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林专利>正文

一种竹胶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799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人造胶合板,由面层、芯层和底层构成,在芯层中每层竹篾块都用楠竹或厚壁竹沿径向切成厚度一致的竹篾后平铺成为一整块的。解决了生产竹胶合板对楠竹要求高的问题。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同时保证了批量生产的公差一致性,能实现机械化、工厂化生产,而且竹青、竹黄不在胶合面,所以机械强度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造竹胶合板,特别是竹篾胶合板。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是竹编胶合板,将楠竹沿弦向劈成竹篾,经编织、涂胶或浸胶、热压胶合而成板材。后来中南林学院对该产品进行了改进,在竹编胶合板生产过程中的组坯工序中加入了胶膜纸,上述生产均使用弦向竹篾,竹材只能剖成10~25毫米宽的竹片后,再弦向劈篾,须削除竹青、竹黄,这就难以利用不规则的竹片,使得较大比例的竹纤维和所有竹尾不能利用,造成竹材利用率仅有30%-50%,对竹材浪费极大,生产成本也高。为了提高竹材的利用率,国家专利号CN2084867U公开了一种“竹材层压胶合板”是用竹黄篾片、小径杂竹或竹梢、枝丫作为原料热压胶合而成该板有面层、芯层和底层,相邻两层的篾片按竹纤维方向垂直排列,同一层内部的竹黄篾片顺纤维方向错位叠合,板的芯层数为奇数制成相应的三夹板、五夹板等,这种结构竹材的利用率相对较高,但使用杂竹纤维条大小不一致造成竹纤维被辗成不均匀的条状使得竹胶合板的组坯厚薄公差大,竹青、竹黄在胶和表面造成胶合强度低,而且无法保证机械化、工厂化生产对产品纤维质量的一致性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胶合板,应能达到厚薄公差一致,纤维质量均匀,机械强度的竹材利用率高,生产成本降低的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为一种竹胶合板,由面层、芯层和底层材料胶合而成,面层和底层可以是木单板、竹席、覆膜纸,芯层是一个多层竹篾块的叠合结构,每相邻两层的竹蔑片块按竹纤维方向垂直叠合,同一层是用楠竹或厚壁竹沿径向切成厚度一致的竹蔑后平铺成为一整块的竹蔑块组成。由于楠竹的切割方向是沿竹子的径向等厚度均分,对产品厚度的一致有了保证,径向切出的竹蔑,不因竹材的厚薄受影响,因此不论竹径大小如何,均不用去竹青、竹黄、弃竹尾,竹材利用率可达70~90%,降低竹篾加工胶合板的成本,还能实现机械化、工厂化生产,而且竹青、竹黄不在胶合面,所以机械强度高。以下结合附图用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块图;附图2为芯层的结构图;附图3为芯层的A部放大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竹胶合板的底层3、面层1是覆膜纸,芯层2是一个多层竹蔑块的叠合。每相邻两层竹蔑块按竹蔑纤维方向垂直叠合,以保证整体的机械强度,芯层中竹蔑块2是先将楠竹或厚壁竹按要求长度段料,三等分剖开成自然宽的粗竹片条后,去内外节,沿粗竹片条径向切成等厚且片间有少量竹纤维纤连的竹蔑,又将这些竹蔑打侧平铺,滚压成为竹蔑块2。在芯层竹蔑块放大图中相邻竹蔑片4的竹青与竹黄相对中间仍保留竹纤维5。权利要求1.一种竹胶合板,由面层、芯层和底层材料胶合而成,芯层是一个多层竹蔑块的叠合结构,每相邻两层的竹蔑块按竹纤维方向垂直排列,其特征在于同一层是用竹材沿径向切成厚度一致的竹蔑后平铺成为一整块的竹蔑块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每一竹蔑块的径向竹蔑之间有少量竹纤维互相纤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人造胶合板,由面层、芯层和底层构成,在芯层中每层竹篾块都用楠竹或厚壁竹沿径向切成厚度一致的竹篾后平铺成为一整块的。解决了生产竹胶合板对楠竹要求高的问题。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同时保证了批量生产的公差一致性,能实现机械化、工厂化生产,而且竹青、竹黄不在胶合面,所以机械强度高。文档编号B27D1/04GK2445879SQ0022550公开日2001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4日专利技术者何林 申请人:何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胶合板,由面层、芯层和底层材料胶合而成,芯层是一个多层竹蔑块的叠合结构,每相邻两层的竹蔑块按竹纤维方向垂直排列,其特征在于:同一层是用竹材沿径向切成厚度一致的竹蔑后平铺成为一整块的竹蔑块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林
申请(专利权)人:何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