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长法专利>正文

一种锯末粉模压制品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4635 阅读:6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锯末粉模压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锯末粉经烘干,并与胶粘剂混合后,在模具底面上先铺上纸,再倒入原料,加温模压成型,最后在表面喷漆。由于在模压时先在模具底面上铺上纸,压出来的产品的表面覆盖了纸,表面光滑不用打磨抛光,而且因易着色而不用喷涂底漆,可直接喷表面漆。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污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锯末粉模压制品,是对其生产工艺的改进。
技术介绍
锯末粉模压制品是将锯末粉和胶粘剂混合,经模压成型,最后打 磨、抛光制成,有些产品还需要喷漆。在生产过程中,打磨、?旭光、 喷底漆、喷表面漆工序费时费力,所占的生产成本较大,特别是打磨、 抛光的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质量不易保证,而且粉尘、噪音污染 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打磨、抛光、喷底漆工序的锯末 粉模压制品生产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锯末粉模压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 锯末粉经烘干,并与胶粘剂混合后,在模具底面上先铺上纸,再倒入 原料,加温模压成型,最后在表面喷漆。加温模压工序中温度为130QC-200°C,压力1.5-2.5 MPa,时间 3_6 min。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模压时先在模具底面上铺上纸,再倒入 原料,压出来的产品的表面覆盖了纸,表面光滑不用打磨抛光,而且 因易着色而不用喷涂底漆,可直接喷表面漆。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污染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生产工艺是锯末粉经烘干,与胶粘剂混合均匀后,在 模具底面上先铺上纸,再倒入称量好的原料,模具温度为150QC,施 加压力2 MPa,时间4.5min进行模压成型,脱模后在表面喷漆,制 成最终的产 品。纸选用普通的打印纸张,胶粘剂为制造粉末胶合板通常使用的胶 粘剂,锯末粉和胶粘剂的质量比为锯末粉75%、胶粘剂25%。另一实施例釆用以下配比的胶粘剂(质量比)甲醛 75%尿素 24%二氧化氢 0.3%氯化氨 0. 7%以上配比的材料经75flC反应2h,再经脱水20%制得。使用时,该胶粘剂和锯末粉的质量比为锯末粉75%、胶粘剂25%。其他工艺与前一实施例相同。由于在模压时胶粘剂渗透到纸张纤维中,因而形成牢固结合的一体性产品,表面光滑,并具有纸张的颜色,易于表面喷漆。权利要求1. 一种锯末粉模压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锯末粉经烘干,并与胶粘剂混合后,在模具底面上先铺上纸,再倒入原料,加温模压成型,最后在表面喷漆。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锯末粉模压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E是:加温模压工序中温度为130nC-200°C,压力1. 5-2. 5 MPa,时间3-6 min。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锯末粉模压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锯末粉经烘干,并与胶粘剂混合后,在模具底面上先铺上纸,再倒入原料,加温模压成型,最后在表面喷漆。由于在模压时先在模具底面上铺上纸,压出来的产品的表面覆盖了纸,表面光滑不用打磨抛光,而且因易着色而不用喷涂底漆,可直接喷表面漆。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污染的优点。文档编号B27N3/00GK101450501SQ20071015710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杨长法 申请人:杨长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锯末粉模压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锯末粉经烘干,并与胶粘剂混合后,在模具底面上先铺上纸,再倒入原料,加温模压成型,最后在表面喷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法
申请(专利权)人:杨长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