影响以及消耗的能源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大型滑轮组件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的面积均大于所述超大型滑轮组件的滑轮的轮毂内孔的面积,且所述第一加热带与所述第二加热带以一定间隙相对平行放置,所述轮毂内孔适用于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带与所述第二加热带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加热,以使所述轮毂内孔的膨胀量达到标准膨胀量的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毂内孔的膨胀量与所述间隙内的温度以及所述温度的保温时间对应,则,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间隙内的温度;保温时间确定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确定所述温度的保温时间,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加热,当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阀值时,一方面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保温,另一方面控制所述保温时间确定单元启动,当所述保温时间确定单元确定的保温时间达到第二阀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断电,所述第一阀值和所述第二阀值与所述标准膨胀量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值是140?160°C,所述第二阀值是2?3小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位于所述第一加热带之与所述第二加热带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二保温层位于所述第二加热带之与所述第一加热带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温层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保温层的端部向所述间隙处相对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覆盖在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壳体覆盖在所述第二温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滑轮的第一表面的筋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滑轮的第二表面的筋板相配合的凹槽。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超大型滑轮组件的装配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的面积均大于所述超大型滑轮组件的滑轮的轮毂内孔的面积;将所述轮毂内孔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带与所述第二加热带之间的平行间隙内;采用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对所述轮毂内孔进行加热,以使所述轮毂内孔达到标准膨胀量;将所述滑轮组件的滑轮轴组件插入所述轮毂内孔内,以将所述滑轮轴组件与所述滑轮装配在一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对所述轮毂内孔进行加热,以使所述轮毂内孔达到标准膨胀量,包括: 建立所述轮毂内孔的膨胀量与所述间隙内的温度以及所述温度的保温时间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加热,同时检测所述间隙内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阀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保温,其中所述第一阀值与所述标准膨胀量对应;当保温的时间达到第二阀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断电,其中所述第二阀值与所述标准膨胀量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值是140?160°C,所述第二阀值是2?3小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之间设置有平行间隙,当滑轮组件的滑轮的轮毂内孔置于该间隙内时,控制该第一加热带和该第二加热带进行加热,以使该轮毂内孔在气体热传导的作用下达到标准膨胀量,当达到标准膨胀量时,可以停止对该第一加热带和该第二加热带加热,此时可以将该滑轮组件的滑轮轴组件插入该轮毂内孔内。由于第一加热带与第二加热带之间的间隙内仅置有轮毂内孔,因此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仅对滑轮的轮毂内孔加热,加热范围不涉及滑轮的主体部分,这样,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装配滑轮组件时,对滑轮主体部分的质量影响小,另一方面,将轮毂内孔加热到标准膨胀量所需的温度,所消耗的能源少,经过试验,本专利技术装配滑轮组件大约耗电1080Kw,比现有整体加热法节约了 70%的功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大型滑轮组件的加热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加热装置的第一加热盖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加热装置的第二加热盖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加热装置与被加热的滑轮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大型滑轮组件的装配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图5所示超大型滑轮组件的装配方法中加热控制步骤的详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大型滑轮组件的加热装置。参见图1和图4,该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带7和第二加热带10,该第一加热带7与该第二加热带10的面积均大于超大型滑轮组件滑轮66 (见图4)的轮毂内孔的面积,该第一加热带7与该第二加热带10以一定间隙100相对平行放置。该轮毂内孔适用于置于该第一加热带7与该第二加热带10之间的间隙100内,该加热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型滑轮组件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带和第二加热带,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的面积均大于所述超大型滑轮组件的滑轮的轮毂内孔的面积,且所述第一加热带与所述第二加热带以一定间隙相对平行放置,所述轮毂内孔适用于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带与所述第二加热带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加热,以使所述轮毂内孔的膨胀量达到标准膨胀量的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带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钢新王辉李勃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